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纤支镜治疗的护理经验
2018-02-10王妙婷伍煦涛
王妙婷,伍煦涛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创骨靶向介入科,广东 佛山 52800)
临床上大面积烧伤患者多合并吸入性损伤,且具有高死亡率,针对此类患者早期多进行气管切开治疗,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促进气管内痰液的排出和损伤脱落气管粘膜的排出,但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会加重气管粘膜的受损情况,致使各种细菌的进入,加重患者的病情,基于此,临床上给予支纤镜治疗,但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应实施有效的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循证护理将2017年-2018年1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其纤支镜治疗护理,观察其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患者,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52.5±12.5)岁,瓦斯爆烧伤患者6例,汽油烧伤1例,电瓶车爆炸伤2例,火焰烧伤1例。其中男8例,女2例,烧伤面积最小为60%深二度,最大面积为95%,其中深二度65%,三度30%。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术前禁食4 h-6 h,根据患者胃排空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规划。(2)告知患者支纤镜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3)详细介绍支纤镜临床治疗方法和注意的事项,引导其了解到进行纤支镜治疗对后期恢复的重要性,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要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器械、物品等。(4)提前对纤支镜进行调试,且对手术室进行灭菌,使其处于一个无菌的状态,并对抢救所需的物品进行准备[1]。操作前详细评估患者意识、血压、生命体征变化。
1.2.2 术中护理 (1)卧位摆放:肩颈后仰,让患者颈部充分的暴露在空气中。气管切开口接呼吸麻醉机机械通气。(2)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补液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嘴唇、粘膜及肢端血运,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改变,发现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影响治疗效果[2]。
1.2.3 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对患者呼吸道内存在的异物及时进行清理,并确保呼吸机处于一个通畅的状态内,避免出现导管折叠等不良现象,其对于使用呼吸机出现抵抗情况的患者,及时给予痰液的清除。检查出现呼吸机抵抗原因,人机对抗严重者使用持续镇静药物,避免发生气切管道脱落、气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止血,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3]。(2)气道护理:气道有吸入性损伤者会发现粘膜脱落,气管切开后气切口暴露于空气中,需要定时雾化吸入及气道湿化,正确评估患者粘膜损伤情况,按需吸痰,选用合适管径的吸痰管,一般为气管套管管径的1/2。(3)心理护理:气切口患者丧失语言能力,要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评估患者目前心理情况,避免患者因为焦虑而导致脱管、气管切开口出血等并发症。(4)颈部创面护理:定时更换气管切开口的纱布,保持气管切开口干洁、干燥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创面的气管切开口使用含银离子、安尔碘纱敷料进行切口更换,每4小时更换敷料一次。无创面的伤口可使用油纱加干纱布覆盖切口,每8小时更换一次。(5)管道护理:每天使用75%酒精进行套管外壁清洗,一次性气管套管一般14 d更换一次,如发现管道堵塞,怀疑管道污染时随时更换。妥善固定气管套管,根据患者颈部水肿情况调整绑带的松紧度。
2 结果
2017年-2018年,烧伤面积从60%-95%大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支纤镜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有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气管切开口大出血。可见,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纤支镜治疗中实施早期干预后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和肺实质损伤,致使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应及时给予气管切开治疗,并使用纤支镜检查和灌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综上,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支纤镜联合治疗后护理效果显著,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