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源性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2018-02-10张梦莹刘汉楚

关键词:西地那非米力农一氧化氮

张梦莹,刘汉楚

(1.江汉大学 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2.武汉儿童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以肺血管阻力增高、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低氧血症为特征,可危及患儿生命,发生率为1/1 000~1/500,病死率高达50%[1]。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外源性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NO)疗法治疗PPHN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证实,iNO疗法及iNO疗法联合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物可显著提高PPHN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肺动脉高压体征,且起效迅速,安全性较好。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

1 PPHN概述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症之一,其诊断、治疗以及护理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48~72 h肺动脉压力即出现生理性下降[2],若此过程发生障碍,则会导致肺动脉高压,使本该关闭的卵圆孔和/或动脉导管重新开放,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例如新生儿持续性缺氧和发绀、严重的低氧血症,甚至呼吸窘迫等[3-6],随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PPHN临床诊断标准为[7]:①青紫,呼吸困难与低氧血症的程度不相平行;②右侧桡动脉(动脉导管开口前)与股动脉(动脉导管开口后)血氧分压差>15~20 mmHg(1 mmHg=0.133 kPa),或血氧饱和度差>10%;③超声心动图显示卵圆孔处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三尖瓣反流和/或肺动脉收缩压 >30 mmHg(4.0 kPa)或肺动脉平均压 >20 mmHg(2.67 kPa)。

2 一氧化氮治疗PPHN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目前公认的动物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在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中产生,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1992年Kinsella首次成功应用iNO疗法治疗PPHN,给PPHN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并且,1999年FDA批准iNO作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用药[8]。iNO可使肺血管舒张,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而对体循环压力无影响,达到治疗效果。iNO是目前唯一具有选择性治疗PPHN的药物。关于其吸入风险及吸入浓度尚存在较多争议,国内外目前仍无统一定论。

MCNAMARA等[9]研究证实,NO吸入疗法能迅速降低肺动脉压力,但是对于NO吸入治疗浓度尚缺乏明确使用剂量标准。可以肯定的是,iNO是目前唯一通过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对足月儿和近足月儿(胎龄>34周)PPHN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肺血管扩张剂,并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体外膜肺的使用[10]。王伟等[11]认为,NO吸入治疗效果与吸入浓度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GONZALEA等[12]研究认为,低浓度与高浓度相比,动脉氧分压升高和氧合指数降低无显著差异,且低浓度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刘学丹等[13]通过对比吸入不同浓度NO对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表明高、低浓度组患儿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浓度吸入组PT、APTT显著高于低浓度吸入组,与燕超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NO可能破坏内源性凝血因子,进而影响PT及APTT,因此推荐尽量使用低浓度NO治疗PPHN;TANRIVERDI等[15]研究认为,PPHN可干扰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而外源性NO吸入可能加重这一现象。部分学者认为,NO吸入治疗可能形成NO2,诱发出血、肺水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pH反弹等并发症,因此在应用iNO治疗PPHN时应预防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16-17]。如何安全、高效地运用NO吸入治疗PPHN仍然是临床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临床上PPHN时需接受iNO治疗的用法为[7]:常用初始剂量是20 ppm(1 ppm=1 mg/L,NO气体体积占总气体体积比例,×10-6);如氧合稳定,可在12~24 h后逐渐降为5~6 ppm维持;一般1~5 d不等。iNO应用后氧合改善,PaO2/FiO2较基础值增加>20 mmHg提示治疗有效;iNO的撤离:当氧合改善,PaO2维持在≥60 mmHg(SaO2≥0.90)并持续超过60 min,可通过每4 h降低5 ppm;在已达5 ppm时,每2~4 h降低1 ppm;为减少iNO停用后的反跳,可降至1 ppm再撤离,应持续监测吸入NO和NO2的浓度,间歇测定血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可在应用后2 h和8 h分别测定1次,然后每天1次,如开始数天的高铁血红蛋白浓度<2%,且iNO<20 ppm,可停止检测。

3 iNO联合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治疗PPHN

尽管iNO疗法是目前唯一具有选择性治疗PPHN的药物,但临床上尚有PPHN患儿对iNO无反应,根据PPHN的发病机理,研究发现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同样具有血管舒张、降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并对iNO无反应患儿有一定疗效。目前,临床应用及研究较多的有西地那非、米力农、伊洛前列素、波生坦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iNO联合应用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治疗PPHN,并取得显著疗效。

3.1 i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

西地那非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通过抑制环磷酸鸟苷的降解,提高一氧化氮在肺组织中的含量,从而达到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降低肺血管阻力的生理作用。常用口服0.5~1.0 mg/次,每6 h 1次。吴耀勋[18]将12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组(观察组)和西地那非组(对照组),观察组治疗3 d后的PaO2和SaO2值高于对照组,且PaCO2和PAP值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一氧化氮吸入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较单用西地那非治疗疗效更显著,与王乐男等[19]和AL等[20]结论一致。并且KOVACIKOVA等[21]研究报道,西地那非对于停用iNO后出现的反跳性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疗效。目前西地那非有静脉、口服、雾化3种给药方法,但给药剂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iNO联合米力农治疗PPHN

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3抑制剂,研究报道其与iNO有协同作用[22],是通过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产生,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和阻力,达到治疗效果。MCNAMARA等[23]和TZIALLA等[24]小样本病例报告称联合静脉应用米力农对iNO治疗无明显效果的PPHN患儿有一定疗效。但是,有关米力农治疗PPH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需临床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25-26]。值得注意的是,静脉应用米力农有导致低血压的风险,雾化吸入米力农可规避这一风险,而不影响其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使用剂量为:负荷量50~75 μg/(kg·min)静脉滴注30~60 min,随即给予0.50~0.75 μg/(kg·min)维持;有体循环低血压时不用负荷量。对于<30周的早产儿负荷量135 μg/kg静脉滴注3 h,随即给以0.2 μg/(kg·min)维持。因其是非选择性血管扩张剂,有体循环低血压可能;在负荷量前通过给予容量,如生理盐水10 mL/kg可减少低血压不良反应[27]。

3.3 iNO联合伊洛前列素治疗PPHN

伊洛前列素是一种依前列醇类似物,其与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环磷酸腺苷,进而诱导血管平滑肌舒张,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刺激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从而达到降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临床研究证实,静脉及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PPHN有一定疗效,葛振香等[28]研究证实伊洛前列素联合iNO治疗PPHN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但有关其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证实。常用伊诺前列素雾化吸入1~2 μg/kg,每2~4 h 1次,吸入时间10~15 min。

3.4 iNO联合内皮素受体治疗PPHN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波生坦,可阻断内皮素A和内皮素B的作用,达到扩张血管,进而降低肺血管阻力,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波生坦可作为iNO治疗PPHN的辅助治疗[29]。口服应用剂量为每次1~2 mg/kg,每天2次。波生坦治疗PPHN的优势是其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长期的心肺功能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见,偶有肝酶升高[30]。

4 问题与展望

外源性NO吸入疗法、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以及iNO联合应用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物可显著提高PPHN的治疗效果,较快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及青紫等情况。但是,关于药物不良反应及远期预后方面仍未明确。研究表明,低浓度吸入NO较高浓度吸入更加安全而不降低疗效。而不同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各有其针对性,且可能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目前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证实雾化吸入米力农可规避静脉应用导致的低血压风险,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改变药物的给药方式,对于减少PPHN治疗的不良反应是否有帮助?是否会影响药物疗效?能否改善PPHN的远期预后?这些均有待我们进行大量的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及随访观察加以探讨及证实。明确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给药剂量和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治疗PPHN并规避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预后。随着对PPHN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以及新技术、新治疗方法、新药品的不断研发,相信不久PPHN的治疗将取得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米力农一氧化氮
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米力农及左西孟旦应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测定的意义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