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与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2018-02-09邢利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理念语文课程文本

◆邢利军 张 英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前官小学;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学校)

语文是一种语言教学,在中小学课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表述,必须改革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找到相应的途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这些新策略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教学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

1.“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里环境,以便彰显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和思想。“多元解读”就是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对文本进行不同的、个性化的体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所以对同一文本也必然会有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解读。对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民主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敢于标新立异,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除此之外,教师在倾听学生的众多不同的声音之后,需要在其中听到“杂音”,分辨出错误的观念,而且还需要找寻到所有观点中的高低,找到不同见解中的“高音”“奇音”。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观点中寻找有价值的产生争议的观念,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

2.坚持正确导向。“多元解读”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存在两个误区:首先就是“多元解读”不是“多元价值观”,在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下,学生对一些本身具有约定俗成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成了一只“聪明、睿智”的学习榜样,对这样的多元价值观,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造成混乱。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情感。对于思维发展并不完善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阅读教学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1.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在进行中小学生阅读教学时,应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专心致志、饶有兴趣的读书,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区体味书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中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的主体直接经验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连接的桥梁。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文本进行对位、匹配的过程。在文本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经验,但是对学生来说这种经验是间接的,这就需要老师牵连两者,帮助学生唤醒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日常积累来正确的解读文本。

2.批判性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阅读,应该是一个主动的批判性的异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有效的进行批判性阅读。

三、阅读教学的“讲授”转变为“对话”

1.平等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关系才能形成动态互动。所以,在对话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应该避免一部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变成“倾诉者”绝大部分成绩中等或不好的学生变成“倾听者”。教师需要鼓励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对话的主角,如果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独到的见解,教师应该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共同发展。

2.师生同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话题的产生一般是从文本中衍生出来的,所以要求教师和学生一同进入文本,展开和文本的对话。如果一方对文本一无所知,那就没有办法完成阅读教学的“对话”,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文本才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有相关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双方对文本的熟悉程度越同步,阅读教学的“对话”才会更流畅。

四、总结

总之,在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下,语文教学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也应该相应的转变。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学习目标,构建阅读教学新格局,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新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成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新理念语文课程文本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