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8-02-10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生探究

(甘肃省永昌县新城子中学)

自主探究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知识,提升各项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的知识以及经验,加工以及理解新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知的构建。所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实施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目前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使得课堂教学较为乏味、枯燥,降低了学生对应用题学习兴趣。(2)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数学思维。(3)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采用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以及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改善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加强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该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辅导作用,能够为学生留下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教学方式是影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意志还不够坚定,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教师让学生解答应用题:开心商店新进680张《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卡片,上午一共卖出了50张,下午一共卖出了150张,问还剩多少张没有卖出?,之后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商店老板不知道如何才能算清这笔帐,你能帮他算出来吗?”这道题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非常的感兴趣,此时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讨论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使得学生自主探究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快速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算式。

2.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提升自主探究学习效果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能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认真审题,深入分析应用题中隐藏的条件,正确列出数量关系。在解答应用题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明确应用题的类型;第二,明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第三,确定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以及最后需要解答的问题,一般要从问题入手,利用已有的知识,构建数量关系;第四,求总量的应用题,一般采用算术方法解答,求分量的应用题,一般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在学生自主探究应用题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传授一些解答技巧或者思路,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加有效。

例如,在学习“平均问题应用题”时,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之前,为学生传授一些有关“平均应用题”的答题技巧,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合理的解答问题,以此提高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效果。解答“平均问题”应用题时,利用关系式:单量=总量÷数量,解答时,寻找字眼“多少”或“几”字眼,将其后面的数量作为被除数,同时寻找“每”或“一”的字眼,将其后面的数量作为除数。之后教师让学生解答应用题:80量汽车运煤400吨,每量汽车可以运多少吨煤?800吨煤需要用几辆汽车?在分析这道题时,学生就可以按照教师传授的解答方法,找出题目中的“多少”“几”“每”“一”等字眼,学生很快就列出了式子,得出了最终答案,大大提高了应用题的解题效率。

3.教师加强自主探究管理,加强对学生指导评价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自主探究意识较弱,在实际自主探究过程中,一些小学生比较贪玩,如果教师不加以监督管理,就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不利于自主探究模式的顺利实施。同时,一些小学生在碰到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时,容易打退堂鼓,直接放弃探究,所以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对难题进行深入探究。在解答难题后,会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几何应用题”时,教师让学生解答应用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一共为20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在解答这道应用题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难点是这道题中的长和宽都没有给出,但是给出了长和宽的关系,所以解答思路就是根据题中给出的关系式,推导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在探究时,许多学生没有明确这一点,感觉这道题非常的难,但是当教师给出了这一思路,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而且解答出这道题后,可以看出来学生们都非常的高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4.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增强自主探究训练

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好奇敏感。小学生对事物反应比较强烈,而且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2)自控能力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自控能力不足表现的较为明显,经常在课堂上有一些小动作。(3)好胜心强、韧性差。小学生一般都想要通过赢得他人来表现自己,但是也容易受挫。

例如,在学习“和倍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强的心理,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加强“和倍问题”的自主探究训练,教师让学生解答应用题:果园里苹果树和桃树一共420棵,桃树是苹果树的5倍,求苹果树和桃树各多少棵?教师将学生分为6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解答的最快、最准确,对于获胜的小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主探究学习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且还保证了解题的准确率。

三、总结

应用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应用题教学,改善传统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科学、合理的实施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以此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生探究
应用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