成批火药爆炸伤的护理体会
2018-02-11宛晓娜李梦醒李华强蒋恩社孙坤霞
宛晓娜, 李梦醒, 林 飞, 李华强, 蒋恩社, 孙坤霞
(1. 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2.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 烧伤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火药爆炸伤包括烧伤、吸入性损伤、爆震冲击伤和化学中毒4个方面的复合型损伤,其与单纯性的烧伤或冲击伤比较,病变部位更为广泛、程度更重,临床救治困难。成批火药爆炸伤的患者数量较多,救治和护理任务更加紧急且繁重。临床针对此类事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总结近期本院救治的一批爆炸伤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6年1月14日上午11时通许县烟花鞭炮厂生产车间发生火药爆炸。7例烧冲复合伤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男5例,女2例,平均33.60岁。本组患者的烧伤深度达Ⅱ~Ⅲ度,烧伤面积为10%、11%、35%、70%、90%、90%和83%,烧伤部位分布在头面颈、躯干、双上肢、双手和双下肢等,伴头面部和/或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5例重症患者合并低血容量休克和重度吸入性损伤、胸部爆震伤并双肺挫伤(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肺爆震伤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其中1例伴双眼烧伤、右眼爆震伤,1例伴右侧第Ⅱ、Ⅶ、Ⅷ、Ⅸ肋骨骨折和右肾、肾上腺挫伤,1 例伴左侧第Ⅵ、Ⅶ、Ⅷ、Ⅸ肋骨骨折、腹部爆震伤、左侧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及桡骨头脱位、右眼眶内侧壁骨折、右下颌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和上牙冠断裂(左右中切牙、侧切牙)。2例患者病情较轻,1例伴左耳外伤性耳鸣,1例伴左耳爆震性耳聋、神经性耳鸣和鼓膜穿孔。
2 护理
2.1 气道护理
火药爆炸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气道损伤,现场判断本组患者中有5例均为重度呼吸道烧伤、大面积烧伤及复合伤。对于轻者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应迅速气管切开,气管内给氧,并且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患者气道湿润。休克期烧伤患者由于失水等因素,气道分泌物多且黏稠,患者无主动咳痰的能力或咳痰无力,极易造成痰堵、肺不张、肺部感染等问题,故而气道管理尤为重要[3]。
2.2 营养支持
对于切痂植皮术后患者的病情恢复,充足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患者身体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保持患者胃肠道营养,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吸收,有效地降低高分解代谢,以防发生肠源性感染[4]。
2.3 创面护理
重度烧伤患者极易出现全身性感染,合理规范地护理创面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5]。本组有4例患者烧伤面积均在70%及以上,烧伤深度为Ⅱ~Ⅲ度,全身皮肤大范围坏死并成焦痂状。烧伤体液渗出期采用暴露疗法,严格要求环境温暖、清洁、干燥,控制室温30~35 ℃,相对湿度40%~45%。对于暴露创面面积广的患者,应使用悬浮床或翻身床,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6]。体液渗出期极易出现创面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等感染。每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引流切口处定时清洁护理,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创面皮瓣颜色及渗液性状,采集创面分泌物送检行病理学检查,合理给予抗生素。控制换药时间在30 min内,合理定时应用翻身床变换体位,以防创面长时间受压。严密观察头颈、躯干烧伤患者的呼吸,四肢烧伤创面应观察有无血运障碍,必要时行创面切开减压术[7]。
2.4 心理护理
爆炸伤具有突发性、危重性[8]。爆炸事件极易造成患者恐慌、惊吓过度,伴随全身疼痛、肿胀、呼吸窘迫等症状,同时患者会产生恐惧、痛苦、焦虑、担心毁容、残疾等负面情绪,甚至抑郁,无法面对家人及社会[9]。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关爱、帮助和心理疏导,重新建立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3 讨论
这次重大火药爆炸事故,经过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抢救、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成功救治本组患者。本院采用“四个一”模式,即1名烧伤科医生、1名重症科医生、1组护士(由烧伤科护士和重症医学科护士组成4~5人的护理小组)共同管理1名患者。“四个一”新型救治模式,加强了对患者的全方位管理,使烧伤与重症的救治有效结合,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2个领域的优势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显著提高了本组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水平。在此次应急护理实践过程中,体现了护士高水平的应急护理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10]。通过此次救治,医护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烧伤突发事件护理管理经验,同时制订并完善了医院成批烧伤患者紧急救护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