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原则与建议
2018-02-10任小东
任小东
(中共彭水自治县委党校,重庆 409600)
2018年5月18—19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
2018年6月15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暨生态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彭水县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安排部署。彭水县作为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全方位动员,广泛参与,确保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全县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1 彭水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近年来,彭水县深入推进“五大环保行动”,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环保考核办法,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彭水县城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2 d;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及交通干线噪声符合国家限定标准。彭水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中小河流管护与治理,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各12座;推进乌江、郁江流域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乌江、郁江水质分别保持国家Ⅲ类、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近年来,彭水县着力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0.21万hm2,新增耕地214.27 hm2,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45个。
2 彭水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问题导向,务求污染攻坚实效
针对流域、区域、领域特点,以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定任务,以任务定项目,以项目定责任,既下大气力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又探索建立长久管用、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
2.2 坚持精准施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守住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尊重规律、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重点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整治,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3 坚持综合防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预防污染。推进全过程污染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监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深化污染治理。
2.4 坚持改革创新,构建环境全民共治
深化环境监管制度改革,着力强化环保法治建设,健全完善考核、评价、问责等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化环保投融资改革。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汇聚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3 彭水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建议
3.1 源头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
彭水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属武陵山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地较多,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提升,导致城区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以及餐饮业的油烟等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在彭水县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必须以改善“两城”空气质量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新城和老城空气质量稳定提升。
在老城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重点以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和餐饮油烟治理为主。及时淘汰排放不合规的老旧汽车,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规范老城区餐饮油烟排放,特别是针对彭水县夜市较为混乱、露天烧烤摊点较多导致管理较为困难的情况,可以设定专门露天烧烤区,对油烟进行统一处理后再排放。加大对城区特别是“两江四岸”餐馆的执法力度,对乱排乱放的餐馆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达标,对拒不整改的予以吊销营业执照,进行关停处理。
新城重点治理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以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为重点,控制扬尘污染。全面执行施工工地扬尘控制规范,落实十项强制规定。严格落实“定车辆、定线路、定渣场”,控制建筑渣土消纳场扬尘。建立施工单位扬尘控制“黑名单”,将扬尘污染防治情况纳入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并纳入资质等级管理。
3.2 压实责任,打赢碧水保卫战
彭水县水资源丰富,乌江郁两江穿成而过,境内大小河流共计175条。近年来,彭水县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但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城镇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部分偏远乡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等导致的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水污染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压实责任,确保打赢碧水保卫战。以乌江、郁江为重点,带动彭水县大小河流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实施“水十条”,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库内外,实行一河一策、一库一策,推进水体、陆域污染严管同治,确保乌江、郁江干流水质分别优于Ⅲ类、Ⅱ类且不低于自来水水质。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城镇污水沟、排水口等综合整治,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行,对县城污水、乡镇污水全部进行集中处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3.3 面源防控,打赢净土保卫战
彭水县全面实施“土十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控新增污染,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控修复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是彭水县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着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彭水县农业面源污染来源较多,主要有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六大类。彭水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必须加大污染治理宣传力度,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以城乡环境卫生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农村绿色发展行动。同时,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生态化,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肥施药,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重点监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对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等新技术;鼓励农民采取轮作、间套作等种植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清洁化、节能化生产模式。二是加强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对彭水县养殖业污染情况进行排查,对乱排乱放、污染环境者予以警告,责令其做好污染治理工作。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力度。三是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针对烤烟和草莓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建立健全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进一步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应用,推广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四是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彭水县土壤受重金属镉污染较为严重,严重制约水稻等粮食作物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对受重金属污染地区进行土壤修复试点。加强监管力度,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