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环境对镇江地域文化的影响
2018-02-09高曾伟
高曾伟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与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28)
镇江地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和流变过程中,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地理区位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镇江地域文化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宁镇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和岗地为主、平原为辅,土壤肥沃,河湖众多,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是我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在第四纪晚更新世,其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暖,降水丰沛,植物繁茂,多种哺乳动物在此生长繁衍。宁镇地区北依长江,东近大海,汉代以前的长江就在今镇江、扬州附近一带注入海洋,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古人类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1]100。宁镇地区出土了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如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约有30万年的“南京猿人”头骨化石,是迄今为止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考古人员还在句容放牛山出土了旧石器早中期石器,在镇江南郊南山莲花洞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早期智人臼齿化石。可见,在距今30万年前,宁镇地区的先民们就在低山丘陵的洞穴和沿江台地上居住。
大约6000年前,宁镇地区的居民开始进入原始农业生产阶段。约在4000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的先民为荆蛮人,他们是我国南方古代越族的一支,有“断发纹身,赢以为饰”的习俗[2],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耕、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
当时,宁镇地区处于先进的北方中原文化与相对落后的东南土著文化的接触地带,形成了既具有中原文明特色又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湖熟文化”,其存在时间相当于商周时代。句容城头山、谏壁烟袋山与马迹山等处发现的“湖熟文化”遗址有100多处。“湖熟文化”早于商周时期太伯立国后形成的“吴国文化”,故称为“先吴文化”。宁镇地区的吴文化是本土荆蛮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它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古老型文化特征[3]66。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吴”国是吴国的前身。1954年,在大港烟墩山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了青铜器宜侯夨簋[4]44。“宜吴国,姬姓,子爵,开国君主叫夨,在周康王十六年(公元前1005年),随王南巡九江庐山,由虎侯徙丹徒,称‘宜侯夨’。”[5]179(在2017年“历史文化典籍与京口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8届年会上,孙顺霖在提交的论文《宜吴国都镇江小考》中提到郭沫若、唐兰和李学勤均译为“虞侯”。)2007年在丹阳珥陵镇考古发现了春秋时期的葛城遗址,这个遗址是江苏省境内发现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保存较完整的吴国城址[6]。2015年在大港丁岗镇孙家村考古发现了吴国铸铜遗址。这些重要遗址和吴国的贵族墓葬区都分布于沿江、沿河的台地上,充分证实了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宁镇地区靠近江河的丘陵岗地,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1 山水文化
镇江多低山丘陵,虽然这些山丘体量不大、海拔不高,但山上植被葱茏,多名胜古迹,又与江河湖泊相映成趣。优美的山水环境是山水文化形成的基础。
1) 山水园林。山水组成了园林的骨架,是园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镇江的金山、北固山屹立在长江之滨,焦山耸立于大江之中,秀丽的山水地貌、茂密的植被、各有特点的寺庙建筑,使镇江寺观园林富有江南特色。南山、宝华山、茅山等风景名胜区也是由山、泉、植物、寺庙建筑等要素构成[7]228。众多的山水园林是镇江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人计成由苏州择居镇江后,完成了世界造园学最早的名著——《园冶》。
2) 山水诗词。秀丽的山水风光是山水诗词创作的源泉。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镇江旅行,如谢灵运、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张祜、王湾、杜牧、刘禹锡、刘长卿、韦应物、许浑、范仲淹、欧阳修、陆游、萨都刺、苏轼、王安石、辛弃疾、文天祥、唐寅、杨一清等[8]1-6,他们留下了诸多热情讴歌镇江的山水诗词。镇江人民热爱诗词,镇江诗词文化发展强劲。
3) 山水画。镇江秀美的自然山水激发了许多画家的创作灵感,最著名的是北宋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他们在南山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促进了“米氏云山”画风的形成与发展。镇江画坛人才辈出,如清代的“京江画派”,擅长山水画,章法别致,用笔苍劲,周镐的《京江二十四景》丰富了镇江山水文化的内涵。如今,镇江“新京江画派”发展迅速。
4) 书法。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在镇江焦山西麓临江岩壁上相继进行创作,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摩崖石刻,长近200米,高10多米。石刻自六朝始,历唐、宋、明、清至民国,真、草、隶、篆书体俱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焦山藏碑共有400余方,融汇了历代书法之精妙,凝聚了千年石刻之精美,因此焦山被誉为“书法山”。《瘗鹤铭》摩崖石刻因山石崩塌坠入江中。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瘗鹤铭》残石才被打捞上来。《瘗鹤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大字之祖”。2007年镇江在丹徒十里长山南麓建米芾书法公园,集中展示米芾书法作品300多件。镇江每年举办国际书法艺术节,促进了国内外书法艺术交流。
5) 故事传说。千百年来,许多以镇江山水为背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被广为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家喻户晓的“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镇江北固山。“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是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一段,这也是传统戏曲《水漫金山寺》的由来。
6) 隐逸文化。幽雅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镇江成为历代隐士首选的隐居地。他们有的研究学问、著书立说,有的写诗作画、作词弹曲,有的传播宗教思想,有的为民治疗疾病。东汉末年,名士焦光隐居焦山;南朝时,音乐家戴顒隐居南山;六朝齐梁时,著名炼丹家、医学家陶弘景在茅山隐居达44年;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镇江南山招隐寺编纂了《文选》;北宋米芾和米友仁父子隐居镇江,创造了“米氏云山”画法。北宋时,沈括57岁隐居于梦溪园,完成了《梦溪笔谈》这一科学巨著[9]446。明清以来,镇江成为官场失意文人理想的归隐地,如清代书法家笪重光曾辞官归隐茅山,书法家王文治卜居梦溪之旁。
1.2 军事文化
镇江北临长江,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沿江分布着连绵的山脉,还有一些小山耸立于大江之中,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是军事重镇,历史上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事。公元前538年,“朱方战役”在这里打响。东汉末年,吴主孙权坐领江东,指挥大军抗击曹操。401年,刘裕在今镇江蒜山打败了孙恩10万大军。1129年,宋将韩世忠率军在长江镇江段大战金兀术军队,其夫人梁红玉“击鼓战金山”传为千古佳话。1842年7月,英军派舰船72艘从上海进入镇江江面时,圌山和焦山炮台官兵奋勇抗击。英军攻入镇江城后,城内军民与英国侵略者进行了殊死巷战,总指挥海龄殉国,守城官兵全部壮烈牺牲。1857年4月,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10]116。1937年12月5日,焦山炮台、象山炮台和圌山炮台猛烈炮击进入长江的日舰。1938年6月17日,粟裕在镇江指挥了伏击日寇军车的“韦岗战役”。在句容茅山,陈毅、粟裕开辟了最早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1949年4月23日,镇江人民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镇江[10]46。几千年来,镇江军事文化积淀深厚,体现了镇江人民具有传统的“尚武”精神。
1.3 慈善文化
江河交汇的镇江自古航运发达、码头林立。西津渡是古代重要的军用码头、繁荣的客运渡口、为民服务的义渡码头,也是南北驿道的咽喉。唐朝时润州是漕运重镇,但西津渡一带江面宽阔,每遇大风,波浪如山,樯倾楫摧,呼号之声惊天动地。为救助水上遇难船只,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专门负责打捞沉船和江中救生事宜。此后救生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发展到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镇江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上救生机构,影响深远。清代,镇江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和焦山救生会总局,直到20世纪20年代普济轮渡局成立后,镇江救生会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1]15。
2 交通地理区位的影响
2.1 南北融合
先秦时期,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将太湖水系与长江沟通起来[12]5-6,加强了古代发达的中原地区与相对落后的东南夷蛮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商周时期的太伯、仲雍奔吴,为宁镇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了中原农耕文化与江南土著农耕文化的融合,推动了江南的早期开发。西晋末年爆发“永嘉之乱”,东晋王朝南渡定都建康(今南京),大量北方人南迁,其中22万人定居京口,超过了当时镇江的本地居民人数(20万)[3]35。南朝宋时,朝廷设立南徐州,治所就在京口。唐代的“安史之乱”及两宋之交的北方战乱,使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镇江成为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楔入江南的前沿地带。近代,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影响,淮北地区百姓又不断涌入江南,寻求生机。一直到现代,仍有很多淮北地区的人到镇江做工经商。在历史上多次移民潮的不断冲击下,南北文化强烈碰撞,镇江原有的吴文化逐步被“北化”,形成了南北融合的移民型文化特征[9]451。
历史上镇江属吴方言区,多次而大量的北方居民南下,推动了镇江吴方言的北化过程。隋唐时京杭大运河全线开通以后,南北方人员交流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镇江城区的吴方言逐步演变为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镇江地区也成为北方语系与吴语系的接合部,居民语言复杂。
在南北方频繁交流的影响下,镇江的民俗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南北兼容的特点,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北固山诗》中称“风俗太伯余,衣冠永嘉后”[13]279。镇江是传统的稻作农业地区,居民有“饭稻羹鱼”的饮食习俗。“太伯奔吴”后,小麦种植技术被从北方引进,镇江成为稻麦种植地区。因此镇江居民面食的比例远远超过苏锡常地区。在运河文化的影响下,淮安、扬州、镇江一带的淮扬菜很有特点,南北兼容,既不同于鲁菜,又不同于苏锡常地区的菜肴、沪菜和杭帮菜。
2.2 东西并蓄
镇江位于长江南岸,长江向东注入东海,这样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我国东西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人员交流和经济文化交流。长江航运促进了我国东西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海洋航运促进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镇江逐渐形成了具有东西并蓄特点的地域文化。
1) 宗教多元。“自古名山僧占多”。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镇江句容的茅山道院是中国道教正一道上清派的祖庭,被道教列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随着中外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先后传入镇江。东汉时普济寺建于焦山;东晋时泽心寺建于金山、鹤林寺建于南山。唐宋以来,佛教十分盛行,不仅有许多国内僧人前来镇江寺庙受戒,还有大量外国僧人前来受戒、参禅。被称为“律宗第一山”的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是明代以来我国影响最大的律宗传戒场所,明清时全国70%的僧尼都来此受戒。隆昌寺在海外也有很高的声誉,东南亚到此受戒的僧人也很多[13]251-253。隋唐时期,镇江成为长江中下游南岸丝绸贸易的海上货运集散地,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前来经商贸易。元代军队中除蒙古人外,还有色目人,他们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相传唐贞观年间,镇江阜民街就建有清真寺[13]260-266。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纷纷来此传教,他们在镇江建基督教堂、开医院、办学校等。长期以来,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镇江都得到了发展,镇江的宗教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2) 商贸文化。凭借“江河交汇”的特殊交通地理区位优势,镇江航运发达,商贸繁荣,隋唐时期就成为我国漕运中心和商贸城市。宋代,江南经济得到很大发展,镇江府的商贸税额排在全国第11位。元代,镇江已形成大市口、五条街等繁华的商业街区。明清时,镇江漕运达到了顶峰,镇江成为“中国漕运咽喉”。清代,镇江商业空前繁荣,有“银码头”之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5月,根据《天津条约》,镇江正式对外开埠,设立海关,成为长江下游最早开辟的通商口岸。1861年2月,英国在镇江银山一带设立租界[11]67-68。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商品进出口业务大增,镇江金融业发展迅速,最盛时有钱庄60多家。镇江人也吸取了西方的近代文明优点,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纺织、面粉、发电等近代民族工商业兴起与发展。光绪年间镇江成立了邮电总局,其分支机构遍布大江南北。
3) 中外文化交流。镇江优越的水陆交通、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吸引了许多国外学者前来进行文化交流,如日本僧人古源邵元、高丽诗人李齐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日本画僧雪舟等都到过镇江。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镇江生活、学习、教书达18年之久,她创作了许多描写中国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西方权威人士评价说:“赛珍珠女士以她的文学作品促进了西方世界和中国的相互理解与欣赏。”[9]451美国总统尼克松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
近代,镇江对外开埠,镇江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进行碰撞与交流,建筑方面出现了多样的建筑形式,如欧式建筑、日本建筑、中西结合建筑等。各式教堂、西式医院、西洋学校、电影院、舞厅、酒吧、咖啡厅、汽车、柏油马路、电灯、电话等新事物纷纷出现。
历史文献记载,早在秦汉以前,现镇江地区的吴文化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各国。目前,镇江市已先后与日本津市和仓敷市、美国坦佩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巴西隆德里纳市、韩国益山市、德国曼海姆市等11个城市结成了国际友好城市[3]1037,并与一批外国城市保持着友好交往。长期而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使镇江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型文化特征。
总之,在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地理区位的长期影响下,镇江地域文化形成了以吴文化为主体,南北兼融、东西并蓄的特点,同时具有古老型、移民型和开放型等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