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蝉战河乡马铃薯规范化种植技术
2018-02-11熊正勇胡顺法徐顺军
熊正勇 胡顺法 徐顺军
(1.宁蒗县蝉战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宁蒗 674300;2.宁蒗县宁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宁蒗 674300)
1 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
蝉战河乡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东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县交界,东与四川省盐边县万落乡、温泉乡接壤,南与华坪县永兴傈僳族乡相邻,西与宁蒗县跑马坪乡毗连,北与宁蒗县烂泥箐乡相连。总面积250.9 km2,最高海拔3 500 m,最低海拔1 900 m。该地气候多样性,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干燥寒冷,土质疏松,属于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地。马铃薯性喜冷凉干燥,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马铃薯是宁蒗县蝉战河乡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农民脱贫增收、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约533.3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0%,马铃薯是宁蒗县蝉战河乡广大山区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既是山区人民的主要口粮、牲畜饲料及蔬菜,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解决山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 马铃薯种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宁蒗县蝉战河乡经济条件差,发展滞后,广大群众素质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弱,造成高产栽培技术难以得到全面推广,长期采用传统的塘播、牛后点播方式种植。生产上普遍存在品种混杂退化、种植密度不足、耕作层浅、偏施氮肥、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以及管理粗放而造成产量低且不稳的问题。
2.1 选种方面
宁蒗县蝉战河乡广大山区薯农习惯用大种薯整薯播种,一般的种薯单薯质量在100 g左右,高的有约150 g,这样造成用种量大、种薯成本高。
2.2 耕作方面
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依旧以牛耕为主,造成耕作层一年比一年浅,许多田块耕作层甚至不足15 cm,中耕培土时已挖不出可培的泥土。
2.3 种植方面
传统的塘种、牛后点播,667 m2仅种植2 000塘左右,种植密度不足,单位面积产量难以得到提高。另外,宁蒗县蝉战河乡冬春干旱,春播季节风大,气温回升快,春耕及播种时的人事活动加速了田间水分的蒸发。在干旱条件下极易造成出苗不整齐、缺苗和缺塘,造成单位面积塘数更少。
2.4 施肥方面
宁蒗县蝉战河乡马铃薯生产投入普遍不足,大部分种植区只是用少量农家肥作为底肥,追肥也偏施氮肥,而偏施氮肥往往导致出现晚疫病。另外,宁蒗县蝉战河乡大春马铃薯种植区的土壤多数氮素较丰富,缺乏磷、钾。
2.5 病虫害防治方面
晚疫病是宁蒗县蝉战河乡乃至宁蒗县马铃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病害,也是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但是,广大薯农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每年都因晚疫病发生致使产量损失非常大。
3 马铃薯平播后起垄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宁蒗县蝉战河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本地实际,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了马铃薯平播后起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该技术的要点是在采用优良品种的前提下,把深耕整地、脱毒良种小整薯播种、单垄单行密植平播、后期高垄培土、测土配方施肥、防治晚疫病以及小型农机应用等技术组装集成起来,改变了传统粗放的种植方式,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目前这一技术在宁蒗县蝉战河乡较大范围得到了试验示范、推广应用。
3.1 选用优良品种,小整薯播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目前,宁蒗县蝉战河乡的主要种植品种有丽薯6号、丽薯7号、丽薯10号、青薯9号、合作88和会-2号,这些品种均具有高产、抗晚疫病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合作88退化较快,小薯块多,丰产性有所下降;会-2畸形薯增加,商品薯率降低。因此,建议优先选用丽薯6号、丽薯7号、青薯9号。
在种薯选用方面,采用50 g左右的作为种薯,能保证出苗整齐,并获得高产。具体而言,对种薯质量的要求如下:①选用脱毒良种;②完全打破休眠;③单薯质量在30~50 g/个。另外,播种前用500倍百菌清和甲霜灵混合液对种薯喷雾进行杀菌处理,防止播种后烂种,确保出苗。
3.2 深耕
马铃薯喜欢耕层深厚疏松的土壤,要求在上季作物收后深翻20~30 cm,播前精细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适合、地面平整,为马铃薯生产创造疏松的土壤环境。
3.3 单垄单行密植平播
单垄单行密植平播栽培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及有利于吸收雨水。采用单垄单行密植平播栽培,要求按行距80 cm开沟,株距22~26 cm播种,保证667 m2种植3 200~3 500株,播后覆土不起垄,保持稍凹或平沟,有利于保墒抗旱[3]。
3.4 高垄培土
出苗后株高15~20 cm时结合追肥及中耕培土起垄,通过2次以上中耕培土形成25 cm的高垄,有利于后期排水和结薯。
3.5 控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农家肥是优质的有机肥,不仅能提供优质的养分,还具有保水保肥、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能提高土壤的蓄墒保墒能力,可起到前期抗旱、后期防涝的作用。磷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旱能力。播种时,每667 m2以2 000 kg腐熟的农家肥、30 kg三元复合肥作为底肥。现蕾时,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硫酸钾各15 kg左右,尿素5~10 kg[4]。追施尿素要看田间长势,长势好的就不施或少施,长势差的就适当多施。
3.6 综合防治晚疫病
防病时要做到既高效又经济,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实际操作中,以农艺措施“单行种植、合理密植、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高垄培土”进行预防。药剂治疗方法是发病前喷药防治效果较好,作为预防性喷药时,第1次应在马铃薯封垄之前(即发病前10~15 d进行第1次预防),发病后进行两三次药物防治,间隔7~10 d防治一次。药剂可选用杀毒矾、瑞凡、甲霜灵锰锌、百菌清、克露和代森锰锌等农药(浓度为600~800倍液),并根据病情程度和发展速度,合理调整药物品种、浓度和喷药次数,以延缓病害发生,降低产量损失[5]。注意要交替使用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3.7 充分使用农机
将农业机械充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一是可以利用农业机械代替部分劳动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佳的劳动环境,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管理方法更加标准,更容易实现规范化生产。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针对宁蒗县经济不发达、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高寒山区农业生产特点,适用于山区、便于操作的中小型农机具是马铃薯生产中最适宜的农业机械。例如,手扶拖拉机在马铃薯生产中运用:以手扶拖拉机前轮轮距80 cm为行距,配以组合式犁头,实现耕地、开沟、中耕、收挖的全程山地农机化,充分发挥手扶拖拉机在马铃薯生产中的作用,降低劳动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用手扶拖拉机中耕要掌握好时机,过早会埋了植株,过晚则损伤植株,且不便于操作,以株高15~20 cm时使用比较适合。用手扶拖拉机带犁隔行翻犁,人工进行拣薯,比全部进行人工收挖可提高效率三四倍,而且挖烂的薯块少。收挖需在自然成熟或割秧后,选择土壤湿度低、天气晴朗时及时进行。
4 技术推广心得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不但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山区农民,他们基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存有守旧心理、小农心理,传统的生产观念根深蒂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针对一些新的技术常常抱着怀疑、观望、抵触的态度。因此,想要用马铃薯平播后起垄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替代传统的塘播、牛后点播,对于广大基层农技人员是一大挑战,任重而道远。面对严峻的挑战,基层农技人员要紧紧跟随党和政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的步伐,以政策为引导,以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逐年全面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