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 曾向康熙请求加入中国籍

2018-02-10

北广人物 2017年40期
关键词:哲学德国文化

在清朝时期,许多外国人涉及到在中国任职、入籍的事。清代早期,如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法国人白晋、葡萄牙人徐日升、意大利人郎世宁等都担任了清政府的官职,穿清朝的官服,行中国的礼仪,甚至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生活。

当年主动提出要加入中国籍的人,就有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发明了西方二进制的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那时,莱布尼兹看到在华的传教士寄给他的太极八卦图后,带着崇拜的心情,写信给康熙皇帝,请求加入中国籍,并建议在北京建立科学院。

多领域有非凡的建树

莱布尼兹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莱布尼兹出生在德国莱比锡一个大学教授家中。1661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期间接触到哲学家培根、科学家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思想。在大学里除了学习哲学外,还学习法律学、修辞学以及自然科学。大学毕业后,受邀到法兰克福工作。在此期间,他在哲学、神学、逻辑学、数学和物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1672年一1676年旅居巴黎,其间学会了用法语写作,并认真研究了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的哲学以及数学、物理等学科,并结识了笛卡尔派的重要传人马勒伯朗士、著名物理学家惠更斯等人。从巴黎返回德国途中,他跟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见面并多次长谈。回到德国后,在汉诺威任职,担任宫廷法律顾问并兼图书馆馆长职务。在汉诺威期间,完成了一生中最主要的发明,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莱布尼兹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建立了被称为“单子论”的哲学体系,他自己称之为“前定和谐系统”。在本体论上,他不同意斯宾诺莎的实体说,主张个体性是实体的根本的原则。所谓单子论,意思是世界由无限的被称为“单子”的实体组成。莱布尼兹承接希腊古典哲学,下启德国近代哲学。他也被认为是17世纪最天才的数学家。而他在自然科學、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等许多领域也都有非凡的建树。

十分欣赏中国文化

莱布尼兹的思想,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他的理性哲学直接受到宋明理学的启发。因为十分欣赏中国文化,他极力推动当时的欧洲向中国学习,同时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而又由于莱布尼兹是在诸多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的哲学家,由这样的人物来提倡中国文化,在当时的德国乃至欧洲,无疑是有巨大的影响力了。

从20岁开始,莱布尼兹就开始关注中国。他一直在思考中国对欧洲的意义何在,欧洲能从中国学习什么。对中国的一切,他都很感兴趣:科技、语言、哲学、宗教……“莱布尼兹是17世纪所有学者中最早、以最大的顽强精神持之以恒地关心中国的人。”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与在中国多年的耶酥会士交流,或者通过耶稣会士们所写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跟他交往最多的耶稣会士包括闵明我、白晋,此外还有张诚、安多、苏霖、南怀仁、汤若望、邓玉函、李明、龙华民等人。

他不断向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们请教,向他们提出关于中国的问题,请求他们解答。法国传教士闵明我受到康熙皇帝的厚待,曾经被康熙派到欧洲办理与俄国有关的问题。他在罗马与莱布尼兹相遇,两人多次交谈,随后建立了通信关系。好学的莱布尼兹不放过任何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在给闵明我的一封信中,莱布尼兹列出了一共31个问题,涉及中国的文化、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请求闵明我回答。当他听说德国有一个选帝侯的顾问知道学习中文的秘诀时,就写信向他请教,列了14个有关中文的问题。

白晋是跟他关系密切的另一个传教士。1697年白晋从中国返回欧洲时,读到了莱布尼兹的《中国近事》,表示非常钦佩。两人随后建立了通信联系。白晋把他写的《康熙传》赠送给莱布尼兹,莱布尼兹则把这本书从法文翻译成拉丁文,收入到了《中国近事》的第二版中。白晋1703年给莱布尼兹寄来了八卦图。据莱布尼兹介绍,他由此正式研究八卦符号,并发现自己的二进制体系与伏羲八卦图的一致性。几天后,他就写了论文《二进位算术的阐述一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发表在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刊》上。

耶稣会士龙华民、栗安当则是莱布尼兹进行辩论的对象。他读到了龙华民的著作,看到他认为中国哲学为无神论,认为这是重大的错误,于是撰文进行详细的辩驳。而读到了粟安当1701年所著《关于中国传教事业之几个要点的评论》的时候,也忍不住指出其中的错误,为中国文化辩护。也正是跟这两个反对中国文化的耶稣会士的辩驳往来,他的宋儒理气观也得以展示出来。

推崇并传播中国文化

莱布尼兹认为,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知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它不仅对于我们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而且对于中国人自己的这一切也极其重要。因为这是一种知识学问的交流,它可以一举向我们提供他们数年的成果,并且可以说是能够成倍地发展我们双方的真正财富。”(387页一388页,《中国哲学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他在写给闵明我神甫的信中这样说:“我向往着每天同您交谈。能够见到并聆听一个人向我揭示许多世纪以来在远东埋葬的珍宝和奥秘,对于一个求知欲望强烈的人来说,再没有什么别的比这更令他渴望的了。”

1697年,莱布尼兹利用传教士们的书信和报告,编辑了《中国近事》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在欧洲引起轰动,许多人因此对中国兴趣大增。该书的绪论说:“本书收录了一份发回欧洲的有关中国官方最近允准基督教传教的报告。此外,还提供许多人们迄今所不知道的消息:关于欧洲科学的传入,关于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观念,尤其是中国皇帝本人的道德观念,以及关于中国人与俄国人的战争。”

对中国的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莱布尼兹十分欣赏。“中国人较之其他的国民无疑是具有良好规范的民族。他们在其庞大的社会群体中所取得的成效比宗教团体的创始人在其小范围内所达到的要大得多”。他推崇汉字,寻求各种机会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字,他还曾主张将汉字作为世界文字。

莱布尼兹受中国文化最大的影响,也许就是他的理性思想,直接受到了中国宋儒理学的影响。

他曾经起草一篇给法国当时摄政的顾问雷蒙的长篇书函,其实也是论述中国哲学的一篇长文章。他把这封长信称为《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这篇著作中,主张宋儒思想的“理”与基督教的“上帝”为同一个概念。他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它也使‘地稳固,使万物各有其果。这一切都不出自万物,不属于万物本身,而完全来自‘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中国人认为,‘理超越了智慧,这是一种超智慧。”

邢大军据《家庭》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哲学德国文化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