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2018-02-10

中国农资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钾盐供销钾肥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 宋璇涛: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优势带动小农户发展

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宋璇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供销合作社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支持和鼓励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把分散的小农经济向有组织的、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过渡,推进家庭联产承包条件下小农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社会化。

宋璇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才能使农民尽快安全、顺利地进入国内外市场,并能够有效地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实施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而当前影响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大因素是小农生产的无组织化。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证明,农民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组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发挥供销合作社的这一独特优势。

宋璇涛指出,从综合改革以来的实践可以看出,供销合作社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综合服务平台。在乡村振兴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基础和经营服务优势,支持和推动供销合作社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产业化体系。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推广普及庄稼医院等农技服务;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资经营中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农资储备库、配送中心和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优势,保障农资供应,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对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宋璇涛指出,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通过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要顺应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传统流通网络的现代化改造,构建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为农服务网络,搭建共建共享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和有效载体,满足农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合作与服务的现实需求;要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经验,实现农业增效;要推进多方协同的合作体系建设,成立土地和农村资产交易中心、合作金融服务中心等新型服务主体,打造立体、多元、高效的产业化服务平台;要发挥供销合作社等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优势,解决乡村治理中缺失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托幼养老、初级医疗等公共服务职能,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 杨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其核心是为了农民,更需要依靠农民。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供销合作社应从社会化服务层面着手,积极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

杨汭表示,各地要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全方位、多样化培训需求。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教育多以生产技术为主,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民更加需要加工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律等专业性培训和综合服务。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单一的“黑板式”教学,而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充分运用当前移动互联、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菜单式”教学实训和创新创业孵化,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全程化教育培训,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杨汭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一直担任着农民职业教育的主角,市场化的培训机制发展不够充分。今后,在发挥好政府引领作用的同时,要注重统筹利用涉农单位、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培训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培训服务体系,真正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供销合作社系统在乡村振兴中,应围绕小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从社会化服务层面着手,加强职业院校、社有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多元合作,积极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办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以市场化手段与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和成长共同体,构建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职业农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

杨汭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留住和吸引各类人才,形成良好的农村人才生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做好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升,鼓励和支持年轻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更要做好增量文章,放开眼界广纳各方人才,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外出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以及企业家、科技人才等返乡下乡,带动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向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注重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研究制定让人才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自主择业的配套政策,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 杨建平: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解决我国“缺钾”问题

我国农业发展对钾肥的需求量巨大,但国内钾盐资源储量少、品位低是业内众知的事实。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建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统筹解决我国“缺钾”问题提交了提案。

杨建平表示,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耕地缺钾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并危及粮食安全以及农民利益。近年来,我国钾肥产量增长迅速,青海、新疆地区每年的钾肥产量已增长至约960万吨。据预测,国内现有钾盐资源仅能经济开采20多年。为了保证钾肥长期稳定供应,我国提出了钾肥供给“三三制”策略,即国产、进口、境外基地各占1/3,鼓励中国企业以加拿大、老挝和刚果为重点区域,“走出去”开展境外钾盐资源勘探和开发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在老挝、加拿大、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不同程度参与钾盐矿开发和组织钾肥生产,但缺乏统筹、力量分散,且受资金、技术、资源、投资环境等限制和影响,境外钾肥基地除在老挝规模化量产外,其他钾肥基地建设较为缓慢,发展速度远低于预期。为此,他建议:加强国内钾盐资源保护性开发;加大对“境外找钾”的战略统筹和引导扶持;提升我国在国际钾肥供应中的话语权,保障我国钾肥长期稳定供应和农业战略安全。

杨建平指出,从国内来看,应实施控制性开发,合理规划国内钾肥产能,整合钾矿资源,减少野蛮开采,以延长钾盐资源可采期限,实现开发、生产的可持续。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加强生产管理,提高钾盐资源开采加工效率,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降低资源消耗,并加强对低品位、难开采钾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国外来看,加快境外钾肥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是统筹解决我国“缺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能建成700万吨以上的境外钾肥产能,将使我国未来钾肥供应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绝对短缺变为相对平衡,增强我国在国际钾肥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建议,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统筹规划、有序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境外钾盐开发。一是优先支持有行业、产业和技术背景的大型企业“走出去”,确立大型企业“境外找钾”的主导地位。二是要在国家主管部门的统筹下,抱团出海,避免抢资源时竞相抬价,出产品后又竞相杀价,恶性竞争。三是对于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工艺、技术等建设条件成熟的境外钾盐项目,在财政资金、融资、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尽早投产见效,解救我国钾肥供应的困局。

猜你喜欢

钾盐供销钾肥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钾肥迎来零关税
众德集团:联手德国钾盐 共拓镁肥市场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
燃气供销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