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发掘学生独特的个性艺术创造力

2018-02-10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创造力绘画美术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中心小学)

一、赏识

闲暇时,我总会阅读一些业务方面的书籍,某天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这就是“赏识”。而此时,我想到了我所任教的一年级的一个孩子。他是一个大部分老师都了解的非常淘气的孩子,在平常的小事中总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听课时小动作不断,影响别人耽误自己;绘画时随意而为,让你无法分辨他在画什么等等。但他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勇于表现,主动帮助别人。那么利用赏识这滴甘露,是否能滋润他,让他健康成长呢?我决定试一试。

这天我找到他,关切地问:“你很优秀,非常喜欢帮助别人,如果你能把平时帮助别人,表现不错的事情,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装饰我们的书画教室,那不就有更多的小朋友认识你,称赞你么?”他听后欣喜若狂,就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着手画画,用心就有成效。他的画不再乱柴一堆,毫无章法,而是主题突出,想法独特。因为那是他的空间,他的故事。他画太阳,画花草,画阳光下的小朋友,等等。渐渐的,他的绘画日记越来越多,不良习好越来越少,还时不时地到我的身边秀一下他的绘画日记,讲述一下他的英雄故事。此时,我想何不趁热打铁。于是,在评析作品时,我鼓励他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艺术见解,让他从别人的画中获得新的看法和认识。从几次绘画作品中,我也能够选出他的一些构思大胆、表现夸张的作品来了,这极大的增强了他的自信力。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们不光要关注点线面的塑造,还要关注不同孩子的艺术见解,从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画起,进而再来思考内容,构图,色彩等。因为“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不要再一笔一笔的教画,真正形成每个学生的独创性!

二、激趣

这是一个所有老师都会用到的教学手段,那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利用它,达到发掘学生独特的个性艺术创造力呢?在《下雨了》一课中,它帮助了我。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了各种雨景录像,耳听了各种风雨雷电的录音,积极的设置发散思维的情景。接着,我让孩子们表现了他们在雨中的行为状态,并把当时的心理感受与大家探讨,鼓励他们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画他人所未画。由于个体的差异,于是作画时就出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但却很真实的流露在画面中。比如,有的表现在野外,大雨瓢泼,鸟儿低飞,乌云密布;有的表现城市公路,拥堵的人群,撩起水花的汽车;有的表现在海上,巨浪翻滚,电闪雷鸣;有的画面竟是一片漆黑,只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和瑟瑟发抖的身躯……有的把雨点画的人眼一样大,有的又像纤纤发丝,还有的雨点符号竟让人浮想联翩。这么丰富的艺术作品我没有否认他们,因为这是他们各自不同的心理感受。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的事物各有其特点,人亦如此,不同个性的人发展潜能必然不同,这不就是他们独特的个性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么!

三、自由

在很多的美术课堂中,我们总是被各种框架无意识的限制,拉扯不开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最常见的造型.表现课中,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各种画笔塑造型,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也就忽略了课堂的自由性。那么,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我们是否也应关注美术用具的选择呢?是否也要改变认为画得好就是美术好,画得像就是艺术家的这些观点呢?根据这些,我决定贴近学生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

《出壳了》是一节典型的造型表现课,以往我总会千篇一律的让学生用画笔来画,现在我首先听取了孩子们的建议,改变传统设计,改为自由发挥,自由选择,自由创作。于是,课堂中五花八门,色彩斑斓,效果凸显。有的孩子用树叶和蛋壳表现小鸡出壳的温暖;有的孩子用刮画的方式表现孔雀出壳的靓丽……这些作品真是太有趣了!孩子们的潜能如此之大,让我大吃一惊,这不正是独特个性的完美体现么!

法国画家卡特·西新斯基曾说过:“现代艺术教育更注重让学生展示个性,学习创新。”只有我们美术老师在课堂中,真正地做一名农耕者,为每一个孩子选择一个生长的萝卜坑,搭建一个不同的个性艺术空间,我们的孩子就会给我们展示千千万万个具有不同个性创造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创造力绘画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