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2018-02-09丁春丽
◆丁春丽
(青海大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波澜壮阔的宏图伟业,作为高校工作者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新媒体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一)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交流主渠道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我校100%的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免费、个性、互动、分享等特点成为当前大学生的新宠。微博、博客、QQ、贴吧、校园网等新媒体工具使用也比较活跃,成为学生之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媒介,因为新媒体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兼具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和小众传播参与互动吸引力两方面的优势,又深度触及学生全方位的感官,而被学生接受、喜爱、使用。
(二)思政工作者使用新媒体的情况
根据访谈结果显示,目前85%的思政工作者正在使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年轻的辅导员利用博客开展学生工作,通过撰写博文,以轻松活泼、诙谐幽默、短小精练的文字,形成形象性、快餐式和娱乐性的表达,传播正能量,表达正确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解决共性问题,学生也可以追加评论进行互动,达到共情共鸣,使师生拉近距离,更加贴心。
(三)社会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况
新媒体兼容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传统媒体的多种传播,信息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党的十九大举世瞩目,中外媒体聚焦盛会、报道成就、解读政策,新闻产品亮点纷呈。人民日报“两微一端”、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人民网等平台打出“组合拳”,连续推出微视频、三维动画片、动态九宫格、闪卡H5、说唱MV,一起为新时代“打call”。从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判断,到党的初心、使命、布局、方略,实现要点脉络化、体系化、可视化。赋予用户极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引起民众的关注与参与,进而唤起民众对中国成就的自豪感、认同感,浏览率、点击率创造天文数字。社会运用新媒体构筑宣传阵地的手段和技术更为娴熟,因此学校与社会要加强配合,共同分享优质资源、维护网络环境,为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航向。
二、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建立互联网思维模式
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来思考,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发挥互联网的精神和加之来思考”,即“网络为体,创新为用”。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形态多姿多彩,传播模式呈现出复合升级态势,融媒体、数字化发展造就了传播活动的“无限中心化”“扁平化”及“长尾效应”。新媒体在运作过程中重视用户的参与感,不断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及时进行需求联动的动态调整,使素材和内容的组织符合各平台的定位,用户可各取所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集文化、环境、实践等为一体的教育行为,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我们就必须建立互联网思维,充分掌握学生的大数据并利用大数据,结合新媒体功效,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发展趋势,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二)建立学生立体式个性档案
大数据核心的价值是从庞大的数据背后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找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我们思政工作者就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学生量身定制个体发展档案,同时对大数据和个体发展档案的关联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例如,对大学生个体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研判个体的性格价值取向和心理动态,在学习规律、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方面掌握学生个体的发展趋势,把握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从而因材施教,因需指导,因势引导,赢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三、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着力构建新媒体宣传平台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延伸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微”工具,因为我们要将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的运营和发展放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位置,构筑学校思政“微”平台。现在各学院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定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组建媒介素质高的师生管理团队,以科技手段调控,实时掌握用户数据,宣传内容以十九大精神为主旋律,辅之以时事热点、政策解读、要义分析,以网络流行语设置标题吸引学生,以“微语言”撰文打动学生,以高品质的内容陶冶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目前,学生间流行以直播、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型传播方式,我们在构筑“微”平台的过程中,也可加入此类“动态”元素,鼓励学生拍摄公益短片、制作励志微电影,在“微”平台进行推送,同时开辟“讨论专栏”,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更直观、更有效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着力打造高水平运营团队
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和基石。新媒体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为了将新媒体运营工作做好,学校要组建了一支政治过硬、技术娴熟的新媒体工作团队。这个团队由学生处、团委负责,在计算机专业教师带领下,辅导员、班主任广泛参与,优秀党员、团学干部深入其中,定期开会,研讨板块和专栏,确定选题和内容,审核稿件和来源,加强互动和讨论,实现师生互动零距离。同时完善考核机制,主要以发布内容的质量、频率、阅读量、转发量、新关注人数作为考核指标,定期考核。注重对新媒体运营中心师生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通讯技术、政治理论水平、网络运营水平和信息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解读、分析、质疑和评估信息方面的能力,懂得维护集体名誉和自我保护,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干扰,从容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困惑和挑战,以使越来越多的师生自主的关注并参与我们的新媒体建设。
(三)构建新媒体监管机制
学校要形成学生处、团委为核心的新媒体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学生党组织、社团、班级、寝室的基层壁垒作用,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学生自下而上的参与管理相结合模式。时刻关注网络发展的新趋势,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正确把握网上舆论,及时疏导网络公众情绪,准确澄清虚假信息,化解矛盾,为学校党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与领导权奠定基础,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各学院积极探索,共同制定和实施新媒体监管的制度,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分工负责、多方齐抓共管、上下协调统一的互联网协作治理体制,师生合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