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布一季度市场运行情况:农产品市场总体稳定 化肥价格已在企稳
2018-02-10
本报讯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介绍2018年第一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唐珂介绍,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9.50,同比高 2.03个点。从“200指数”运行情况来看,稻谷、小麦、玉米和食用油等大宗粮油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近期,国家下调了2018年早籼稻、中晚籼稻以及粳稻最低收购价。唐珂表示,此次下调的幅度是近年来比较大的,要辩证地看。一方面,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框架依然保留,2018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给种粮农民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适当的价格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预计随着我国稻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优质优价的实现,种粮农民将获得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增收。唐珂指出,在价格水平下调的同时,国家将配套建立稻谷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支持保护政策,尽量弥补农民因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损失。
今年春节之后,受加工企业恢复生产、市场优质粮源偏紧的影响,我国玉米价格上涨明显。唐珂指出,虽然去年年底以来,玉米价格依然上涨,但我国玉米库存还是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供大于需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他表示,4月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补贴,大豆的补贴标准高于玉米,目的就是鼓励各个省区将补贴资金向玉米、大豆的优势产区集中,引导非优势产区继续调减玉米,这个政策导向还是很明确的。
由于去年的新季大豆产量增加较多,东北主产区大豆收购价稳中偏弱。唐珂表示,国产大豆近期受利好因素的影响,市场有所回暖。今年春节之后,国家储备大豆收购价为每吨3600元,较之前上调了50-80元/吨,带动大豆价格小幅回升。3月份,黑龙江、吉林分别发布了大豆加工企业收购加工补贴政策,对大豆价格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2017年秋收以来,玉米收购价格持续走高,种植收益比上年明显改善,东北部分产区反映农民种大豆收益不如玉米,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唐珂分析认为,今年有利于大豆生产的因素不少:一是东北地区粮豆轮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二是东北地区今年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标准将高于玉米。政策的导向很明确,鼓励大豆生产向优势区集中,预计大豆的播种面积还将保持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建议豆农密切关注大豆的供需基本面变化和政策的含金量,算好大豆成本收益账,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化肥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自2017年9月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企业开工率不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化肥价格持续走高。唐珂介绍,由于我国化肥的产能整体仍然呈过剩的状态,加之国产化肥出口量大幅减少,2018年初,尿素等主要化肥品种的价格已经开始企稳。据监测,3月份的国产尿素、磷酸二氨、氯化钾和复合肥出厂均价分别为每吨1920元、2700元、2200元和2500元,环比基本持平。
当前正值农业用肥旺季,预计后期化肥零售价将季节性小幅上涨。但由于整体供给充足,预计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加强市场信息的监测和发布,做好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保障春耕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