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09吴海峰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精神数学

◆吴海峰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金牛学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求知欲望,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在新课标的革新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得不重视数学文化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其中包含的数学哲理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引领效果,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一、数学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文化就非常的重视,但对文化的定义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哲学家看来,文化从本质上来讲师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因为哲学时代的地域等的影响决定了文化的差异,一般来说,哲学思维往往会引起社会制度的变革,与之相伴的便是取缔旧文化,传承新文化。从存在主义来讲,文化是人类在某段时间或某个过程的言语以及表达方式,是意识、认证行为方式的体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文化的不同定义,但归纳起来就是指文化的运用广泛且具有人文思想的概念,是生活要素形态的总称。

那么,数学文化又是指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数学文化是探讨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方式与发展过程,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从广义上看,数学文化除了包含上述的内涵以外,还包含了数学家、数学意识、数学历史、数学之美和数学教育,另外还要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人文情感和与社会间的紧密联系等等。在笔者看来,数学文化应该是第二种的描述内容,数学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历史,更重要的是理清它与社会、与自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理论、技术等。

为响应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标准,教师应将数学文化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并给予特别的重视。国内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似乎还未真正理解融入数学文化的真正用意,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由来。在20世纪初,数学曾有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且对今天的中国也存在着不小的影响。由于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得很多学者将其定义为天才的创造物,从而产生了畏惧感,这也就是为何现如今在数学研究上获得重大成果的人屈指可数的原因。任何人都应该意识到:数学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推动,数学的真理需要实践的检验,当然,数学的进步也需要人类文化的哺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学文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

二、数学文化——融入数学发展历史

从人类的演变开始,数学就已经存在,它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而进化。很多人认为数学的发展历史就是数学文化,却不知数学的发展史只是数学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而已。教师应该将数学的发展史引入到课堂中,即数学的成型时期、常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和现代数学时期。初中数学所涉及的数学比小学来说更具实用性,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比如,初一的一次函数教学,教师可以从函数的演变进程出发激励学生,用函数的蕴意使学生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以函数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引起学生学习函数的积极性,为今后更加高深的高次函数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教师也应该注意着重讲数学理论和公式都是经过前人排除重重困难和很大的决心而取得的成果,进而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敢于奉献、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学生通过数学的发展史,可以受到以往数学家的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

任何知识和公式的学习如果不注重方式的掌握,都会变得枯燥无趣,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学生眼前一亮,因为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教师在引导数学知识的学习时,要创设一个蕴含丰富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深刻的数学文化中畅游,体验数学文化的广阔境界。比如,在教学数学公式之前,可以增添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或者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解出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以便学生更好地建构数学体系,提升学习效率。

三、数学文化——融入数学精神

一线教师都具有严谨、科学的数学教学思维,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借助数学中所蕴含的精神带动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思想品质的重要时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精神深入贯彻到各个数学知识中,以便培养学生务实、坚持不懈、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数学精神主要包括从事数学活动的思维方法、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等,它是概念、判定、推理、归纳的思维过程,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数学精神作为一种学科精神,不仅是数学本身的意义,同时对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生存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知道,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科技技术的推动,如果没有数学,也就没有科学,没有社会许许多多的研究项目,那么一个国家就会因此而退步,成为时间的残物。同时,数学精神能够凸显自我的价值。能够集中反映人的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策略等,是数学精神的智力成分。西方一位名人说过:“正是因为数学的学习能严格培训学员,让他们把握军事行动的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员在面对特殊情况时保持镇定执着的心态,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在高等军事科学领域中驰骋。”数学精神能够教导学生:求真、持善、臻美,教师要积极发挥数学精神,实现德育、智育、美育,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

四、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技能

数学技能是指学生在前人的研究方法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效益性,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比如,初中数学中的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解题方法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技能,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从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可以在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研究表明,学生自我掌握学习方法比教师强行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强迫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入不同的数学技能和技巧,让学生自发式的投入到学习,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实现数学文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便更好地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从数学的源头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教师在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时,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以便学生能更快进入到数学文化的教学氛围中。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精神数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拿出精神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