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华夏第一相”如何“富民安邦”

2018-02-09徐小婷

前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异国安邦富民

徐小婷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他辅佐齐桓公成为天下霸主,被后世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管子》一书,托名管仲,其实“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而是同时期齐国各学士共同完成的著作。

史载,齐威王时,齐已“最强于诸侯”。齐宣王凭借雄厚的国力,招徕异国学士来齐讲学。这些异国学者来自四面八方,带来了列国的学术与文化,也对齐国固有的思想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异国思想文化,齐国本土的学者需要弘扬本土的思想文化,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英雄管仲,共同创作了齐学的结晶——《管子》。他们一面收集、追记和整理管仲的遗说佚闻,一面又依托管仲之名并结合当时的现实来阐发他们自己的学术思想,由此形成了《管子》一书思想庞杂的特点。

读懂《管子》,需要从中找准主线。如果以“富民安邦”为主线来梳理《管子》,便可发现,“以民为本”是《管子》治国的出发点。“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如何“顺民心”首先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富民”,正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管仲提出了一系列强国富民的经济政策,如井田制、财税制等,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作用,尊重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社会地位。为了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管仲重视市场的设置建设,设置了工商管理机构,加强质量管理和商业道德建设,实行国家盐铁专卖制度,采取轻税措施,奖励商人,用宏观调控手段干预流通领域,加强对外贸易,从而使齐国的工商业繁荣发达,成为先秦时期最富庶的国家。

除了发展经济之外,《管子》认为法为“治国之道”。“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管子》强调,法令与礼义道德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提出“法出于礼”“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以法治国,德法并重,这是管仲区别于其他法家的鲜明之处。

如果说发展经济是“富民”的重要方法,依法治国是“安邦”的基本方略,那么《管子》提出的教育理念则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培养教育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管子》虽非管仲独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以管仲为代表的一代名士治国理政之思想, 在许多内容上,达到了同时代其他著作所未能企及的高度,今天读来依然受益匪淺。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异国安邦富民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安邦系
吴小晖被带走安邦概念股缩水614亿
让富民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看“土豪”安邦进击全球
异国新年前夜的奇葩传统
异国生日趣闻
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