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18-02-09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习惯教材素养

(山东省胶州市广州路小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进入五六年级以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字词,对于不认识的字词也会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进行自学。在此时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仅可以让他们复习之前学过的字词,还可以接触更多的新词,对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增加他们的见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立足教材,引导阅读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初始阶段,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狭窄,所以教师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要立足学生实情,立足教材引导阅读。小学语文教材选的都是适合这个年纪学生的经典文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扩充和积累,又重视激发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

小学教材也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重要线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遴选的名篇阅读学习,帮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延伸学生的阅读范围。比如,在学习《珍珠鸟》时,可以指导学生延伸阅读一些其他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如《翠鸟》和老舍的《猫》等。如此引导阅读,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实际学情,挖掘了教材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基于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学生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首先,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第二,要养成动手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在阅读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的。第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动口不动脑,则纯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无法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创新,也将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

在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自觉习得和领悟读写规律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大力强化读写整合意识,切实保证读写规律的有机迁移,让学生学会领悟和品味语言材料的精妙。同时加大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力度,对文思俱佳的段篇,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品味、多积累。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教师要运用“熟读成诵”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意境美和语言材料的韵律美;在研读交流中,学生逐步领悟了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学生熟读成诵,提高阅读兴趣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阅读就应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桂林山水》时尽多让学生在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映入眼帘,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获得美的情感,兴趣得到升华。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各种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或以情设趣,或以疑激趣,或以电教媒体引趣等。

五、感受情感,提升素养

阅读不但是汲取知识营养的过程,更是人文素养的熏陶,它能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沿着文章的思想阶梯稳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感受情感,提升自己的理解和逻辑思辨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素养。

比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记叙了母亲生病时,作者换床单抱起母亲时突然发现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地想起母亲曾以弱小的身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故事,怜爱和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静静地怀念小时候在妈妈怀抱中安然入睡的情景,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然后再蘸着情感进行阅读,对文本的内容感同身受的感觉。读是理解的基础,是感悟的前提,在充分的阅读中增加了学生的敬师之情。

六、结语

小学高年级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对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用这些方法既巩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也为以后进一步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奠定了扎实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习惯教材素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上课好习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