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2018-02-10易翠兰郭剑影
刘 莉, 易翠兰, 郭剑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 广西 梧州, 543002)
分娩是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而分娩疼痛贯穿整个分娩过程,产妇痛感十分强烈,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或截指疼痛程度相当[1]。随着医学的进步,在分娩时给予科学的分娩镇痛,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了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而非药物性镇痛因为更侧重于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并且对胎儿的影响低于药物性镇痛,所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常用镇痛技术。为了更好的开展非药物分娩镇痛,本文对疼痛产生的原理、非药物分娩镇痛的意义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 分娩疼痛的产生原理
分娩疼痛主要通过以下3方面表现出来:①由于子宫体肌肉收缩、子宫下段和宫颈扩张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传至大脑,刺激生殖道神经末梢,形成神经冲动,引起疼痛感觉。另外子宫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增加了致痛物质释放,引起疼痛感觉。②胎儿通过产道娩出挤压会阴,使阴道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刺激骶丛神经传递至脊髓,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③由于过度疼痛、产妇的痛阈和分娩次数等因素,使得与疼痛相关的物质浓度增高,更加剧了疼痛的体现。
2 非药物分娩镇痛的意义
分娩疼痛能够显著增强产妇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产妇全身激素水平平衡。宫缩过程中过度通气,可能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和氧合血红蛋白曲线左移,导致对胎儿的氧输送减少[2]。分娩镇痛中的镇痛药与麻醉药都具有中枢抑制的作用,而非药物分娩镇痛疗法通过对产妇的心理调节,在心理暗示、条件反射、转移注意力等方面帮助产妇顺利渡过分娩过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非药物分娩镇痛的意义在于以保证母亲和胎儿安全为前提,减少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正确使用非药物镇痛法可使神经肌肉放松,同时转移孕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减轻产痛。
3 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
3.1 穴位按摩疗法
临床上选用合谷、内关、三阴交、太冲、中极、关元、十七椎、次髎穴等,对三阴交穴以及合谷穴进行穴位按摩可达到缓解分娩疼痛的目的。李野等[3]研究按摩阿是穴可以提高止痛效果,按摩阿是穴是以产妇感到舒适为度目的,以病痛局部缓解点和压痛点为腧穴,无固定名称与位置的经络穴位按摩手法,对产妇腰骶部、背部进行按摩,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疼痛,加以环跳穴为中心在臀部环形按摩[4]。肩井穴、三阴交、合谷、独阴穴、至阴穴在产妇宫缩时按摩穴位,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之功效,对三阴交穴以及合谷穴进行穴位按摩,可达到缓解分娩疼痛的目的[5]。
3.2 皮内水针注射镇痛法
产妇临产后第1产程的疼痛主要来自宫体部的收缩和子宫下段的扩张,近半数孕产妇以腰疼为主要表现,有时伴有髂部和骶部放射痛。水针止痛的原理可能与刺激体内释放有阵痛作用的中枢神经递质β-内啡呔有关,另外水针为无菌注射用水,渗透性小,弥散慢,注入腰部可引起机械强刺激及压迫作用, 阻断部分神经传导, 产生镇痛作用[6]。具体操作方法为:选择宫口开大3 cm时,在第5腰椎棘突处划一纵线,左右旁开2 cm,以此为注射点,也可由此向下2 cm,共4个点,每点皮内注射无菌注射用水0.5 mL,形成1.5 cm皮丘。宋淑钦等[7]报道水针减痛不仅不影响产程的进展,而且能有效解除产妇紧张情绪,对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妇产后出血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且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掌握,适合基层医院。
3.3 心理支持疗法
3.3.1 肌肉松弛联合音乐疗法: 松弛疗法是在专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让患者骨骼肌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患者可自行控制的全身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运用松弛疗法帮助孕产妇创造一个想象自己顺利分娩的过程,再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发挥音乐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效应,使产妇经历音乐体验得到舒适、安全及鼓舞[8]。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指导产妇呼吸冥想法训练,在宫缩时想象呼吸气息如波浪般深沉,作为放松反映的信号,持续整个产程,让产妇肌肉张力减小,以减少肌肉对神经末梢的压力,改善肌肉组织缺氧症状,减轻疼痛[9]。梁少清[10]报道应用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焦虑,缓解疼痛,增强意志力,促进自然分娩。何慧新[11]研究通过对分娩产妇使用松弛疗法,能够减少宫缩疼痛对产妇的应激和分娩过程中的子宫缺氧状态,促使宫口持续扩张,缩短产程及减少出血,有效降低了胎儿缺氧、产后出血等并发生风险。
3.3.2 拉玛泽分娩减痛法: 拉玛泽分娩减痛的训练重点集中在特定的呼吸模式上[12],包含多种呼吸方法训练。产妇产前接受分娩相关知识培训,进行拉玛泽法视频教育,包括体操运动。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及家属各种用各种呼吸技巧,包括廓清式呼吸、咽式表浅呼吸、喘息呼吸、宫口近开全时的呼吸法和第2产程呼吸法等[13]。王莉[14]研究认为拉玛泽分娩法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疼痛感,缩短第1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
3.3.3 导乐陪伴分娩: 导乐最早出现在美国,是将富有奉献精神和有生育经历、接生经验的女性称为“导乐”,专司全程陪伴、指导产妇,使其顺利自然的分娩[15-16]。我国的导乐式陪伴分娩是由一名有生育经验的助产士,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担任全程陪伴,必须责任心强且经验丰富,熟练运用心理疗法等,在生理、心理以及情感上给予鼓励,从而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导乐分娩时“导乐”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产妇心理安慰,同时指导家属陪伴给予产妇更多的情感支持[17]。助产士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沟通,既密切了护患关系,又使孕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这种全程陪产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保障母婴健康的有效措施。
3.4 水中分娩镇痛
水中分娩由法国的Embry在1805年首次使用。进入第2产程后,产妇腹部以下浸没入温暖的水中,在水中产妇可以采取不同的姿势,也可翻身和休息,利用水温和水的浮力、静水压,对产妇腰背部肌肉起到按摩作用,使产妇子宫血管扩张,子宫血流灌注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减少,有利于减轻宫缩疼痛,使产妇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18]。在水中产妇可以轻松采取自由体位,如蹲位、仰卧、半卧位,胎儿更易通过产道,而且产妇在水中有失重的感觉,肌肉不需要支撑身体而放松,促使宫颈扩张。研究[19]表明,通过水中分娩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软产道损伤,减少产妇人工镇静和催产素的干预,促进产后恢复。还有研究[20]报道,多数产妇入水后宫缩频率与入水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产痛及腰骶部酸痛得到有效缓解,而产妇腰背部肌肉放松,也有利于疼痛的减轻。
3.5 自由体位
产程中应用运动和改变体位是WHO在1996年出版的《正常分娩临床实用指南》中提到的,自由体位包括产妇在产程开始就选择坐、跪、立、趴、卧、蹲以及走等体位分娩,自主选择感到舒适的体位,而不是强迫的体位(仰卧位和侧卧位)等待分娩,能够使产妇被尊重,从而有效促进分娩顺利完成。站立位是让产妇站在床尾,双腿略微张开,双手扶床尾护栏,身体保持前倾,也可同时左右晃动臀部,蹲位有效利用重力优势作用,两脚平放地面,并向两侧分开蹲下;跪位是产妇双膝跪在地板或床上,前倾趴在床背,椅背为趴位。蹲位、站位、跪位等垂直体位可校正胎轴,使其与骨盆出口一致。在产程转为活跃期时,可以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如站、坐和蹲等体位来纠正枕后位等不良胎位,使产程缩短,并对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利用坐式体位与日常排便体位相类似,第2产程可采用半坐位分娩,产妇感觉舒适即可,就坐于坐式产床或在特制产凳上,指导产妇在宫缩时进行屏气用力。半坐位与普遍采用的分娩体位仰卧位不同在于,通过惯性的条件反射,可以对屏气用力技巧更好的掌握,从而使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产妇能够更加舒适[21]。祁志宇等[22]研究发现自由体位分娩可减轻因分娩所伴有的产痛,以及产后会阴部及腰骶部的疼痛程度,增加产妇的舒适满意度。
3.6 导乐分娩球
分娩球是一个理疗球,在国内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已有应用,它可以持续地活动产妇的身体,帮助产妇在孕期运动和放松,增加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促使骨盆出口前后径加大。在宫缩间歇期,指导产妇坐靠在富有弹性的分娩球上,达到按摩、放松盆底肌肉,缓解会阴神经的疼痛的目的[23]。具体方法为产妇在宫缩活跃期跪趴在分娩球上,左右摇摆骨盆,幅度约15 cm[24],也可环抱分娩球使球体与初产妇中下腹部密切接触。产妇坐在分娩球上,保持上身前倾,在第2产程中在分娩辅助下采取蹲坐姿势,可加宽骨盆的直径,促进胎儿下降。张蕾等[25]研究显示,使用分娩球的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分娩球能够提高产妇舒适度和分娩自信心,使产妇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正性分娩体验[26]。
3.7 芳香按摩疗法
芳香按摩疗法利用精油能够快速渗入真皮深处,达到消炎杀菌、促进修复的目的,同时大脑也被芳香唤醒和镇定,从而放松身体、舒缓压力、平衡人体内外环境。产妇临产后,取产妇喜爱并对产妇及胎儿无害的香薰精油及基础油(葡萄籽油、甜杏仁油、橄榄油),按精油1%、基础油99%的比例调配好精油,于双手掌心搓匀加以温热,在产妇感宫缩疼痛时进行按摩,依次采用推、揉、按手法从上至下操作至骶尾部按摩的程序为:腰背部-肩、颈-臀部-手、手指,随着宫缩反复往返循环按摩至分娩[27]。相关研究[28]报道选用薰衣草、大马士革玫瑰等具有放松神经、催眠、抗焦虑、镇静的精油,通过吸入、辅以穴位按摩方式进行芳香治疗,产妇疼痛明显减轻,只有1例存在重度疼痛与中度焦虑。
4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的联合使用将逐渐成为分娩镇痛的趋势。近年来,导乐陪伴分娩、拉玛泽分娩减痛法、自由体位、导乐分娩球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发展迅速,芳香按摩疗法、水中分娩镇痛等镇痛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在分娩过程中,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提供科学的促进产程的生理调节技术,可增强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力,但镇痛效果和起效时间受产妇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疼痛阈值等的影响而存在个体的差异。在对非药物分娩镇痛的研究中发现,临床上存在评价方法上的缺陷,研究结果可信度低,因此要加强产妇心理调节,更加重视产妇心理变化以及疼痛的评估,提供分娩知识,研究合理有效的统计方法,从而促进非药物镇痛方法在产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