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农作制是一场“蓝色革命”?
2018-02-11中国农资崔海涛
□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今年,农业农村部下达了2018年农机深松整地的“任务清单”,在东北四省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开展农机深翻(深耕)作业补助试点,以促进黑土地保护。深松整地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但是一些专家对此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免耕农作制是“蓝色革命”的关键战役,其目标是实现“天蓝、水蓝、土壤健康”。在我国一些干旱地区和土壤侵蚀地区,免耕农作制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耕可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退化是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在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怎样保护我们的耕地、提升土壤肥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研究中,一项看起来简单的免耕技术却在实践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免耕农作制是指一种不翻动表土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的耕作方式。自2007开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梨树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黑土地区研究、示范推广免耕农作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图生告诉记者:“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保护、培肥黑土地的同时提高水肥利用效益,促进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试验数据显示,在东北地区的免耕试验是成功的。在试验开始的前两年,免耕农田的产量低于传统旋耕方式下的农田,但是在之后的3年内,两种耕作方式下的产出持平,试验进行到第6年,免耕农田产量则明显高于传统旋耕农田。
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免耕农田的产量会逐渐优于旋耕农田?这是因为耕地肥力在长期免耕状态下得以恢复。首先,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7%-10%,有机质的增加对土壤肥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土壤保水性能增加。据任图生介绍,在免耕区,秸秆还田的方式是将秸秆覆盖于地表,这有很好的保水效果。他说:“这种方式可以降低蒸发,特别在干旱期,根层含水量会有显著提高。”最后水蚀、风蚀降低95%以上。任图生表示,由于免耕对土地的扰动大幅减少,同时增加了地表覆盖,因此土地受到的水蚀、风蚀大幅下降。
事实上,不仅仅是黑土地的免耕试验获得成效,在宁夏引黄灌区,免耕试验也有喜人的成果。据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袁汉民介绍,连续4年麦稻水旱轮作双免耕0~40 cm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量氮、全磷量、速效氮、速效磷分别比传统耕作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量钾、速效钾分别比传统耕作减少0.9%、10.2%;连续9年免耕冬小麦0-5cm、5-10cm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量、速效氮、速效磷增加非常明显。尤其是0-5cm土层中的有机质、全氮量、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2.6%、42.5%、55.9%、47.4%。
由此可见,免耕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
推广免耕需要改变理念
免耕农作制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这种耕作方式并没有被广泛认同。任图生表示,研究表明长期高强度翻耕起垄是东北黑土地退化重要原因之一,这会造成有机质分解、水分损失、土壤侵蚀、生物活性丧失等不良后果。同时地表无覆盖则造成水蚀风蚀严重。“但是这样的事情却一直在发生,大家对免耕的认知观念亟待调整。”他说:“如果农民不过度地追求产量,而是能够从长远地算经济账的话,我们不仅会取得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土壤,这需要相关部门来积极引导。”
但是这种观念的改变对农民来说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免耕的前几年,产量会低于传统耕作,农民对此很难认同。任图生表示:“虽然带头做的农民做的非常好,但是其他农民一看产量一时上不去就不愿意尝试。比如我们的秸秆要求覆盖在地表,过来观摩的农民一看地里都是秸秆,他们会说这就不像种地的,他们不接受这种方式。”
除了农民,政府官员的观念也要改变。任图生说:“我们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对这种方式没法接受,比如我们有一年在东北做试验,我们的田里覆盖的都是秸秆,但是被下乡检查的官员看到了,他们觉得这样的农田又脏又乱,然后就让农民把秸秆处理了。”
再其次,我们的科学家的观念也需要改变。任图生说:“我们有相当多的科学家坚持传统耕作,他们认为黑土地退化了是耕得浅,所以还要深耕,但是越是深耕,土壤越容易被侵蚀,有机质越容易被破坏。”
最后,我们的教育观念也有问题。任图生说:“教育还是坚持传统理念,没有倡导保护性耕作的理念。”
任图生认为,在我国,只要是干旱的以及有土壤侵蚀的地区都适宜推广免耕农作制,因此推广的空间非常大。虽然观念的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推广已经开始。目前,东北地区建立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试验示范协作网”,通过技术培训、田间示范、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广免耕农作技术。
免耕农作制是保护性农业的重要内容,其宗旨与我国的“蓝天、碧水、净土”目标完全一致,但是整个社会对这种耕作制度有太强的抵触心理,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在合适的地区逐步推广免耕农作制,或许这真的是一场“蓝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