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2018-02-09张少元
张少元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乘风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1)
0 引言
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相关调查发现,随着近年来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多由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所致,通常前列腺增生患者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其他慢性疾病,容易合并多种临床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2]。为进一步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其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男性。其中对照组3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方式,年龄45~75岁,平均(58.0±3.5)岁;观察组3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方式,年龄46~76岁,平均(59.5±3.5)岁;所有患者均已通过相关检测,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排除其他传染性疾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在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选择仪器:Olympus(日本)电切镜,术中进行持续低压灌洗,选择等渗氯化钠溶液,置入电切镜,观察前列腺增生程度,在5、7点处随后切除中叶增生,在11点处切除侧叶增生,以膀胱颈为参考点,执行精阜旁区切割,术后立即进行止血操作,确认排尿是否通畅,冲洗三腔气囊尿管[3]。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给予患者硬膜下与腰麻联合麻醉方式,设置的切割功率为160W,电凝功率为80W,选择5%葡萄糖溶液进行冲洗,随后置入内镜,观察前列腺增生程度,同时观察输尿管口、前列腺、膀胱的解剖部位,在6点与12点处打开切口,直达包膜,切除两侧叶与增生腺体,从精阜近端开始持续进行中叶分离,吸出组织碎片,留置尿管,选择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术后给予抗感染观察[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各指标,同时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20.0执行,其中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χ2(或t)执行,采取率[或(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描述,若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各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分别为(53.35±24.21)min、(71.39±37.05)mL、(24.14±5.17)h;对照组为(72.55±25.47)min、(131.36±41.29)mL、(41.69±5.59)h;组间计算t值为11.454,P值为0.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20例非常满意,8例满意,2例不满意,综合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中20例非常满意,5例满意,5例不满意,综合满意度为83.3%;组间计算χ2值为8.977,P值为0.00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等,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提升的趋势,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8]。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多数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随之增加,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研究发现,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导致其前列腺平衡遭到破坏,同时由于雄激素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与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前列腺增生,病症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明显,误诊率高,随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9-10]。本次研究发现,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相较于常规手术方式优势明显,术中出血量更低,等离子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电切术中对组织的损伤,防止尿外漏,切面对包膜损伤较小,产生的温度更低,能够有效避免临床不良反应,血管内凝血效果较好,不影响膀胱储尿,同时其满意度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