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无位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018-02-09蔡瑞艳
蔡瑞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认为,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对物质进行反作用。正确、先进的意识或思想推动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错误、落后的意识或思想则阻碍事物变化与发展,一般起着消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学生家长们和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们,对于德育在整个高职教育阶段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对其他学科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对于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理性的和充分的认知。这就造成了目前德育的状况是,在高职教育中角色定位模糊,甚至面临着“无位”的尴尬局面与危险境遇。
一、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欠佳,导致学生轻视德育课程
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变化的发展期,社会环境的全要素都时刻发生着剧变。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环境的子要素,它的环境独立只是相对的,社会的发展与演化时刻影响着高职院校中的德育。
高职学生不仅是“学校人”,同样也是“社会人”,他们正处在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中,社会环境中纷繁复杂的因素,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展、完善和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那些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道德规范与要求,不仅受到挑战,而且有的已经瓦解,有的被改造,但是,由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变化,具有相对滞后性,因而一些新的道德规范尚未与改革开放同步、及时形成和确立,于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建设领域,出现了所谓的真空地带。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纷繁复杂的多元环境,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例如当社会上出现一些官员干部,由于急功近利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做出一些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的违法乱纪行为时,就会给现代大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人生价值观,带来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开始怀疑道德,错误理解与认识德育,进而造成他们对德育课程更加丧失信心、缺乏兴趣,误认为德育其实是虚空不实的说教。这些高职学生们的心理成长开始渐渐迈向亚健康状态,他们多数人极易逐渐变得或孤独、或压抑、或冷漠、或自卑、或焦虑、或兼而有之,出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不良精神症状,最终加剧学生对德育的不信任及枯燥无味感。当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时,常常会面临道德选择与判断的困惑,他会感受到学校德育情境与现实社会生活情境的巨大差距,这种落差往往会使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可能刚开始时有些不适应,渐渐也就“身不由己”甚至“同流合污”,致使出现道德混乱甚至陷入道德困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市场经济从国际与国内两个维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冲击着中国社会生活,人们对物质生活盲目高端化追求和攀比的欲望也日渐膨胀,于是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主义、利己主义的种种思潮渐渐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显露出来。不乏有学生对一些官二代富二代们奢靡纨绔的生活,产生羡慕不已的心理,常常萌生自己现在读书就要为了将来当官、日后发财的“伟大理想”。这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腐蚀性的干扰,使得大学生在树立理想目标时产生困惑与迷茫——该树立什么理想,应选择何种工作,当追求哪样生活?
另外,目前中国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使用上,存在着只重视文凭不重视水平的倾向,不注重以思想道德素质这个尺度,来衡量所选人才是否合格、是否优秀,盲目聘用高职称、高学历之人,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选用,存有较为严重的排斥心态。加上社会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当前的高职大学生们除了日常学习之外,更多的是考虑毕业后的出路。这客观上加重了德育对象的心理压力,无形中无情地碾压着他们正在形成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进而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上述消极的因素常态化地存在于社会中,一定程度地牵引着社会德育环境朝非良性方向发展,通过种种渠道不断地侵蚀、恶化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促使他们行为举止畸形化,这种状况一旦蔓延,容易导致更多的学生无视、轻视甚至是蔑视德育。
二、高职院校对德育课的相对忽视,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缺乏重视
高校德育课程是德育主渠道,理论上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但在实践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踏踏实实”,不少学校都流行一种观念——“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中国高职院校德育之所以出现低效现象,关键原因在于思想观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这句话是经常写在各种红头文件里,塞进各种会议中,挂在领导口头上的。但不幸的事实是,德育只是被当作高职教育的“衬托”或“点缀”, “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被当作不能量化与评价的软性教育指标。高职德育一再被虚名化地外在高大上,内在空心化,这对直接培养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危害极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高等学校在不断整合、发展壮大的洪流中,面对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部分院校绞尽脑汁地扩大本校影响力,以求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为了强化本学校竞争力,大多数高校在壮大规模的同时,将注意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以快马加鞭地向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靠近,相对忽视了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表现为:关于课程的设置,有些高校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将专业课时量设置为占总课时量的大部分,极尽所能地压缩德育的课时量,不仅能删则删、不能删则减,甚至常常要采用其他名目去占用德育的课时,以便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关于教材选择,也是敷衍了事、马虎应对——有什么教材就凑合着用什么教材;在相关教师安排上,也常草率为之,只要求他们能照本宣科就行了。学校这样对待德育课程,客观上会造成学生认为德育不重要的错觉——学校都如此这般嘛。这种对待德育的做法,也严重违背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初心,从负面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有,对德育内容和途径的相关设计方面,由于很少追踪德育的学术前沿研究,对德育内容也不适时更新,导致德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相脱节,试想,这种德育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吗?
学校是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责任主体之一,由于学校自身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偏差,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现状看,仍然顽固地存在着对大学生严抓专业知识教育,常形式不一地忽视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忽略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造成校方对德育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高校德育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确立。
三、受教育者对德育课的扭曲态度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信息社会的快速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成分、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劳动成果的分配方式,趋于多样化。对于90后占大多数的大学生们来说,读书的现实目的是就业,这是他们读大学及选择院校的一个主要动因,然而巨大的社会就业竞争压力与生活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专业课程上,更多的是要关注于各类相关专业的、职业的资格证考试,“自然地”忽略了个人良好道德的培养。我们惯常所见的是:在高职院校的自习室与图书馆里,大多数学生或者是在研读四六级英语书本,或者是在研读计算机知识,或者是在准备会计资格证冲刺考试,或者是在复习人力资源证等证件的考试资料,极难发现有学生是在研习德育方面的书籍,即便是有,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为了应付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课程作业或考试,而鲜见有人是专门为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而花费时间与功夫的。特别是在人们不成文地暗自认同“以考分论英雄”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德育课视为一门不得不上的课程,特别是对理科学生来说,德育类课程,只是结业考试中的一门科目,只是讲理论、讲空话、说大话的空洞、虚夸教育,不外乎死记硬背,能考个高分就行了,很少引起他们的重视,因而在学生心目中德育也是无位的。
有一个相关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是,78%的学生认为德育课无用,专业课、技能课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对德育课普遍存在淡漠心理。他们认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可以在就业时派上用场,而德育知识影响不大,认为德育课无用。被动的接受教育对学生来说已有困难,就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学习了,他们直接漠视德育课的存在。
结语
目前德育工作,因为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不突出、作用不明显,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而在校园内,由于德育教学在全部教学设置中处于名义上受到重视,而实际上处于次要、配角甚至是摆设角色,与学生未来就业和工作没有太大直接关系而受到冷落与排挤,使得德育的成效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德育的社会环境建设,同时要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方面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在实处,真正发挥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庆红,李洁.试论新时期青年德育发展的新取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01):93-95.
[2]綦林,宋欢.高校“大德育体系”构建的困境与突破路径[J].高教学刊,2017(06):20-21.
[3]刘颖.论当前高校德育的价值理念及其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264-265.
[3]张娅婧.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 201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