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致反复发作左下肢蜂窝组织炎1例

2018-02-10李嘉颖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弥漫性蜂窝单侧

李嘉颖,牛 原

(四川省军区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四川 成都 610015)

突发单侧肢体肿胀疼痛最常见原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老年发病率更高。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也是其常见病因。若突发单侧下肢的红肿疼痛,应首先考虑DVT,其次考虑其他病因。本例2017年4—9月单侧肢体肿胀疼痛发作3次,考虑是糖尿病并发症所致,病情呈反复性、复杂性。因较少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90岁,离休干部。因下肢发热伴肿胀疼痛2 d,加重1 d,于2017年9月入住原成都军区陆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入院前在家自行用云南白药膏外敷患处1 d,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该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15年。实验室检查显示:空腹血糖(FBS)7.1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70%,白细胞计数12.51×109/L,红细胞计数6.34×1012/L,中性粒细胞比率78.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9.8×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1×109/L;B型尿钠肽138.570 pg/mL;降钙素原2.30 ng/mL;生化:Cl-98.77 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62.70 mL/min,脂蛋白(a)342.30 mg/L,超敏C-反应蛋白61.30 mg/L;血沉、凝血均未见异常。体格检查:见左小腿伸侧皮肤红肿,面积约6 cm×7 cm,未见破溃、渗液。双下肢对比,左侧较右侧腿围周径增粗大约2 mm。触之左侧皮温较高,皮色发红、发亮,压之凹陷明显。CDFI显示:左下肢各血管血流参数正常,未见明显异常。B超显示:左下肢软组织弥漫性渗出、水肿,胫前伸侧肌肉水肿伴皮下浅静脉扩张。临床诊断:(1) 2型糖尿病;(2)左下肢蜂窝组织炎。给予口服安立泽(沙格列汀片)5 mg/次,1次/d;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倍顺)0.5 g/次,2次/d;三七通舒胶囊,2粒/次,3次/d;益坦(泰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5 g/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2次/d,抗感染。入院治疗3 d后,患者症状减轻,患肢皮温下降,病区面积局限,触痛减轻,17 d后出院。

单侧肢体突发肿胀疼痛一般首先考虑是DVT,而本例考虑是2型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其理由是患肢软组织内弥漫性微出血(微血肿),胫前伸侧肌群出现蜂窝样炎性改变,这与长期糖尿病导致微血管损害有关,云南白药膏药刺激诱发症状加剧。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波动较大,直接刺激相关肌群的微血管病理性损害,导致肌肉间神经、血管营养代谢障碍,微血管弥漫性渗出水肿,肌间压力增大引发疼痛,激发大量炎性分泌物聚集,该病征支持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基于以上认识,结合糖尿病史,排除DVT可能,考虑糖尿病并发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治疗原则是控制血糖,防止血糖波动较大、防止微血管损害,给予活血化瘀口服药物治疗,对症处理抗感染止痛,减轻水肿。该病例提示,控制好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并不一定呈正相关,血糖的巨大波动(该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超标较多,反映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可能诱发较早出现并发症,也是潜在的致病因素。平稳降糖,积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来说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弥漫性蜂窝单侧
蜂窝结构X射线成像仿真研究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蜂窝住宅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蜂窝”住进轮胎里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