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急于当“裁判”

2018-02-09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李睿裁判矛盾

(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中心小学)

放学了,刚回到家,手机响起,学生李睿的妈妈打来的:“吴老师,刚才孙跃的爸爸带孩子来我店里告状,说我家孩子要打他们家芊睿,还说了一些瞎话。真是的,我家孩子那么听话,再说不是还没打吗?”放下手机,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我正想着,手机再度响起:“吴老师,放学之后,李睿和几个孩子要打我家孙跃,我就顺路去找了李睿的家长,可是,李睿妈不讲理,还说‘不是还没打吗?’”听了芊睿爸爸的话,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美国,遇到孩子打架的事,无论是谁的家长,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两个孩子拉拉手,然后才是打架的孩子承认错误。没有哪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也没有哪个家长偏向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们首先是要孩子自己和解,并且还要刚打架的孩子马上就在一起玩。正因为如此,美国孩子不自私,也不那么容易打架,倒是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淘气,所以美国人即使是成年人也喜欢恶作剧,但大家却是嘻嘻哈哈而一笑了之。

然而,我们中国的很多家长,遇到孩子打架的事情,家长总是担心,如果我的孩子受欺负了,他不还击,他吃亏,他懦弱,他长大怎么办?他怎么生存?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教育的结果,会让有的孩子别人只要碰一碰他,他回来当时就给人家一拳,谁只要一招他,他动手就打人。孩子在外惹事生非,而吃亏的总喜欢上门告状,谁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哭哭啼啼,所以自己的孩子哭就以为是受人欺负了,因而孩子打架而家长成了孩子的保护伞,甚至有一些不理智的家长也挥拳相向。

从成长的角度来讲,打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日本教育学博士高野清纯认为“打架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彼此被打,双方都痛,由自己的痛就会想到对方一定也很痛。从而产生自尊心,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暴力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正因为如此,明智的家长不会袒护被打的孩子,也不会惩罚打架的孩子,而是要求首先和解,然后再分析打架的错误。

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本是寻常事,是孩子之间的事情,争吵与打闹原本就是每个孩子童年的组成部分。用平常心看待孩子之间的打闹,教师和家长不要急于当裁判,甚至参与矛盾之中,静待花开,坚信孩子自己会长好的信念,就不会让本来大不了的事情变大了。

日本的老师是怎么处理同类问题的呢?如果一个小女孩向老师告男孩的状,老师却对她说:“你自己过去告诉他,他不应该这样做。”理由是孩子们最好是向其他的儿童学习社会行为,而不是一味的依靠老师和家长来解决问题,以此让孩子学好反思,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认为,成人过早介入,孩子就学不会“我很强大,能够承受住冲突,能够自己学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哭着跑去找父母和老师”。当没有成年人对孩子的事情进行干预时,孩子反而能够更快地为自己的行动负责任。

细想一想,孩子的打闹是内心真实的表达,这种哪怕是错误的处理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受环境的影响的。是否,家长在处理一些矛盾时还是崇尚用“武力”来解决,用强势的一方去压倒另一方。是否,我们在谈吐之间忽视了用“礼之用和为贵”。

出现打闹现象不可怕,家长要把握好度,一面防,止事态扩大;另外一方面,要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问题,适当地点拨如何化解矛盾与冲突。

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也是融入未来社会的实践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面对矛盾与冲突,更让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成长,这不是好事吗?

猜你喜欢

李睿裁判矛盾
Low-Velocity Impact Response of Stitched Multi-layer Foam Sandwich Composites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冬天的虫子去哪儿了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裁判中存在“唯一正解”吗*——对《司法裁判中的道德判断》的批判性研读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