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改革视域下地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02-09杨征权

职业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院改革

杨征权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1)

0 引言

地方高校的综合改革是指“以综合的、全面的方式对阻碍其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革新,实现内涵式发展。”[1]综合改革是专项改革的深化和延续,是将各类专项改革组合起来,放在一个新的高度统一谋划,目标在于提高办学整体效益。地方各高职院校应根植区域发展实际和已有的办学基础,确定改革的重心,目前,各高校普遍认为专业教学改革始终是综合改革的核心。蔡克勇等认为:“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是指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环节,使学校内部的改革相互支持、促进和深化,提高质量和效益。”[2]司玉琢等认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3]地方高职的新一轮改革应该围绕教学改革这一核心而展开,从体制创新、专业建设、教学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来,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梳理改革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对学院乃至同类地方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综合改革为专业教学改革铺路奠基

地方高职院校综合改革要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近年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

1.1 创新根植性鲜明的体制机制,形成开放办学格局

达州职院地处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地带,地方经济支撑力较弱,教育资源欠缺。学院依托川东职教联盟,创新非直属乡镇(社区)附属医院共赢模式,构建卫生科技教育服务、现代农业综合技术服务、校地(园)合作、普职融通合作、巴渠实用艺术研发传播中心五大平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搭平台,多元聚力建基地”的合作办学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根植性鲜明的“456”体制机制。即:彰显地方性、综合性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地(校企/校院/校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办学体制;教育与培训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服务与扶贫结合的“五结合”运行机制;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工学六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其根植性体现在根植老区,根植产业,根植民生,根植人的可持续发展。“456”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在各建设项目实施中发挥着导向、聚力、保障、支撑作用,形成了政地校企联动、多元合作的开放办学格局。

1.2 修订并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教学改革顺利推进

综合改革,制度先行。学院以“章程”为引领,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修订完善了“教学工作院系二级管理考评办法”等60余项管理制度,内容涵盖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财务国资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监督评价等领域,其中涉及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改革的达20余项。全面、协调的管理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就业、人事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

1.3 健全培养机制,构建了“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工学六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遵循了现代职业教育规律,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出明确的方向。在市政府主导下,借力川东职教联盟,吸纳70余家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组建了学前教育、临床医学、畜牧兽医等十余个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各专业通过校地深度合作,探索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医护类专业的“双主体、双循环、多元协作育人”模式,畜牧兽医专业的“三二六”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园合作、学做结合、德能双馨”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校企协同、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模式。

1.4 教育与培训结合,“六大工程”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

教师是强校之本。学院大力实施“硕博引培”“教授培养”“名师工程”“专业带头人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实施国培省培项目、名校订单班、知名专家进校讲学、教师企业顶岗、人才“柔性”流动等措施,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优结构的双师教学团队,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益。近三年来,共引进硕博研究生23名,送培教授14名,聘请客座教授10名,培养教学名师20名、专业带头人30名、骨干教师50名,硕博研究生增至81人,副高以上职称增至 139人,双师素质教师达294人,专兼职教师比达到2.1∶1。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双师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2 达州职院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及成效

学院确立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能力提升为导向,以质量保障为根本”的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主动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企业岗位的要求和人才市场变化趋势,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学习制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2.1 立足区域,服务发展,优化专业格局

“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区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4]“高等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特定职业或行业工作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学业门类。”[5]达州职院对接达州市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发展实际,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格局。增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停办煤矿开采技术等12个专业,恢复现代农业技术等3个专业的招生,专业设置全面对接区域产业,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

着力打造了畜牧兽医、机电一体化、学前教育、护理、临床医学五大省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会计两个省级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三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以重点专业为引领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了医药护理、师范教育、农学类、财经管理、机械、建筑工程、计算机信息、艺术八大类专业群,专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2.2 能力为本,就业导向,加强课程建设

学院坚持“工学六合”改革课程体系。在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制定“工学六合”课程整体设计框架、课程单元设计框架等指导文件。各重点专业在人才需求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专业自身特色,打破原有学科性课程体系,构建了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如学前教育专业,以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起以“三艺、三讲、三作”为特色的课程体系;畜牧兽医专业构建了以“饲、养、繁、医、防、检” 六项职业技能培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构建了素质养成和职业技能建构为主线的基层全科医生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方案38个,重构课程体系17个,修订主干课程标准82门,开发特色课程6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1门,开发核心课程 48门,引入在线通识课程18门,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任务型课程设计50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有效课堂认证。通过课程改革,实现了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对接资格证书。

2.3 教学内容本土化,方法体验化,课堂有效化

根据产业或行业发展最新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吸收容纳生产领域中的新技术及工艺流程,使教学内容本土化,将本地产业特色、独特资源、乡土文化择优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如畜牧兽医专业将本土的南江黄羊、旧院黑鸡、宣汉黄牛的生产技术研发作为教学内容,并开发了本土教材;旅游管理专业结合达州旅游资源和产业动态,增加了农家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相关内容;艺术设计专业将渠县刘氏竹编、大竹苎麻工艺纳入教学内容,成立大师工作室,采用学徒制形式传授民间工艺。学院各专业教学内容总体呈现出灵活性和统一性、动态性与先进性、直接性与适用性、系列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特点。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实现由讲授型向体验型转变,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情景体验中磨炼技能,积累能力。在全院教师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行动导向型的教学方法,并加大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力度,在宁波职院专家们的指导下,大力推行有效课堂认证,增强了课堂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2.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学院投入11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实训室4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5083万元增加到6257万元,增幅达23.09%;实验仪器由4551台增加到6326台,重点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成功实现了增量扩容。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了基地服务功能。近三年来,校外实习基地由141家增至179家,基地在顶岗实习、项目开发、教学改革、培训鉴定、扶贫奔小康等方面与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合作企业每年向学院提供4800多个实习实训岗位,近三年共录用各专业毕业生4153人。

修订完善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度”“校内实践教学管理暂行规定”“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实施细则”“实验实训室考核办法”等21项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制度保障体系。将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加以统筹考虑,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或模块,保证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考核和评价等环节,采取严格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了整个实践教学的质量。

2.5 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保障教学质量

建立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社会评价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按照课程门类制定学生评价指标,赋予不同权重,采用常见的Likert五分制量表进行统计换算,对每一指标给出相应评价等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在线评价,反映教师教学表现与评价指标符合程度。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逐级促动,全程监控教学质量。构建由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专业调查机构多元参与的社会评价体系,与麦可思公司常态合作,收集相关信息,提出教学改进措施,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3 结语

通过持续改革与建设,学院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面提高了办学水平。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企业满意率显著提升。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54%、基层就业4976人,就业专业相关度达8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21%,2014届、2015届毕业生一年后创业率分别为3.5%、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院教师参与全市产业发展规划,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频度和水平明显提升;卫生科技教育服务等五大平台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鉴定、产业扶贫项目指导、中小企业技术支持、竹麻编技艺传承与创新、职教扶贫攻坚等直接服务老区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区域职教协同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学院助力老区脱贫奔小康和带动区域职教协同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

达州职院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在改革的道路上走得很艰辛,取得的成绩应归功于以下几点:第一,根植秦巴,准确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赢,与老区人民同甘共苦是改革成功的基础;第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是顺利推进职教改革的根本保障;第三,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专业教学改革是核心;第四,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第五,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改革成功的不二路径;第六,发达地区的支援是重要的外部推力,高素质师资团队是改革的核心力量。

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中,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区域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蔡蕊.地方高校推进综合改革的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2]蔡克勇.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与高等学校的综合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1991(03).

[3]司玉琢.高校综合改革必须突出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主旋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3(04).

[4]郑旭.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社会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8).

[5]教育部高教司.育才通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院改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改革之路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改革备忘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改革创新(二)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