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湖泊淡水养殖现状及对策
2018-02-11赵俊青
赵俊青
(凉城县农牧业局渔政监督管理站,内蒙古 凉城 013750)
我国北方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方式众多,从小型水体的池塘养殖到大型的湖泊、水库、网箱养殖均有涉及,且淡水鱼养殖种类在逐年增加,不仅有传统的“草、青、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鲤鱼、鲫鱼等主要养殖鱼类,还有银鱼等淡水名优产品。另外,近几年对淡水青虾和蟹的养殖也取得了初步成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愈加重视,越来越追求高营养含量的绿色食品,这使得水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岱海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占地约1.33hm2,是典型的封闭型半咸水湖泊,最早的时候只有传统养殖鱼类,之后发展银鱼等经济鱼类,近几年又开始发展河蟹养殖。岱海湖淡水养殖业起步早、发展慢,笔者根据岱海的养殖经验,由点入面,对北方淡水养殖进行了思考。
1 北方湖泊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问题
北方湖泊淡水养殖多为野生型,水环境就是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养殖本身会造成水域环境恶化,而且为了经济效益过捕严重会使渔业资源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利用湖泊围栏等方式进行人工增养殖虽然可以提高产量,但盲目粗养粗放追求产量,加大养殖密度,抢夺空间资源,同时投入大量有机肥,这些都会产生养殖废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质变肥、富营养化,出现赤潮,这样的水环境不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此外,还有来自于外界的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缩小了鱼和藻等各类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场所,大量含有氮和磷的农药流入水域造成严重污染,工业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同样不可小觑;还有部分工厂利用水循环进行生产运行,导致湖泊水蒸发严重,加快水域缩减速度。从长远角度看,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几乎是不可逆的,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1.2 病害防治问题
在湖泊淡水养殖业中,渔业品种单一,或者在养殖种类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品种相互之间数量不平衡,养殖结构不合理,如果适合某个种群发展,该生物就会呈现掠夺式生长,导致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稳定性较低,鱼类病害发生频率高,区域扩大后防治难度也会上升,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淡水养殖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渔业资源破坏严重,后期蔓延范围广,防治时间久,病害的抗药性也会逐渐增强,产生的高额成本投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3 饲料问题
饲料是淡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撑,其经济成本占比较大,由于价格原因以及各种饲料质量参差不齐,对北方淡水养殖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养殖人员对饲料配比及投放认识片面,对不同养殖品种对饲料的需求量也没有全面的认识,饲料投放过量引起氮失衡,造成水体营养过剩,破坏宝贵的水资源,制约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1.4 养殖管理问题
对于发展淡水养殖而言,北方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因素比不上南方地区,淡水养殖也不是北方地区的主导产业,这就导致很多养殖人员对淡水养殖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淡水养殖的重要性。养殖人员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单纯根据经济效益、按照个人想法选择鱼类品种,没有全方位结合自然因素及市场供应去做决断。管理人员不积极了解淡水养殖最新的发展趋势,主要采用传统的落后养殖技术,导致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缓慢。
2 促进北方湖泊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2.1 创新养殖模式,学习新型养殖技术
湖泊是重要的自然淡水资源,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发展湖泊淡水养殖,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经济效益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可采取鱼畜结合、鱼禽结合等综合养殖模式,或者养殖蚕类植物,平衡水域养殖需求,形成生态循环系统。同时,要学习新型养殖技术,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引进诸如鱼苗培育技术、高产精养技术、饲料技术、鱼病防治技术和鱼种人工繁殖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饲料质量,培育优良品种,使湖泊淡水养殖业形成产业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研发推广和学习,才能在选择饲料时知道哪种饲料营养价值高,符合鱼类生长需求,才能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投放饲料,营造适合鱼类发展的健康空间。
2.2 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增加品种多样性
岱海湖是一个封闭性半咸水湖泊,最初只有传统鱼类,无经济鱼类,后开发利用,发掘银鱼市场,远销国外,经济效益提高。而传统鲫鱼退化严重,相关部门便寻求改善优良品种,引进优良鲫鱼品种,此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北方淡水湖泊养殖业发展速度缓慢,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市场供需关系,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及对水产品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现有养殖基础上优化养殖结构,增加品种多样性,积极寻找销售渠道,参与市场竞争,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经济收益。
2.3 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绿色淡水养殖业
如今人们对食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北方湖泊淡水养殖业要想取得很大的发展,必须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力度,以高新技术作为支撑,扩大淡水养殖规模。同时,要与环境保护密切关联,保护水资源环境,加强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努力形成生态化的绿色养殖模式。
2.4 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培训力度
政府应做好宏观管理和宣传工作,为养殖人员提供学习平台,积极引进新型养殖技术。为了使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实际不脱节,最大限度地应用于淡水养殖业中,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养殖人员对养殖技术进行系统学习,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使淡水养殖更加系统化、效率化、规模化。
3 结语
我国北方湖泊淡水养殖业面临的问题突出,目前北方湖泊淡水养殖业已经通过改变养殖模式、增加鱼类品种、治理环境污染等方式在逐步改善养殖现状,提高了产量,减轻了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相信未来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北方湖泊淡水养殖业将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