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经验视角下提升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的思考
——以“开往春天的小汽车”手工制作为例

2018-02-11◆朱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小汽车方位小班

◆朱 煜

(湖州市实验幼儿园)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核心经验表明,教师要帮助幼儿提高空间方位的认知能力,首先要让幼儿感知和了解生活中的空间方位,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比较物体不同的位置、方向和距离;其次要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和表征空间方位;再者要扩展对幼儿空间方位概念学习和发展的认识。对于幼儿来说,初步辨认一些空间方位,不仅有利于其空间知觉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其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现状之“我观”

1.幼儿的空间认知兴趣“一触即发”

幼儿时期是空间思维成长的“黄金期”,他们开始与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建立起互动的关系,通过与事物、环境的交流积累经验,比如小班幼儿在桌面搭积木时,会将积木“从低到高”进行叠加,也会“从中间到两边”进行扩散,甚至还会“从左边到右边”进行排列……这些“无意识”的操作,表明幼儿已具有浅显的空间方位传递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幼儿对空间方位萌发探索兴趣的“信号”。如果此时教师能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感,那么必将激发其空间认知、数量认知和推理能力的思维潜力。

2.幼儿的空间认知经验“整装待发”

3~6岁儿童的数学思维发展是从动作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语言表征)过渡的,尽管幼儿还不能准确地运用方位词进行交流与表达,但是他们能够“感知辨认”并且按照指令“行动”。比如,当教师提出“请把皮球放到小椅子的下面”“请把雪花片放进小筐子里”“请把完成的橡皮泥作品放在窗台上”等含有方位词的要求时,小班幼儿就已经能用动作和手势来辨识、回应和完成。这就说明幼儿具备一定的空间认知经验,其表征方位的规律一般是“动作先于语言”。此时教师应意识到:幼儿的数学学习具有从“数行动”到“数思维”渐进过渡的认知特点。

3.幼儿的空间认知水平“蓄势而发”

幼儿对于空间方位的辨认,要经历一个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去认识和辨别方位,他们将不同的方位与自己的身体部位联系起来,比如游戏中对于“小鱼上面游”的理解,幼儿表现的动作是双手在自己头部以上范围摆动,而“小鱼下面游”则为双手在自己脚部范围摆动。另一方面,幼儿还会以自身为中心去判断相对于自己客体的空间位置,如幼儿会说“我的头上面有电风扇,我的脚下面是地板”,等等。相对于以自身为中心,以客体为中心辨别方位更能体现幼儿对空间概念的理解水平,所以教师要善于触发幼儿在方位辨别中的思维转换。

二、考查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之“我行”

为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找春天”的教学活动背景和“汽车”这一幼儿熟悉的物体,以“开往春天的小汽车”为主题设计一个手工制作活动,活动中渗透空间方位辨识的知识点,重在考查小班幼儿对于空间方位的认知能力。

1.“有取有舍,一阵之间”——汽车“轮胎”怎么选

准备“轮胎”这一材料时,教师在各种颜色的卡纸上画出大小不一的“轮胎”(比如红色卡纸上的“轮胎”最小,绿色卡纸上的“轮胎”稍大,黄色卡纸上的“轮胎”最大),供幼儿自由选择。为什么要准备大小不一的“轮胎”呢?因为幼儿带来的“车身”(盒子)也有大有小,这里考查的是幼儿会不会根据自己盒子“车身”大小来选择“轮胎”。教学实际中,幼儿集中出现了三种问题:(1)“轮胎”与“车身”大小不相符;(2)选择的四个“轮胎”大小不一;(3)选择的“轮胎”多于四个。

2.“难易相成,自得其中”——汽车“轮胎”怎么剪

虽然在幼儿选择完“轮胎”后就已经出现问题,但是此时教师“不动声色”,继续将活动开展下去。不仅让小班幼儿通过“看”来感受圆形的形状,还让他们通过操作来感知圆形的特征。从这一环节的教学实况来看,大多数幼儿尝试着“沿边延线”把“轮胎”从卡纸上剪下来,尽管他们剪下的圆形相对于标准的圆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大体已经可以看出“圆的雏形”。个别幼儿由于平时手指小肌肉训练不够,在这一环节遇到困难,教师给予了适当帮助。

3.“法有定论,兵无常形”——汽车“轮胎”怎么贴

“怎么贴”是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也是考查小班幼儿对于空间方位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巡看幼儿粘贴“轮胎”的行为,教师发现他们并没有随意地把“轮胎”粘贴到“车身”上,而是在粘贴之前也对“车身”进行了一番“研究”。汽车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他们都知道汽车有四个轮子,而当“轮胎”的空间方位变成“以客体为中心”时,小班幼儿又会怎样来放置这四个“轮胎”呢?在小班幼儿的实际操作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他们对“轮胎”与“车身”的空间方位(前后、左右)及大小比例辨识正确,但是多数幼儿都在操作中出现问题:(1)将“轮胎”粘在“车身”上;(2)“轮胎”大小与“车身”大小不相符;(3)同一侧“轮胎”距离太近且大小不一;(4)“车身”两侧“轮胎”数量不一致;(5)“轮胎”不在“车身”两侧的向对面;(6)“车身”两侧“轮胎”大小不一。

4.“以义治之,不离其宗”——汽车“轮胎”怎么开

在上一环节贴“轮胎”的过程中,其实也已经有个别幼儿意识到自己选择或者粘贴的“轮胎”与“车身”之间出现问题,教师允许这部分幼儿可以再去选择“轮胎”或者对粘贴好的“轮胎”进行“修改”。教师择选了6辆“小汽车”(即前文列举的6种问题)摆放在幼儿面前,征询幼儿的意见。在孩子们的“火眼金睛”下,这些“问题汽车”都被查出了问题,大家觉得有必要把“小汽车”拿回家再去“修理”。

5.“溯本求源,道以辨证”——当“汽车”开往春天之后……

经过孩子们的“修理”,“小汽车”们都装上“新轮胎”开心地开往了春天,但是留给笔者的不仅仅是“意在其中”而且是“意犹未尽”:一是“小盒子,大考验”。立体的教学模型比平面图形更有利于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这些废旧盒子对小班幼儿的视觉刺激更为明显,对小班幼儿空间认知的难度“考验”也更大,所呈现出的问题相对也比较多,这一点达到了教师的预设。二是“小汽车,大反映”。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准确地反映出小班幼儿有关空间方位核心经验学习的发展轨迹,反映出“从以自身为中心向客体为中心的转换”“对视觉图像的感知与空间表征”这些核心经验学习中的难点,还反映出幼儿在空间方位认知过程中个体学习经验的差异性,这些所反映的问题,都有利于教师了解当前小班幼儿对于空间方位认知的真实水平。三是“小观察,大思考”。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活动中,当幼儿自己粘贴“轮胎”时,只有个别发现“车身”与“轮胎”之间空间方位存在的问题;而当教师组织幼儿集中时,仅是一句“你的小汽车开得起来吗?”就“一语道破”,随之大部分幼儿通过观察与思考,都能够看出自己或别人“小汽车”上出现的问题,所以说幼儿空间方位能力的发展,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也必不可少。

三、提升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之“我思”

1.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融合”于各领域学习中

幼儿对于空间方位的认知虽然从属于数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范畴,但是在语言、健康、艺术、社会等其他领域,同样包含着关于空间方位的内容。比如,小班故事《不听话的小黄鸡》中的故事情节“小黄鸡走到大树下玩,大树后面窜出一只老猫,向小黄鸡扑了过来”,这里就含有空间方位的感知。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各个领域、各个活动中将空间方位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利用图片、贴绒、PPT等教学媒介,以渐进式、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加幼儿对于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引导幼儿积极地去感知、去学习。

2.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辨别“渗透”于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游戏时,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注意力、动手能力等状态达到最佳,如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有趣的游戏活动相结合,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幼儿将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在游戏的氛围和情境中,可以比较自然地认识与辨别方位。

3.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体验“巩固”于生活的情境中

幼儿空间方位的认知离不开其生活的环境,对方位的辨别和认识也必须紧紧依托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情境才有意义,纯粹概念式、记忆性的方位认知和训练,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显得枯燥和乏味,而将空间方位的认知自然地引入生活情境中,将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出空间方位的方向(如“跟着我走到雪松树底下”),提出空间方位的问题(如“操场上,你的小自行车一直那么快地往前骑,会不会撞到哥哥姐姐呀”),或者进行有关空间方位的描述(如“剪完四瓣花,贴在墙上变图画”),让幼儿的空间方位学习在不经意间从“感知辨识”到“按指令行动”到“语言表征”自然过渡。在家庭中,父母也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他人,生活中有许多发展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父母带幼儿去超市购物,可以通过货架巩固“上、中、下”的空间概念,又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路标以及上面的箭头符号,父母都可以抓住契机,促进、巩固幼儿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帮助幼儿从“自我中心”向“客体中心”有效过渡。

[1]黄瑾,田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陈晶.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3]魏晓虹.幼儿空间方位概念发展:从“自我中心”到“客体中心”的有效过渡[J].教育导刊,2013,(11).

猜你喜欢

小汽车方位小班
认方位
小汽车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我的玩具小汽车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小汽车爬上坡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Word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