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参与视角下美丽赣州乡村建设研究
2018-02-11郭勇君
彭 静 郭勇君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党和政府推出的促进农村发展的又一措施,尽管农村经济相比于城市较为落后,但农村有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尚待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可通过农村道路改造、厕所改造、网络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农村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开展个性化的美丽乡村建设。
1 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是国家“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外在美”,不是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管理就可以称之为“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包括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科教文卫、人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基于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美丽赣州乡村建设也应着眼于“美丽乡村”的真正内涵,提高公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与感[1]。
2 赣州乡村基本情况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属于江西省的副中心城市,其乡村基本情况如下。
2.1 自然环境及资源环境情况
江西省是我国稀有金属的重要产区,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稀有金属及稀土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赣州市所辖区域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稀有资源。赣州市位于赣江的上游,所辖区域内水源充足,风景秀美。当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崎岖不平,青山绿水萦绕其间,为美丽赣州市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2.2 人文环境及资源情况
首先,江西省是原中央苏区政府所在地,辖区内建有陆军步兵指挥学院等具有革命色彩的军校,赣州作为革命老区,当地具有丰富的革命资源。其次,江西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我国南方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尽管赣州市汉族人口占99%以上,但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村寨,为美丽乡村特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赣州市所辖乡村少数民族多达41个,其中包括苗族、彝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2]。
3 公众参与美丽赣州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有利于集中群众智慧,促使政府部门的美丽乡村政策更具科学性
通过加强公众参与美丽赣州乡村建设,可以帮助政府广集民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更多、更好的政策。基于公众参与视角,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开村民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到美丽赣州乡村建设中来,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所不能发现的。且通过邀请村民参与,村民可以结合自身成长及居住经验,帮助政府完善相关政策,使得政府部门推进美丽赣州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更具科学性。
3.2 有助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美丽赣州乡村建设的实效性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农民才是美丽乡村的主人,在建设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极易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不仅不利于推进美丽赣州乡村建设,还容易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基于公众参与的视角,通过发挥农民在美丽赣州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当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可有效提高村民参与美丽赣州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村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支持度,有助于推动美丽赣州乡村的进一步发展[3]。
3.3 有利于凝心聚力促进美丽赣州乡村建设
基于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美丽赣州乡村建设,通过鼓励农民参与,可以建立起一个集政府部门、农民、农村组织及资本组织等为一体的美丽赣州乡村建设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可以实现赣州市农村各类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可以为美丽赣州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及政策支持等,有利于凝心聚力促进美丽赣州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 基于公众参与视角下美丽赣州乡村建设措施
4.1 邀请村民展开“头脑风暴”,建立当地可开发资源名录
在美丽赣州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首先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要建设什么。相较于政府部门的贸然行动或专家学者的深入勘探,发挥公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政府制订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前,应通过座谈会或入户走访的方式,通过村民的“头脑风暴”来挖掘美丽乡村建设资源。
由于村民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其对于乡村十分了解,也知道政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与村民的交谈,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到诸如乡村垃圾场长年积累的垃圾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等影响因素,同时,还能够了解到美丽乡村开发的重点,如少数民族村寨的民族风俗。
通过邀请村民加入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对政府政策的支持程度,避免在建设中发生分歧导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时更加贴合当地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及开发需求,更具科学性。
4.2 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在美丽赣州乡村建设中,应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赣州市农村,由于山路崎岖,其交通条件并不发达,因此,政府在进行美丽赣州乡村建设过程中,可召集当地村民参与道路建设,增强公众在美丽赣州乡村中的参与度。除了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还需要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加以改善,通过政府财政支持下的厕所改造、农村垃圾场改造等形式,彻底提升乡村的生态质量,为后期的美丽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后期的基础设施维护同样不容忽视,为了避免新建的农村基础设施被破坏,政府可在当地安排村民负责基础设施的维护,通过邀请村民参与基础设施管理,以有效提升美丽赣州乡村建设效果。
4.3 整合资源,个性化定制美丽赣州乡村建设方案
中国的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特色,每一个乡村的发展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复刻的。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参考纳西族村等著名乡村建设思路,但在制定乡村建设方案时,应基于前期村民“头脑风暴”提供的信息,对可开发的资源进行整合,制定个性化的赣州乡村建设方案。千篇一律的发展措施只会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因此,在美丽赣州乡村建设中,可以根据不同乡村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等展开建设。
4.4 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形象
基于公众参与视角下美丽赣州乡村建设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村民的自身素质和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赣州市乡村村民因为受文化水平较低,且很多村民思想较为保守,因此,在美丽赣州乡村建设中可通过宣讲等形式增强村民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提高其个人素质及责任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