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018-02-11刘艳姣

乡村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体园林

刘艳姣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从视觉角度来看,园林景观的色彩搭配给予人的冲击最大且最直接。然而,色彩不仅仅对人的视觉器官有直接影响,也使得园林景观拥有了其他意味。冷色调的环境主要代表安静与平和,暖色调的环境给予人温暖与热闹的感受。园林景观的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暗示,营造了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如东方园林的色彩应用更为朴素,颜色更为雅致;西方园林的色彩应用更加浓艳、热烈。不论哪种风格的园林景观,都需要合理搭配色彩,使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要。

1 园林景观的色彩组成

色彩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基本元素之一,根据色彩的产生方式,可以将园林景观中的色彩分为3种:一是自然色,二是半自然色,三是人工色。

1.1 自然色

自然色指的是不经过加工与处理而展现出物质本来的颜色。园林景观中常用的自然色包括天空的蓝色、石头的灰色、各类植物的颜色。自然色由于未经雕琢与修饰,是物质原本的颜色,因此,人们对这类颜色的好感度和亲和度更高。但是,自然色是自然世界自然产生的,每一种物质无法保持同样的颜色而不发生变化,植被会由于季节的变化而转变颜色,而且这种变化是无法控制的,因此,需要将季节变化等因素考虑在色彩设计环节。将有变化的自然色与没有变化的自然色进行搭配组合,从而起到平衡作用,保持整体景观的美观度。除了颜色的选择以外,颜色的分布与协调也极为重要。通过设计不同颜色的位置与面积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设计面积或形状各异的水体,在周围配置各类植被,从而使得园林的色彩构图更为完美。

1.2 半自然色

半自然色物质的物理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仅仅只是通过人工手段对其进行加工,从而改变其外在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半自然色的物质主要表现为各类石材与木材或金属。由于半自然色物质的外观仅仅只发生了颜色上的变化,因此,与自然色的物质相搭配更加协调与平衡,材料之间的颜色不容易产生冲突。研究发现,自然色与半自然色是能够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颜色,人类对半自然色与自然色物质的亲和度和好感度更高。半自然色的物质能够使环境拥有层次感及多样性,为人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满足人们对于全色相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体验。

1.3 人工色

人工色是通过人为加工和处理所产生的物质原本没有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人工色的物质通常为各类建筑材料,如彩色玻璃、瓷砖等。相对于自然色和半自然色而言,人工色的色调较为单调,与其他颜色更不容易协调,缺少丰富的全色相。因此,在园林设计中人工色的物质使用概率相对较低。但是,人工色不论是色彩的明度还是亮度都更加容易掌握,批量生产的建筑材料不会存在颜色的误差,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的人工建筑中。适当使用人工色能够为园林提供不一样的景观。

总之,自然色所构成的自然景观在以绿化为主的园林中所占的面积更大,而在面积较小的公园内,以半自然色与人工色为主的建筑颜色是最为主要的,人工色与半自然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外墙装饰与道路建设中。

2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色彩的应用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有活力的元素,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颜色的变化,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能够为园林提供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观。植被的叶子颜色、花朵颜色与果实颜色都是园林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园林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不断总结与试验,掌握植被颜色的变化规律,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搭配,使植被颜色在不同的季节实现整体景观的相对稳定与美观。关于植物色彩的搭配,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赏植物的补色对比;②观赏植物的明补色对比;③不同色调的花卉应用;④观赏植物的类似色搭配。具备夜间观赏功能的园林还需设计夜晚的景观,考虑灯光与植物的夜间观赏效果,营造空间的深远效果。近景植物的色调需要更加明亮,颜色需要更加饱和,更加突出植被的光暗对比效果;远景植物适宜采用灰色调,颜色饱和度较低即可,不宜强调光暗对比效果[1]。另外,以色彩设计原则为指导,亭台楼阁等人工建筑需要与植物颜色相搭配,与人文环境和社会背景相协调,打造美观舒适的园林景观。

2.2 山石色彩的应用

山石色调偏暗,以黑白灰为主,少量有暗红、黄褐等颜色,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山石颜色。扬州个园是山石应用最为巧妙的案例,四季假山完美地展示了四季的不同景色,在同一景点即可看到不同季节的变换,使人感受四季变化的美妙。但是,假山石在色调选择上局限性较大,山石通常与水体相搭配,在山石上栽种适当的植物,达到山水相宜的景观效果,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具备古典韵味。山水景观通常是色彩构图中的背景,从色调的选择上来看属于园林中的远景。

2.3 建筑色彩的应用

园林建筑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即满足行人的休憩需求,同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及主观审美,形成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在以绿化为主的园林中,园林建筑所占比重并不高,但却是行人休憩的主要场所,也是园林色彩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的颜色设计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①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确定建筑色彩,比如,北方的建筑适合采用暖色调,而南方的建筑适合采用冷色调;②满足不同地域群众的审美需求与文化特色,比如,南方少数民族大多偏好白色,而北方人对暖色调有更加强烈的偏好;③建筑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或者产生一定的对比效果,例如,水域旁边的建筑应与水体的颜色及周围环境相融合,而位于大量植被之中的建筑应突出对比效果;④使建筑颜色与建筑功能协调,如以休息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应采用白色等具有暗示安静效果的颜色,以观赏性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应采用明亮、饱和的颜色[2]。

2.4 道路及广场色彩的应用

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道路及广场的色调较为灰暗,这主要是由于道路及广场使用的材料大多为石料、水泥,这些物质本身的颜色以灰色为主。而近年来制造业快速发展,建筑材料在不断升级换代,地砖及装饰材料的颜色丰富程度随之不断提升,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的明亮颜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灰色,而这些颜色的加入为园林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创造性,使园林色彩更加丰富。但是,道路及广场的色彩搭配应与周围环境相配合,以周围的景观为主,起到相互映衬的效果,不宜喧宾夺主,而草坪中的道路可以适当采用明亮的颜色。

2.5 水体色彩的应用

水体的水面是一面天然的镜子,通过阳光的反射能够清楚地看到天空及周围景物的景观,产生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而水体的颜色、深度和洁净程度直接影响水体反射的效果和景观效果,清洁的水体能够使反射的景物更加生动。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将水体作为背景或主景安排时,水体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需要更好协调,保证水体长期整洁,提升整体的观赏效果。

3 结语

色彩是人眼接触到的最为直观的元素,色彩的合理组合与搭配能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享受,对人们的审美和心灵产生冲击。正是由于色彩独特的魅力与多样性,使人们不断地对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为提高园林景观观赏效果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水体园林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