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的雨林里发现世界的秘密

2018-02-10

北广人物 2017年40期
关键词:天堂鸟莱尔华莱士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出生在英国威尔士,14岁华莱士跟着大哥威廉做学徒。在六年半的时间里,华莱士担任哥哥的助手,做土地测量员,在英格兰和韦尔斯南部的乡村四处游历,逐渐学会了勘测、制图等技能。这段时间的游历,使得华莱士开始爱上博物学。1841年秋天,他们搬到威尔士的尼斯,继续测量工作,1843年末,华莱士成功地被英国莱斯特大学聘为教师,他认识了同样热爱博物学的亨利·沃尔特·贝茨。

亚马逊之旅

1845年,华莱士的哥哥威廉去世,他返回威尔士的家里,整顿兄长的勘测事业,此时,他第一次读到罗伯特·钱伯斯的《自然历史的创造痕迹》,进化论的观念从此在他心中埋下。后来,他读到一本亚马逊河游记,受这本书的影响,他想去亚马逊考察,他跟好友贝茨提议,两人一起去巴西收集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标本,然后把这些标本作为私人收藏或者卖给收藏家和博物馆。

1848年4月,华莱士和贝茨从英国利物浦出发,动身前往位于亚马逊入口附近的帕拉(今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两位年轻博物学家的亚马逊考察第一年大多留在帕拉,了解当地风俗民情,进行动物采集工作。雨林里的动物多种多样,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让人大为惊讶。当他们开始进行采集工作的前两个月,华莱士向他们在伦敦的代理人塞缪尔·史蒂文斯报告:他们采集到“五百五十三种包括蛾、蝶在内的鳞翅类、四百五十种甲虫以及其他四百多种动物”。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极其令人兴奋的。这些年的考察中,华莱士已经收集到一大批标本,这些标本却在他搭船返乡时,因为船只失火而全数烧毁,只剩下一个锡盒,里面装着他考察鱼类的笔记和绘图,以及他探访尼格罗河和沃佩斯河时的调查记录。沉船后,他和其他幸存者乘着舢板在海上漂流了十天,才被救起来。据华莱士说,他在肯特鄱上岸时,身上只有“五英镑和一件单薄的棉布外衣”,其他一概无存。虽然,华莱士此前寄给国内标本商一批标本,已经足够支付他在南美洲的花费,但华莱士本来希望把自己的笔记整理成一本能让他名垂青史的著作,所有的这些也都丢失在大海里。

马来群岛之旅

1854年4月20日,华莱士抵达新加坡,开始历时八年的马来群岛之旅,他在新加坡和马六甲附近停留了六个月,于此地进行采集,此后开始了他长这八年的岛屿探险。华莱士深知,要有所成就,必须把这一区域的大小地方走遍,他不断地从一个小岛转移到另一个小岛,改变根据地超过90次,几乎踏遍了该地区的所有岛屿群,最东曾抵达阿鲁群岛与新几内亚,考察旅程约22400公里。他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停留了将近三个月,主要是为了追踪研究红毛猩猩。

马来群岛美丽的天堂鸟是另一种深受英国人欢迎的动物,其华丽的羽毛令人深深沉醉。华莱士收集到的大部分天堂鸟标本来自阿鲁群岛,这些标本的收集并不容易,他写道:“大自然似乎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她最精选的真品绝对不能太普遍,所以其价值也不会受到低估。”因此,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他设法取得的天堂鸟标本只有当时18种已知物种中的6种以及1个新的种类,这种新种后来被大英博物馆鸟类学家乔治·罗伯特·格雷命名为幡羽风鸟。华莱士还投资了一百英镑,养活了两只小极乐鸟,并将其成功带回英格兰,其中一只甚至在伦敦动物园生活了将近两年。

马来群岛的季风和疟疾成为困扰他的最大阻碍之一。无论如何,这些年的旅行他收获颇丰,从标本数量上来看,在此次东南亚之旅中,他收集的鸟类、甲虫标本超过125万个,包括一种以华莱士为名命名的“华莱士金色鸟翼蝴蝶”的蝴蝶。而从科学研究上看,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理论,其一是1855年,他创立了沙捞越定律——以其论文的撰写地沙捞越命名,在这一定律中,他将进化的过程描述为一棵长着不同枝干的树,从主干出发,延伸出各种枝条。这一观点也奠定了他的进化论思想的基础。

多年的考察让进化论的思考和体悟如同种子一样在华莱士心中不断生长。1856年,他在《博物学记录》发表论文,初步表达了有关进化论的观点。当时著名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是这尔文的好友,他将论文转给这尔文,并提醒他尽快发表《物种起源》。这尔文最初认为华莱士的观点太简单,没有在意,但当他跟华莱士取得联系后,1858年6月,华莱士给这尔文写了一封信,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物种起源的观点,并请他转交莱尔。仔细阅读了华莱士的思想后,这尔文被其中观点与自己观点的相似性所震惊了。这尔文把华莱士的文章转给了莱尔,并在信中说:“你的话已经彻底证实了——有人抢在了我的前面……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令人惊奇的巧合……”这时,这尔文觉得自己再发表物种起源没有什么意义,他想要烧掉手稿以免世人觉得他是抄袭者。但莱尔劝说了他,建议达尔文跟华莱士联合署名发表论文。

1858年7月1日,林奈学会发布了达尔文和华莱士共同署名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这套自然选择学说被称为这尔文一华莱士学说。在结束巴厘岛和龙目岛(位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旅行之后,华莱士又提出了新理论,所谓的“华莱士线”这一观点。他指出,每个岛屿上的鸟类种群均存在差异,一条深海沟形成一条分界线,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动物种群隔离开来,这是导致东南亚和澳洲的动物完全不同的原因。在马来群岛考察过程中,华莱士跟以前一样,定期把标本寄给代理人史蒂文斯,第一批包括大概1000个来自马六甲的昆虫标本,其中至少有40种新种,然而,当他1862年4月1日回到伦敦时,上面的数字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因为此时的他总共已经积累到12.5万件数量庞大的标本,其中大多数是甲虫,也包括许多无脊椎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虫类和鱼类标本。

在马来群岛期间,华莱士见到了成千上万欧洲不曾见过的物种,也敏感地体会到人种与文化上的差异与多元性,这趟旅程不仅让他在病床上提出了石破天惊的演化论,也使他确认了这些众多岛屿的动植物分类其实有着亚洲与澳洲的隐形分界线,这都是华莱士令人称道的学术成就。最后他出版了一本记录着这趟不平凡旅行的《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红毛猩猩与天堂鸟之地》。和他的亚马逊经验相反,《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深获好评,华莱士在书中細心记录了马来群岛各岛屿尚未受骚扰的原始状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大花草科的巨花、“蝴蝶中的王子”大型绿翼鸟翅蝶、酷似人类的红毛猩猩、绝美的天堂鸟、美得几乎难分轩轾的各色昆虫,还有风俗各异的岛民和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

华莱士1862年返回英国,因为他八年的考察成就,他受到英国科学家团体的热烈欢迎,其中包括这尔文、查尔斯·莱尔、约瑟夫·胡克以及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据《看历史》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堂鸟莱尔华莱士
原始的能量——莱尔·卡尔巴哈
华莱士父子:将提问进行到底
大卫·华莱士《无尽玩笑》的身体叙事
天堂鸟
来自V星球的使者
刘金廷作品
临终的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