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 “出名”不仅靠的是美貌

2018-02-10

北广人物 2017年40期
关键词:河阳潘安河豚

名留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貌,更因为他的人品和才华。这一点鲜为人知,而了解这一点,则会让一个更加真实、饱满、多面的潘安形象呈现在你面前。

说起潘安这个西晋时期颇具传奇和悲剧色彩的人物,人们自然想到他的美貌,他有古往今来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人们常用“潘安再世”“貌若潘安”来称颂男子的美貌。其实,潘安名留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貌,更因为他的人品和才华。这一点鲜为人知,而了解这一点,则会让一个更加真实、饱满、多面的潘安形象呈现在你面前。

潘安真名潘岳,西晋时期文学家,今河南中牟人。潘安仪表不凡,据史载,少时,他驾车出游洛阳城,女子倾城而出,群起围观,纷纷投掷水果以表爱慕之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这样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奠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这也就威为“掷果盈车”“掷果潘郎”这些典故的由来。

除了美貌外,潘安还是太康文学的领军人物。他擅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体现了太康文学讲究形式美的特点。他“善为哀谏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妇赋》《悼亡诗》等名篇皆以善叙哀情著称。他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千古名作。潘安与陆机作为西晋文学的杰出代表,得到了很高赞誉,被称为“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潘安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潘安被司空荀召授司空掾。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为河阳(今洛阳一帶)县令。在河阳期间,他为官清廉,全县遍植桃李,百姓安居乐业,他走后百姓都怀念他。该县因此被称为“花县”,潘安也被称为“花县令”。后人常用“河阳”“潘河阳”等来代称潘安,也以此比喻勤政爱民的官吏。应该看到,潘安这个历史人物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他周旋于官场,攀附权贵、“望尘而拜”的丑行,又多遭后世唾骂。

邢大军据《看历史》整理

苏东坡当年冒死吃河豚

河豚端上来,只见东坡一个劲儿的大嚼,一声也不吭,全家人都很失望。这时,东坡突然放下筷子,说:“也值一死。”于是大家十分高兴。

宋人在饮食方面,富于想象,多有创造,新意迭出,穷极精妙。

苏东坡的一生历经沉浮,饱尝忧患。但他生性旷达,随遇而安,成就了一代文豪,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饮食的美谈。他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脍炙人口。他创制的“东坡肉”,今日仍广为流行。他被贬到瘴疠之地的广东惠州,还乐观地作诗说“罗浮山下四时春,庐橘杨梅次第新。目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他喜欢吃河豚。河豚有剧毒但味道极美,俗谚说“冒死吃河豚”。吴地的人喜欢称河豚的肚子为“西施乳”,是最鲜美的部位。在常州时,有个当地的官员家里善烹河豚,请东坡来家品尝。官员的老婆孩子都藏在屏风后面,希望听到大文豪的一句品评。河豚端上来,只见东坡一个劲儿的大嚼,一声也不吭,全家人都很失望。这时,东坡突然放下筷子,说:“也值一死。”于是大家十分高兴。东坡还有和朋友用饮食开玩笑互相打趣的故事,朱弁的笔记《曲洧旧闻》中有一则“毳饭”,说东坡曾经和好友刘攽提起当年在学校和弟弟苏辙一块儿攻读经典、准备科举的时候,一日三餐都是“三自”,觉得味道极美。刘攽问什么是“三自”。东坡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刘攽听了大笑。过了几天,刘攽请东坡到家吃“晶饭”,东坡不知道“晶饭”是什么,心想刘攽读书多,肯定有出处,便去了刘家。到吃饭的时候,桌上只有盐、萝卜、白饭,这才明白刘攽是用“三白”(晶)戏弄自己,只好笑着吃光了这顿饭。临上马,对刘攽说:“明天到我那儿,我拿‘毳饭招待你。”刘攽估计东坡也会戏弄自己,但不知道“毳饭”是何物。第二天还是去了,到了饭时,刘攽肚子饿了,可桌上什么也没有。刘攽催了几次,东坡都说“稍等”,刘攽实在饿得不行了。这时,东坡缓缓地说道:“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不是‘毳么?”市语说“无”,音“模”,再转为“毛”,如今广东话还是把“无”读成“毛”。东坡是借同音字回敬了刘攽。

这类文人之间的玩笑打趣在古代称为“雅谑”。它需要参与的人学问广博,为人超脱,有禅心,懂幽默。如果是只想着媚上欺下,奔竞贪墨的官员,是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的。苏门四学士之一,尝与苏轼并称为“苏黄”的黄庭坚(号山谷)也有关于饮食的妙论。《侯鲭录》载有黄山谷品食的一段文字,说:黄鲁直云:烂蒸同州羊羔,沃以杏酪,食之以上不以筋,抹南京面,作槐叶冷淘,以襄邑熟猪肉,炊共城香稻,用吴人鲙松江之鲈。既饱,以康王谷簾泉,烹曾坑斗品。少焉,卧北窗下,使人诵东坡赤壁前、后赋,亦足少快。

同州是山陕沿河交界的要冲,在汉朝隶属左冯翊,还是梆子戏的发源地,当地的羊羔味道鲜美。把羊羔蒸得酥烂,浇上杏仁酪,吃的时候用刀切,不用筷子。把槐叶捣碎,和南京(指河南商丘一带,属应天府,曾为赵匡胤旧藩,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面粉,做成冷面,颜色翠绿,再拌上著名的襄邑(今河南睢县)熟猪肉。用共城(今河南辉县市)特产的香稻蒸米饭,请昊地的师傅炮制松江鲈鱼的生鱼片。饱餐一顿之后,用唐代茶神陆羽品鉴过的天下第一泉——庐山康王谷帘泉烹泡最上等的建溪茶——增坑斗品。吃饱喝足,卧在北窗之下,听人朗诵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

有特色的地方风味、上等饮食与境界开阔、文辞优美的《赤壁赋》的结合,昭示出宋代士大夫的一种精神品位。熔西部的粗放与江南的文雅于一炉,集文章之妙品与食物之珍奇为一境,因品食而至论道,由口腹而至精神,可以体味宋人玄谈的风范。

邢大军据《家庭》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阳潘安河豚
有趣的小河豚
《夏天》
『稀罕』河阳村
河豚杀手
走进河阳感受民间艺术
歌手潘安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