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教子读书
2018-02-09
北宋大诗人苏轼小时候非常淘气,他只有在父亲监督着的时候才会读点书,父亲稍一不注意,他就会溜到外面去玩。怎样才能让这小子喜欢上读书呢?对此父亲苏洵可是愁坏了。
有一次,苏洵让苏轼在家好好读书,他去会见一个客人,但没想到他见完客人回来,书房里早就没了苏轼的影子。苏洵真想和别的父母一样,等他回来以后用棍棒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但他想了想还是改变了主意,苏洵觉得责罚打骂或许都只能让苏轼更加抗拒读书,与其打骂,不如在兴趣上加以引导。这样一想之后,苏洵就有了办法,他故意写了两句不完整的诗句,然后坐在花园里等,后来苏轼从外面回来了,苏洵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似的,对苏轼说:“儿子,父亲遇到困难了,你来帮我看看,这两句诗中间填什么字才好?”
苏轼见父亲并没追究他跑出去玩的事情,胆子也大了起来,他走过来一看,只见纸上写着“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几个字,苏轼想了想说:“父亲,前一句填‘摇,后一句填‘映,‘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这样好不好?”苏洵点了点头说:“不能说不好,但稍显一般。”
苏洵的这个话很有水平,既给了一定的认可和赞扬,但又表示出了一定的遗憾,苏轼听后顿时来了兴趣,他想了想又说:“有了,父亲,改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会不会好一点?”苏洵听后,用比刚才更大一些的力度点了点头说:“意思是出来了,不过用字仍未脱俗,也不是非常妙。”接着,苏洵摇摇头说:“唉,儿子,你能填出这几个字我已经很满意了,就凭你又怎么能填出真正让我满意的字呢?算了,我还是自己再想想吧!”
说完,苏洵就收拾起东西回房睡觉去了,但他留给苏轼那种赞扬中带着遗憾、否定中带着认可的口吻,却吊足了苏轼的胃口。当天晚上,苏轼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不断思索着那两句诗。第二天,天刚一亮,苏轼就跑到苏洵的房间里兴奋地说:“父亲,那两个字我想出来了,一个是‘扶字,一个是‘失字,‘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你觉得怎么样?”苏洵听后,不禁哈哈大笑着鼓起掌,说:“妙!这‘扶字不只写了杨柳柔弱的形态,还写出了轻风绵绵的情意;这‘失字更妙,寫出梅花、月色融在一起,没法分辨的情景,真是太妙了。真没看出来,我这成天只想着玩的儿子居然还有这能力!”
得到了父亲真心的夸奖,苏轼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从此他慢慢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把家里的书全读完以后,他又拜张易简为师继续学习,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代文豪。
【品古论今】
苏轼的成才与苏洵的“赞扬式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会拿“别人家孩子”与自己的小孩进行对比,还美其名曰“激励式教育”。殊不知,赞美才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有些家长只是把赞美的目光投给了别人,却吝啬于发现自己最亲的小孩身上的闪光点。苏洵找到了苏轼的闪光点,并不惜赞美之词地循循善诱,终养成苏轼的阅读习惯,后成一代大家。教育如此,为人处世又何尝不需要一些宽容的耐心和赞美的眼光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