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2018-02-11王宝权
◆王宝权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中小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人生关键阶段。为了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操作路径,华中师大一附中深入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研究,努力做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程、进头脑,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地生根。
一、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
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要明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重要载体。
然而,当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在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在瓦解和重塑人们的认同感。一是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穿的是耐克、阿迪,看的是奥特曼,崇拜的是乔布斯,想的是出国留学、海外定居。二是教育总体的导向较好,但依然存在“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西方文化教育轻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因此,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
所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中,教育不同于社会,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面对未成年群体,更有其特殊性。教育在承载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功能上更主要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育人过程中起到文化扶正和传承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准确认识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传承中国文化基因。
同时,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人”。“中国人”就是君子之人,是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君子之人也是身心健康、有修养的人,事充满智慧和品格高尚的人。“世界通用”是让学生进入世界大家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大势中考虑问题,承担使命。
为推进传统文化这项教育理念,我校自2014年启动了“身心健康·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教育综合改革。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具备两项体育特长、两项艺术特长,希望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健康的生活理念;希望他们有高雅的情趣、战胜困难的勇气;希望他们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的冒险精神和强大的责任担当等必备品格;更希望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四种关键能力。
二、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厚重土壤
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生活的“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1.注重校园环境设计,打造学生的共同的记忆点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少不了要从校园环境入手,打造学生共同的记忆点,让师生在这个场域内被传统文化包裹。这也是中华民族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
漫步华中师大一附中“厚德”广场,从其恢弘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观中,可“读”出学校的精神和气度;徜徉“博雅”湖畔,可在静默中体悟设计者的智慧和情感、增强审美意识;流连文化长廊、置身校史陈列室,可在名言警句、感人照片、生动图画中,自觉体味“隐性规范”的制约。而这些物质文化都以“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为灵魂,承载和传递学校的精神、规范和价值,因为也强化了对师生的导向励志、审美怡情和“增知矫行”等功能。
2.家校携手,构筑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
学校应站在育人高度,承载起复兴和扶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主动构筑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沃土。
一是要联动家庭、社区,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如通过宣讲《弟子规》,形成教师教学生孝敬父母,父母教孩子尊敬师长,学校帮助家长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而促进社区良好风尚培育的局面。
二是培育特色文化,积极挖掘地域、群体等独特文化价值,实现学校、社区、社会间的文化良性循环,迸发中华文化生命力。
三是打通传统与时代文化经脉,古文今用,开展如“模拟政协”“模拟人大”等形式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验活动,发挥育人独特优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三、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何在中小学落地。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所以,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统领下的大课程意识,形成共同文化意识下的教育合力势在必行。
(一)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1.探索结构合理的传统文化“课程群”
根据学生传统文化学习需求,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探索适合本校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群”,巩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
华中师大一附中传统文化“课程群”由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涵盖六个类别——体艺特长类、公民素养类、大学先修类、学科拓展类、国际视野类、实践创新类。课程群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目标,即身心健康、拥有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的关键能力。
同时,学校开展“菜单式”综合选修课,内容有历史文化讲座、文学作品与影视名作欣赏、中国画、纸艺、禅茶、书法、中国烹饪、中国园艺等二十余门课程,形成了系统的“听、看、学、做、悟、创”全过程体验与学习模式,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2.开发更多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没有课程就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的平台。我们依据地处中国光谷、背靠众多著名高校,深度挖掘地方优秀教育资源,将地域资源转化为“活”的教育资源,着力打造“人文讲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等课程,让全体学生参与,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浸润。
人文讲堂。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文联等合作,邀请知名教授开设认为人文讲堂,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优雅学生的人文气质。每期课程学生都热情参与,引起了极大反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位于南湖之畔武汉纺织大学设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5年9月,经过协商,中心团队愿意提供给学校师资支持,协助我校开设这门选修课程并可进行校外学习实践。课程包括汉绣、印染、剪纸、雕花等传统工艺。学生可以多维度参与其中,深入体验。
3.打造“接地气”的传统文化活动课
“知识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素养。有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不去身体力行,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就没有打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活动课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才会变得具体可感、有血有肉,才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中小学生所接受。
一是持续开展国学经典朗读或诵读。让学生用辨证性思维打量国学经典中的精神内涵,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呈现严肃的文化内涵。比如开展我们每年在高一年级开展“弘扬国学吟诵经典”主题朗诵比赛和“经典对话,和先贤同行”经典诗歌朗诵大赛。参赛节目有诗有文,《春江花月夜》《赤壁赋》等名篇因为韵律朗朗上口颇受同学欢迎,《赠白马王彪》《秋声赋》中丰富的情感意蕴让学子垂青;参赛形式也丰富多样,有独诵,有合诵,古筝二胡琵琶洞箫来伴奏,长长水袖柔美舞姿来烘托。散文《劝学》,被同学们自编自导成古代读书人相互作揖、一问一答的话剧,让人耳目一新。
二是将国学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我校经常把国学经典和校园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在书法教育方面,一方面我们邀请大学书法教授进行专业知识的讲座,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举行了硬笔书法比赛,让学生关注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开展英语书法作品展,既规范了英语书写,有实现了与书法的融合;组织了学生书法作品慈善义卖会,将所得善款爱心捐助贫困地区学子,等等。
另如,为弘扬传统文化并提高学生课间操的趣味性,全国武术冠军、我校体育教师于猛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间操的要求,创编了“华一九式太极”。课间操时,在他的带领下千余学生一起打起太极拳,感受阴阳哲学、动静之机、刚柔之道,这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坚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把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国学教育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除传统的、定期的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外,我们有一项持续了28年的社会实践校本课程,每年高二学生有为期一周的校外磨炼教育,有徒步拉练20余公里,重走“红军长征路”;进农村干农活,了解社会民情;军队实弹打靶,增强纪律观念;少管所听取报告,接受法治教育;高新企业参观,感受现代科技;军民联欢,情到深入浓。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了国家的发展、锻造了健康的身心,长途跋涉中塑造了坚韧等必备品格,培养了有效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
(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写
教材的编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组织一批精通传统文化学者编纂。目前,我校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是根据教育部统编语文、历史、政治三科教材的精神,我校校长作为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历史学科唯一的中学编写者,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史第十单元的活动课《家国一体与多民族格局的演进》设计上,大胆地以汉代班氏家族为例,要求学生搜集本地历史上其他为民族统一或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家族历史资料,选取其中的代表人物,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在班级分享成果。同时,让学生以时间为主线,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编制思维导图。最后,通过访谈自己的父辈、祖辈,查阅家谱,或地方志书等,探寻自己家族五代以内的历史,以“我的家史”为专题,撰写一篇传记。这个设计让学生既认识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又提升了大家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是为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建设,配合我校开设的“经典诵读课”,将学校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化,我校筹划编辑了“经典诵读课”校本阅读教材《经典回眸》。这本教材精选26篇诗赋散文,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清末,文学作品洋洋大观。学生可以从这些精选作品入手,培养兴趣,再大量阅读传世之作,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的认知和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并非要另起炉灶,不是开设专门的国学班,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专门学习,而是要贯穿在每堂课、每一次教育活动中。
我校要求所有教师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
比如,怎样将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怎样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怎样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经过多次的思考探讨,我校认为语文不能只有知识的灌输、应试的准备、死板的教法,所以必修四的戏剧单元,语文组并未按部就班地讲、读,而是组织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把《雷雨》《窦娥冤》《哈姆莱特》《赵氏孤儿》等经典剧目搬进了课堂,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我校还把课堂延展到校外,如到武汉东湖进行实景教学。在“楚门”前,历史老师讲解与之相关的楚文化和三国历史事件,语文老师带领学生集体背诵《楚辞》,生物老师陪同学生观察东湖植被……通过这些尝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跨学科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又感受了传统文化知识的魅力。
所以,“传统文化不单单是几本书、几首词、几个仪式,而是一整套的处事方法、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中小学是中华优秀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培养出具有中国思维和中国眼光的下一代。唯有如此,才能在世界文化、经济的竞争和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张洪波.如何真正培养出学生的中国思维[J].人民教育,2017,(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