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院校学生乡村就业意愿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
2018-02-10王馨胤
王馨胤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成都 611830)
乡村振兴和高校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两大焦点问题。引导高校学生到乡村就业,既能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促进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四川省农林院校学生到乡村就业的意愿进行分析,对四川省持续健康发展、繁荣家乡、促进社会稳定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
提高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就业意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肖璐[1]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受以下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父母亲对子女就业的作用路径、家庭年收入、政策宣传等,总体上到乡村就业的意愿不高。王秀芝[2]认为城市的就业空间日趋饱和,就业难的现象日趋严峻,农村籍大学生回其生源地就业具有天然的优势。综上所述,现代农业与农林高校毕业生之间是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
传统观念的束缚、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缺乏有效的引导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到乡村就业。而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农林院校自身的原因、用人单位的因素三方面导致农林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与能力有待提高[3]。因此,政府从政策执行者变为制定者,从就业推动者变为参与者,从全能领导者变为关系协调者,应为毕业生安排更多的服务建设乡村的路径,构建相应的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对应乡村需求改革高校的培养方式[4]。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很少有人从乡村振兴角度去研究高素质人力资本回流乡村。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四川省农林院校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向大众呈现农林院校学生对到乡村就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政府等有关部门有效引导农林院校学生到乡村就业提供参考,实现农林院校学生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
2 调研分析
2.1 样本来源
为探究农林院校学生到乡村就业的意愿,本文采取概率抽样中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四川省2所农林院校中选取2013届、2014届、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累计400人作为样本,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经过整理剔除无效问卷41份,最终获取33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84.75%。
2.2 数据的统计分析
在339位毕业生中,愿意到乡村基层就业的有161人,比例为47.49%;较已有研究的调查结果40.98%有一定的提高。说明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种激励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一比例仍然偏低,仍然有超过50%的涉农专业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基层就业。
在愿意到乡村工作的学生中,超过25.0%的学生希望可以回到乡村自主创业;选择以考取公务员的方式到乡村工作的学生占21.2%左右;想要进入事业单位或国企工作的学生约占15.0%;大学生村官也是较多人愿意选择的方式之一,约占14.1%;想要进入民营企业的学生约占8.9%;选择当选调生的学生约占6.1%;而选择三支一扶和服务社区计划的学生较少,分别占6.0%和3.1%。
而愿意到乡村工作的学生,对乡村有感情的学生约占15%;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生约占14%,因为专业对口而选择到乡村工作的学生也占14%左右;被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所吸引的学生约占12%;受到国家号召的学生约占10%,而因为城市就业压力大的学生也约占10%;因为离家较近有熟悉的社会关系的学生约占9%,乡村的生活成本低的学生也约占9%;认为乡村机会多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学生只有2%。而在不愿意回到乡村工作的学生中,阻碍他们回乡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乡村配套的基础设施差,其次是家人反对,再者是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另外,部分学生认为到乡村工作没有发展前途。
家庭因素方面,只有8%的家庭很支持家里的学生前往乡村工作,12%的家庭很不愿意家里的学生到乡村工作。19%的家庭很希望学生能够在家附近工作,37%的家庭较希望学生可就近工作。由于当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远高于从前,因此,大多数家庭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和生活。
学校因素方面,4.71%的学生认为学校并未积极引导学生到乡村工作,29.20%的学生认为学校有积极引导他们到乡村工作,6.78%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积极引导他们到乡村工作。38.64%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他们有较多接触基层的实践机会,31.57%的学生认为他们没有。37.17%的学生认为学校为他们到乡村基层就业针对性地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咨询,24.48%的学生认为学校为其提供的指导和咨询较少。这和学校对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学生的自身参与积极性有关。
政府因素,10.02%的学生对现在政府支持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较多,62.25%的学生不怎么了解。只有7.58%的学生对农村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较了解,66.44%的学生不太了解。这与学生对国家和乡村的关心程度、政府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的宣传有较大关系。在知晓政府对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支持力度后,53.39%的学生较满意,38.06%的学生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宣传力度,促进政策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乡村工作,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 结语
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就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通过政府、高校、家庭与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到乡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