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询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18-02-10郑丽向小燕王兴志李春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循证脑出血

郑丽,向小燕,王兴志,李春梅

(解放军陆军第958医院急诊科,重庆 400000)

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危险大的特点[1]。并且一旦发病,其致死致残率也较高,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循证护理作为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针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变化上,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2]。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改良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方式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对象不患有其他的一些重大疾病,防止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循证护理方式[3]。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改良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方式,其主要护理方式如下:①增强循证护理。提高循证护理小组的学历水平,增设研究生以上学历水平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护理技能[4]。②心理调式。对恢复意识的患者进行心理调试,包括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对患者内心出现的焦虑及时进行疏导。③预见性护理。对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提前的应对措施和抢救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见性的评估[5]。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48.35±11.56)min,平均恢复时间为(13.8±5.5)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56.73±8.5)min,平均恢复时间为(21.5±6)天。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和恢复时间远远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平均为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19.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大,且不同患者在具体病情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并且在患者昏迷期间,自理能力较差,病情变化也会变快,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传统的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循证护理,但是在护理并发症这一方面仍存在不少的缺陷。针对于此,本文对改良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方式在临床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研究结果我们能够发现,通过改良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方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恢复时间,还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预见性循证脑出血
《循证护理》稿约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循证护理》稿约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