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师的开创性贡献探究
2018-02-09赵玉明
■ 赵玉明 冯 帆
以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个年头。在这一百年间,特别是自1949年以来的近70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由弱趋强,已经从单一的新闻专业发展出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和数字出版等二级学科在内的7个本科专业。全国681所高校中开设了1244个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点,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①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深度不断延展。截至2015年,我国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学校已超过100所,全国共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192个。②根据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的审核增列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通知,目前我国已有新闻传播学类博士教育点共计41家,其中包括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6家、新闻学二级博士点1家、新闻传播学交叉学科博士点1家、挂靠博士点13家。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至今,几代教师队伍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遗憾的是当前以新闻传播学教师群体为中心进行梳理考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1949年后我国创立新闻教育的第一代教师群体的研究则更是凤毛麟角。不久前笔者曾总结了以安岗、罗列、甘惜分、陈望道、王中、左荧、温济泽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新闻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③,但上述研究仅限于第一代新闻教师中的领军人物,未能扩展到整个群体。因此,笔者尝试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横向梳理我国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并着重分析其开创性贡献,以期能为我国百年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贡献微薄的力量。
一、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的构成
1949年后我国的新闻教育重新起步,一方面整顿改造原有的新闻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创建新的新闻教育体系。在此期间,原隶属国民党的南京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停办,同时对燕京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和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逐步加以改造。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上海的华东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专业(后改为新闻专业)。
与此同时,北京新闻学校、中央宣传干部训练班、中央马列主义学院(今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等在内的一批新型教育机构相继开办。其中,1949年10月成立的北京新闻学校是新闻总署直属的新闻学校,由时任署长范长江兼任校长。到1951年8月停办时,共培养学员500余人,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编辑记者及新闻教学研究人员。④中央宣传干部训练班于1951年10月利用北京新闻学校停办后的校舍举办,由胡乔木兼任总班主任,培训各地选调来的中共地县两级党委宣传部部长和部分分配到中央宣传部门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一些原燕京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毕业生。中央马列主义学院新闻班于1954年9月开班,主要培训各地省级党报编委以上工作人员和通讯社、广播电台工作人员,到1957年11月停办时共培养100多名新闻业务人员。⑤
在短期培训班的基础上,1949年后我国新创建的第一个大学新闻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于1955年4月成立。至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教育制度初步确立。⑥1958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人大新闻系,使得拥有学生总数达1000余人的新闻系成了当时人民大学最大的一个系,也是全国最大的新闻系。⑦北京广播学院则是在1959年,根据刘少奇同志1956年5月28日听取中央广播事业局负责人汇报时提出的开办大学培养广播干部的意见在原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和北京广播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的。开创了我国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先河。学院最初开设新闻系⑧、无线电系及外语系。
在1958年到1960年期间,全国范围内还有江西、江苏、陕西、浙江、甘肃、广东、山东、安徽、吉林、天津等地部分高校相继建立新闻系(专业)。但随着1961年到1963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的教育方针调整,这些系(专业)又纷纷停办。至“文革”前继续开办并一直招生的新闻教育单位主要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三家,它们是当时我国最重要的三个新闻教育基地。⑨也正因如此,1949年以后我国第一代新闻教师也基本是从这三所高校中产生。
1949年后的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构成特点。这种“三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闻教师的所在单位,基本是前文所述的三所高校。笔者在这里尝试总结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中的代表性人物,但由于材料有限,难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尚希识者补正。
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主要教师包括:首任系主任安岗、副系主任罗列(原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后为人大新闻系主任)、甘惜分(原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1954年起任教)、蒋荫恩(原燕京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教授,曾在北大任教)、张隆栋(原燕京大学新闻系代主任、讲师,曾在北大任教)、方汉奇(1953年到北大任教,1958年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合并到人民大学新闻系后来到人大)、秦珪(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曾在北大任教)、何梓华(1953年毕业于北大新闻专业,留校任教)、郑兴东(1953年毕业于复旦新闻系,曾在北大任教)、蓝鸿文(1956年起在人大任教)、胡文龙(1956年毕业于复旦新闻系,分配到人大新闻系任教)、王泰玄(1956年毕业于复旦新闻系,分配到人大新闻系任教)和林珊(1957年从山东大学调入)等。
2.复旦大学新闻系
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主要教师包括:陈望道(1941年起任新闻系代主任,1942年任系主任至1950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恽逸群(1950年至1952年任系主任)、余家宏(1950年起由华东新闻学院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王中(1952年至1957年任系主任,教授;1979年起再任系主任)、丁树奇(1957年至1960年先后为代主任、主任)、伍必熙、吕梁、李龙牧、徐震(1952年复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郑北渭(195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在复旦新闻系任教)、葛迟胤(1953年复旦新闻系毕业,留系任教)、夏鼎铭(1953年复旦新闻系毕业,留系任教)、林帆(195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到复旦中文系,后调到新闻系)、丁淦林(1955年复旦新闻系毕业,留系任教)、宁树藩(1955年起在复旦新闻系任教)、徐培汀(1955年起在复旦新闻系任教)和董荣华(1956年复旦新闻系毕业,留系任教)以及从民国时期就已开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赵敏恒、曹亨闻、舒宗侨和汪英宾等。
3.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主要教师包括:周新武(北京广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左荧(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康荫(新闻系副主任)、苑子煕(广播业务教研室主任)、温济泽(教师,中央广播局原副局长、副总编辑)和高而公(采访教研组组长)等。
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三分天下”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他们构成方式的不同。首先,根据1949年党和政府对新闻教育采取的整顿发展方针,部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党的新闻工作者被安排到新闻教育机构担任领导和教学任务。因此,三校中包括安岗、罗列、甘惜分、陈望道、王中、左荧和温济泽在内的大部分新闻教师都是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的老党员、老干部,来自党报、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老新闻工作者;其次,第一代新闻教师中也包括一些本时期大学毕业分配任教的新闻专业学生。其中代表人物包括方汉奇、何梓华、秦珪、郑兴东、徐震、丁淦林和宁树藩等;最后,一些旧新闻教育机构中原有的教师在参加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提高了认识后,重新回到了新闻教师队伍当中,这其中就包括蒋荫恩、张隆栋、赵敏恒、曹亨闻、舒宗侨和汪英宾等老教师和老报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新闻卷中作为“中国新闻界人物”的代表,收入了安岗、罗列、甘惜分、蒋荫恩、方汉奇、王中、恽逸群、赵敏恒、温济泽和高而公等人的简介。
二、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的开创性贡献
1954年,在总结5年来新闻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其中第五部分专门提出了“扩大现有的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数目,逐步地充实省(市)以上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期刊和出版机关的干部。”这一项涉及新闻干部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⑩在决议精神的引领下,第一代新闻教师以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新闻人才为目标,开始了延续一生的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
回溯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近半个世纪的从教经历,他们都经历了社会和时代变迁给新闻教育事业和其自身带来的酸甜苦辣,并用自己的一生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探析第一代新闻教师为我国新闻教学和研究事业发展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1.第一代新闻教师培养了新中国早期的新闻编采人员
第一代新闻教师首要任务就是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的新闻编采人员。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高教部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下,制订了以培养“既懂马列主义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又有中国革命的实践,特别是掌握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学习大学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又要突出新闻重点的新闻多面手。”为宗旨的教学目标,要“集中师资力量搞好新闻学研究和多快好省地培养又红又专的新闻战士”。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新闻理论和报刊史等课程外,人民大学新闻系格外重视对学生新闻业务的培养,包括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报纸宣传、新闻摄影等10多门专业课程的开设为新闻采编人员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在人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安岗的直接领导下,胡文龙、林珊等教师参与编辑了新闻系教学和实习用的报纸《新闻与出版》报;王泰玄等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了全国性报纸《汉语与拼音报》的编辑。在两份报纸的基础上,1958年新闻系创立了印刷厂和剪报公司,张隆栋等老师先后负责。这两个附属单位,成了当时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场所:在印刷厂中学生实习排字、印刷,学习工人的操作,掌握工人的能力;在剪报公司中干一些实事,对各大报纸每天发表的文章进行二次开发,编印专题资料,为今后的编辑工作打下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闻系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印刷厂在此期间培训的300名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操作机器并达到平均每小时排600字~1000字的水平,初步掌握了捡字、拼版、印刷的技术。
安岗提出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会写、会调查研究、会干事。要在学和干中培养塑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业务专长和做人的修养。”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人民大学新闻系的第一代教师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即使是在“文革”时期新闻系停办,部分教师被分配到北大上课的情况下,教师们仍然对工农兵学员提出了“学理论不间断、读报评报、练笔写作不间断”的要求。
复旦大学新闻系长久以来以陈望道提出的“好学力行”作为座右铭,坚持培养“有巩固基础,有发展前途的文字工作者”。无独有偶,左荧在北京广播学院工作期间,对学生提出了“三过硬”的要求:编采专业学生要做到“笔头过硬”;播音专业、外语系学生要做到“口头过硬”;摄影专业学生要做到“机头过硬”。他提出开设“社会知识”“政策讲座”等课程,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接触广播业务实际:在校内,校园广播站的建立为编采播各专业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基地;在校外,外语系学生利用假期到当时的中央广播局对外部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翻译技巧。
在第一代新闻教师队伍的努力下,三所高校培养出了新中国早期的一批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视新闻编采人员。这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凭借着坚定的马列主义信念和过硬的理论实践能力,很快成了我国新闻战线上的生力军,有的还成了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的负责人。改革开放后,首次评选的中央新闻单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及早期评选出的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的获得者大都出自这批新闻专业毕业生。
2.第一代新闻教师指导和培养了我国第二、三代新闻教师
在培养新中国早期新闻编采人员之外,第一代教师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培育和指导了我国第二、三代新闻传播学教师以及新中国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
第一代新闻教师成熟和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之初,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均为我国首批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培养和指导了以20世纪50年代末至“文革”结束前毕业的新闻专业大学生为代表的第二代新闻教师和以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前毕业的新闻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代表的第三代新闻教师。
作为首批新闻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第一代新闻教师不仅将自己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忘我的治学精神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弟子,而且也在日常工作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青年新闻教师。
人民大学新闻系的甘惜分和方汉奇1978年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并分别于198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从此开始了为我国新闻传播学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从1983年招收首位博士生开始,甘惜分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1名,他们中大部分如今都活跃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舞台中央,成了第三代新闻传播学教师中的代表人物。甘惜分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马列经典来端正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学问要有独创性不能因袭旧说,还要辩证地看待西方学术,做到既不盲目崇拜又不盲目排斥。方汉奇自1985年至今总共已指导了52位博士生(以入学计算),其中42位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培养了7位硕士和5位已经出站的博士后。目前他每年仍招收1位博士生。在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中,绝大多数都成了如今全国各新闻传播院校的中坚力量。回忆起老师对他们的教诲,不言自威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精神让他们受益终身。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中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对于学生的培养非常严格,他要求学生必须从日常的读报评报中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一定要敢于标新立异,切不可人云亦云。因为在王中看来,“当老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如果自己培养的学生不能超过老师,这个学生不是好学生,这个老师也是不称职的老师”。宁树藩在给博士研究生授课时,习惯于先抛出问题,然后切入某个现象或者在述说史实过程中,概括出某个问题,促使学生在理解上再深入一步。他的课程往往如刀锋一样直接挑开学生们常见而又不见的面向和关系,给学生们当头棒喝的感觉,却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如何更加细密地解读材料。与此同时,1978年温济泽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招收了4名硕士研究生;1980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康荫和苑子煕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授课之外,第一代教师在工作中的严谨和求真也时刻影响着曾与他们作为同事的第二代、第三代教师。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运用所学在“老广播”指导下结合广播电视实际情况,为开办有广电特色的新闻教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3.第一代新闻教师主持编写了1949年以来的第一批新闻史论编采教材并出版了一批新闻学专著
新闻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授课教师,同时也离不开完整的教材体系,特别是新闻史论编采方面的教材。在这方面,第一代新闻教师做出了突出贡献。1959年,人民大学新闻系历时4年撰写的《中国现代报刊史讲义》内部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现代报刊史,奠定了我国现代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基础。在此之后,人民大学新闻系又先后编印了《报纸编辑讲义》《新闻采访讲义》《马克思、恩格斯论报刊》《列宁论报刊》以及《中国报刊工作文集》等教材。复旦大学新闻系在此期间编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史(1919-1949)》《中国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报刊评论文集》《中国报刊通讯报告选》等。北京广播学院也编辑出版了《中国新闻广播文集》《马恩列斯论报刊·列宁论广播》《广播稿选》等教材,不仅为新闻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指导,而且也成了当时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参考材料。
第一代新闻教师为新闻学教材的编写呕心沥血。王中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根据授课需要编写了《新闻学原理大纲》,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阐述了部分内容。文中展现了他对我国新闻理论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提出了要以研究当时全国新闻工作改革为重点,将视野扩大到解放前的新闻工作经验和西方新闻学说的主张。虽然这部凝结着心血的著作为他带来了灾祸和痛苦,但王中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却并未因此而停滞。
1980年,在总结20世纪50年代新闻工作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甘惜分出版了代表作《新闻理论基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全面阐述新闻传播规律及新闻事业性质、特点、功能的专著。展现了他对于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学术范畴,基本原理等内容的独到性看法。一年后的1981年6月,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出版,这是1949年之后国内第一部近代报刊史专著,标志着中国大陆新闻史学界新时期的开启。此后他又主编了《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新闻教师出版了众多教材和专著。除上述外,还有张隆栋的《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丁淦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郑兴东的《报纸编辑学》、秦珪的《新闻评论学》等。此外陈望道、安岗、甘惜分、王中、温济泽、方汉奇、宁树藩、丁淦林和康荫等第一代新闻教师均有个人文集问世,汇编了他们的代表性著作。
4.第一代新闻教师参与主编了重要的大型新闻工具书
一个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是否有本学科独立的工具书。由于新闻学在我国起步时间较短,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工具书的数量较少。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拉开了我国大型新闻资料工具书编写的序幕。1984年5月《新闻学简明词典》的问世结束了我国没有新闻学专业词典的历史。在此基础上,198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余家宏等编纂了《新闻学词典》将原本收录的1600余条词目增至2200余条。
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了相应的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大百科全书中的新闻卷编纂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吸收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的部分教师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有关同志参与。他们参考了其他国家百科全书中的新闻条目和已出版的其他专业卷,拟定了包括新闻学基本概念、中国新闻事业、外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应用技术和管理四个分支学科的条目。从1983年筹备组正式成立到1991年出版发行,包括温济泽、王中、方汉奇、丁淦林、宁树藩、舒宗侨、张隆栋、郑北渭、余家宏和徐震等数十位新闻院校的学者、教授和科研人员参与了新闻卷的编纂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全卷共156万字,设条目1630条,其中新闻卷870条、出版卷760条,卷首刊有长篇《新闻学》总论,正文后附有中外新闻大事年表,并刊有彩图和随文插图,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新闻学百科全书。
1989年,人民大学甘惜分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大型辞书《新闻学大辞典》,全书于1993年出版发行时,共计180万字,收词5368条。在词典编纂的过程中,甘惜分与其他高校和新闻机构的专家们一道克服了无米下炊、经费紧张等问题。在三年的编纂过程中,印稿纸、发函件、开会吃饭方面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艰苦创业般地完成了大辞典的编纂工作。
5.第一代新闻教师创办了首批国家级新闻研究机构和社团
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第一代新闻教师多数先后被评为教授,到达了教学生涯的成熟期。同时,随着之前“左”和“极左”政治学术氛围的逐渐消散,同行学者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越发频繁。同时本时期中一些海外学者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知识和理论,而且开拓了中国新闻学者的视野,走出去看一看成了当时部分学者的迫切愿望。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学术交流,都需要有全国性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社团牵头实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国家级新闻研究机构和新闻学术团体的设想浮出水面。
1978年初春,根据胡乔木的意见,时任中国社科院科研组织局副局长的温济泽主持组建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安岗出任首届所长。3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该所计划招收研究生,并由安岗、温济泽、罗列等同志组成指导小组的相关新闻。3月14日,温济泽还主持召开了一次有关制定新闻学发展八年规划(1978-1985)的座谈会。随后,安岗、温济泽等分别参与了研究生的考试、录取等工作,并为他们讲授有关课程,指导论文写作。
根据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的意见,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后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日在北京成立。这是首都七所高校新闻系(专业)联合发起并筹建的。温济泽当选首任会长,甘惜分、王中、洪一龙当选副会长,郑兴东担任秘书长,秘书处设立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会以团结、组织全国新闻教育工作者,交流和探讨高等新闻教育的经验和规律,提高新闻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宗旨,目的在于为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做出贡献。学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和推动有关新闻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有关新闻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有关中外新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关中外新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及新闻干部的培养使用和新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等。同时学会致力于组织和推动新闻学教材的编写、新闻学研究成果的评奖和新闻知识的普及等工作。
另一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盛世修史”号召的引领下,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新闻广电史志编写工作。同时期中新闻教育的大发展也促进了新闻史教学研究的发展和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者队伍的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1986年7月,在吉林大学召开《中国新闻史(古代部分)》教材编写第二次会议期间,方汉奇提出了创办一个全国性中国新闻史研究团体的设想,该设想得到了与会14所高校的热烈响应,这个团体也被定名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方汉奇、宁树藩、陈业劭等被推选为学会筹备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丁淦林等第一代新闻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
申办筹备过程中,史学会克服了缺乏经费、没有办公场地和办公电话等困难,终于在1989年4月拿到了民政部批准成立的文件。好事多磨,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新闻史学会于1992年6月才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了正式成立大会。中国新闻史学会成了具有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宗旨是促进我国新闻学学术研究的发展,业务范围包括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区域覆盖全国,会址设在北京,方汉奇为负责人。如今,经历了近30年发展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已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最负声望,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术团体。
6.第一代新闻教师提高了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
新闻学在新中国起步初期,多是挂靠在各高校的中文系中,在学科目录中新闻学也被归入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内。王中曾作为新闻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文学学科评议组的活动。到了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成功引入中国并逐步发展起来。在此之前,复旦大学的郑北渭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隆栋曾长期关注国外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随着此时期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传播学引入后研究和教育范围地不断扩大,新闻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地位显然与现实不相适应。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其中已将“新闻学与传播学”列入与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同等位置的一级学科。
为了改变当时新闻学学科地位与现实情况的差异,方汉奇、丁淦林等第一代新闻教师多方奔走,呼吁提高新闻学的学科级别。作为当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文学学科评议组中新闻学的唯一代表,方汉奇建议将新闻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并列,成为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他的建议得到了所在组内专家的一致支持。在此基础上,关于提升新闻学学科地位的书面报告被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并很快得到了批复。经过不懈努力,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新闻学终于被提升为一级学科,定名为“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为新闻传播学单独设立了学科评议组,方汉奇、丁淦林和赵玉明成了首届学科评议组的成员。
时至今日,新闻学已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一并成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20年前第一代新闻教师为提升新闻传播学学科地位付出的努力无论是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甚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三、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的精神引领
第一代新闻教师不仅为我国新闻教学和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包括上述六个方面在内的开创性贡献,而且他们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我国新闻教学和研究的引领和指导,也值得后辈学习和铭记。
首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闻教学和研究中的引领是第一代新闻教师最为本质的精神内核。第一代新闻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新闻工作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成了他们磨炼意志、锻造品质的思想武器,也成了他们毕生信仰的崇高精神。走上新闻教育岗位后,他们将这种崇高的思想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创造性地开拓了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在日常的授课中,第一代新闻教师运用革命年代保存下来的一手新闻宣传材料为学生们上课,这其中不乏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撰写和修改的新闻手稿以及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有关报刊广播宣传工作的书信等。此外,第一代教师重视对革命领袖著作中涉及新闻学的相关论述进行收集和整理编纂。《马克思、恩格斯论报刊》《列宁论报刊》《马恩列斯论报刊·列宁论广播》《毛泽东论宣传》等著作的编印和使用,解决了当时新闻学教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其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第一代新闻教师最质朴的精神追求。新闻学是从新闻实践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显学,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我国新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精髓用于新闻教育和研究正是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在我国长期曲折发展的新闻教育进程中逐步摸索而成的符合国情的新闻教学和研究之路。破除了苏联新闻教育模式的桎梏和“左”的思想的束缚,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注重“在党的领导下独树一帜走自己的路。”在此基础上,他们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培养专业技能。人民大学新闻系创办的《新闻与出版》报、《汉语与拼音》报以及后来相继成立的印刷厂和剪报公司提升了学生的采编评稿能力;北京广播学院组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在新闻单位中参观实习、建立校园广播站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复旦大学新闻系在1956年的七八月间利用暑假组织128名学生到解放日报、新闻日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上海分社、浙江日报、山东大众日报、安徽日报、江苏新华日报等单位实习锻炼,其中山东大众日报还在学生实习结束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学生实习评价抄送复旦新闻系。在实践中提炼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学生,正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回归实践的思想指引下,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与后辈们才共同开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教育道路。
最后,兼容并包、取长补短是第一代新闻教师最鲜明的精神境界。新闻学与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相比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深化和扩展之中。在此过程中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经验和理念,补充、发展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是新闻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中在新闻教学的过程中,鼓励新知识、新思想的学习和运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在教学和科研中引用了西方大众传播学的有关知识,并创办《新闻学译丛》专门介绍外国研究成果。蒋荫恩在人民大学新闻系授课期间也提出:“一个大学新闻学院或新闻学系绝不能离开大学其他科系而独立。”他主张在本学科课程设置之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同样不能忽略,将“博”与“专”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即理想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在“通才”基础之上的“专才”。北京广播学院的苑子煕强调人文素养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只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和采访对象建立共同语言,进而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身处时代更迭的历史环境中,他们开拓了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与后辈一道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跨越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今天,我们致敬第一代新闻教师群体,梳理并总结他们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历史贡献,就是为了能在新时期新闻传播教育跨越转型的大背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期在第一代新闻教师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开拓迈进,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②⑩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7、305、16页。
③⑦ 赵玉明、冯帆:《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育家及其办学思想探析》,《现代传播》,2018年第1期。
④⑤⑨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61、284页。
⑧ 新闻系起初被称为“广播与电视系”,后曾一度称为广播电视新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