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018-02-09范跃先
◆范跃先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中职教育是组成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中职的学生大多都十六七岁,这也是他们情感、价值、态度趋于成熟的关键时刻。但在实际中,中职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认识还存留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发展。所以,中职教育应当寻求其他的教育手段来帮助德育教育的有效完成。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值得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文学、音乐、艺术等具有优秀教化功能的,有着深厚传播价值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结合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精髓,是整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到社会体系的构建中,能够对其发展以及建设来起到重要的指向性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使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给这项工作带来多元化的组合形式,不仅能丰富学生内在感官,也是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品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先人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感悟与经验,其在德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拥有着种类繁琐的文化结构与形式。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在其教育的深层部位巩固德育教育的体系,同时也丰富了其发展路径。比如说,在传统教学理念下,中职德育教育都是探讨一些理论为主,同时这种教育都是固定在某一两门学科上。这种理论且单调的教育形式,不仅不能提高中职学生德育的教育质量,而且还让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都对中职德育教育产生了影响。通过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让中职的德育教学在课堂上显得更加的完整,不仅能打破这种局限性,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高,丰富他们自身的情感意识空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怀。
2.完善中职学生价值观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和了大量的对于价值的思想,这对于启迪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有着巨大的帮助。比如说,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能够让中职学生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完善他们对于自己、社会、国家的重要关系,促使他们在生活、在学习都有着正确的思想感悟。
3.推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就是促使学生成材,这一点在中职教学中尤为明显。因为中职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进入社会,开始社会人生的漫长旅程。而让学生成为“材”的关键,就是要推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掌握熟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与德行,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思想引导性的作用,同时由于优秀传统文化也涉及了多方面领域的知识,能够让中职学生在德育过程获得更多的有效学习途径,让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德育知识、专业水平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全方位的发展,这也为现代社会的前进构建了有效的基础。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应用的现状
优秀传统作为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文化资源,其在德育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还有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中职校园文化在实际构建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还只是存在于他们的可承接教育中,其与校园相关的实际文化构建中缺少一定的联系。将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中职校园构建中,也是有着一定的德育功效。其能够通过环境来影响学生自身的感官意识,然而在实际状况中,却缺少这样的联系。其二,中职缺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的构建。仅仅依靠语文教学与思政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中职学校缺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路径的再发展。这样就缺少了实际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力度。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想要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功效,就需要加强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课堂2.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在课堂中讲授课堂知识。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解惑,在学生讲授的知识点有纰漏时为学生补充订正。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并不是很强,因此老师也会分层次让学生来授课。刚开始时老师会将同学划为小组学习,让小组成员私下讨论如何在课堂中讲授知识,并且同学也能够听懂。在小组分工中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小组成员聚集一起分工。将要讲授的知识归纳为几个模块:时间、背景、经过、结果与影响。小组成员都得找自己负责的模块,在上课之前整合,并记录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堂中教师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同学来讲课,在讲述之后,老师根据学生所讲内容将存在的缺陷补充,最后为学生答疑解惑。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再只等待教师的授课,而是在自身努力下获得知识,同时也获得满足感。
3.翻转课堂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老师在课堂中随机抽问,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解释,这就促使学生私下钻研课本知识。老师在抽问时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判,并要求全部同学认真听同学讲述,然后指出错误点与遗漏点。如老师在讲授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这一章后,要求同学复习知识点。在下一次课堂中进行小组评判,也就是一个小组评判另一个小组的知识点。在周而复始中,学生就形成批判思想,遇到问题时懂得去评判与分析。
四、结语
翻转课堂是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运用使得历史课程教学方式变得丰富有趣,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度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也不断地被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潜能都被充分调动,并且教师传授的知识点也易于学生理解。另外学生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了老师授课的辛苦,这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因此这种方式对历史课程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