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思考
2018-02-10王彩珍
王彩珍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这部分也是很多学生的弱势所在。针对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水平较弱的普遍性,语文教师在作文环节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的乐观。那么针对这种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不断的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激发学生们对于写作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们写作积极性的提高,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存在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引导者,他们对于作文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对于作文的学习,所以,教师一旦对于作文的观念存在偏差,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学生们对于写作的积极性。教师的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师很多时候为了应付考试会急于求成,对于作文这部分的教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作文课之间并没有形成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各个阶段的作文教学也并没有形成一种逐步递增的关系,这就使得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混乱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在进行作文的过程中,也仅仅就是结合某个题目或者是某种主题结合教师的一点所谓的技巧进行写作,他并没有真正的对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性的提高和培养。
(2)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思想”肆虐成风,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作文技巧的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味地采用“高分策略”,也就是提倡学生们要在作文中增加亮点内容,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使得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华而不实,写出来的内容完全是技巧的拼接,而没有情感的表达,慢慢的,学生们就会失去对于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们对于作文的学习充满了功利性,从而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开始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尚且处于一个发展中的状态,那么这种情况在学生们的作文中主要表现在,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主体不够明确。我们常常看到在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中,会将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句式不同,或者是短语结构不同的句子或短语放在一起,使得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十分的混乱,同时,结构也不够清晰。甚至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会有不止一个主题,而这些主题似乎都是文章所要描写的主要内容。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使得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思维混乱,不知道文章在表达什么。
(2)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积累量毕竟是有限的,同时,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去积累,而语文是一个长期学习型的学科,它需要学生们进行不断的积累,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够写出更加流畅优美的文章。然而在初中学生们所呈现的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们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表达,很多时候可以说是词不达意,甚至表述方式是完全不正确的。这也就使得文章的整个结构整体的思路变得十分混乱,甚至有可能主题观点就是错误的。这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现象。
(3)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习的时间也就十分紧迫,学习紧张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就仅限于课堂上的时间,他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在课下付出时间去进行积累学习,而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性的学科,学生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然而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作文的学习热情并不大,他们的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限制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们处于一个快捷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对于作文来说,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就需要作文的主体不断的进行积累,通过自己亲身的体会,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们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得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
1.结合学习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随笔练习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随笔练习,作文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需要学生能够多练习多积累,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随笔练习,但是随笔练习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师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随笔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制定一些简单的计划。作文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写实,最为可贵的也就是写实,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写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以不要求学生用多么华丽的辞藻,只需要流畅地写出事情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足够了。
(2)第二阶段
经过了第一阶段的练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实能力,当看到或者是发生了某件事情之后,学生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升华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特定的任务,给学生一段文本,让学生利用规定的修辞手法,像拟人、比喻等方式,将文本内容进行升华。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锤炼能力,让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3)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引导学生写出有内涵的文章。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题目,就拿“我的家”为例,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描写出妈妈的爱,爸爸的爱,从家中发生的事情,来体现出亲情。
经过逐步的练习,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写作压力,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慢慢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2.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本来就是一个阅读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们讲解的内容极大部分是对一些阅读材料的赏析,而这些阅读材料中不仅仅包含了作者所描写的内容,更是可以延伸出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教材的编制往往是经过很多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的,选入其中的文章,往往都是具有其深入价值的,包括作者所描写的内容,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手法,作者描写事物的不同角度,都是值得学生深入地进行学习分析理解掌握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在课堂上拓展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善于在有限的文字内学到无限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文章中的“雪地捕鸟”片段描写得十分细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内容,进行仿写,写一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同时,对优秀作品的借鉴,可以有效的扩充学生的写作储备量,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延伸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开展第二课堂,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所谓的第二课堂也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都会有自己独有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帮助学生体验生活,让他们表达出自己最为真实的想法和内在情感,从而写出真正有灵魂的文章。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朱自清的《背影》、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这些课文之后,就可以给学生们安排一定的任务,让学生们以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人进行具体的创作,具体描写出自己印象较为深刻,感悟比较多的事情。通过这种引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兴趣,帮助学生表达出自己最为真实的情感。
4.引导学生通过仿写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普遍有一种“害怕”的心理,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心里惧怕,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怎么定主题,不知道怎么将自己掌握的案例,优美佳句放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其实单就这种现象来说,学生的这种心理就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质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语言技巧或者是写作方法。对于学生这部分的能力培养,教师就可以适当在课堂上拿出名人佳作,引领学生共同欣赏。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时,可以适当配以背景音乐和背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技巧,发现作者的一些较为新颖的语言运用技巧,然后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这些方面的探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感悟能力有限,毕竟他们的生活阅历很有限,鉴于这个因素,教师就可以适当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能够更加全面的归结出相应的写作技巧,情感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运用技巧能力等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跃起来。通过优秀作品赏析,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优秀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涵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行完这一阶段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仿照这篇文章的写作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仿写。要写自己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新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缺乏生活阅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处于一个发展中的状态,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不断的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