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和传承
2018-02-09王行
王 行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0)
0 引言
2016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需求,更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是对劳动者“才”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的考验。[1]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在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也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1 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
工匠精神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作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思想载体,通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工匠精神形成了独特而固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
第一,追求极致的技术取向。技艺精湛是工匠的生存之本,《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形象地刻画了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石、象牙、骨器时专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天工开物》中用“天孙机杼,人巧备矣”描写织匠高超的织花技术。[2]工匠精神就是人们对产品的所饱含的那份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技术理念,时刻保持对产品和技艺的批判反思,在一次次否定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第二,追求完美的审美取向。工匠在专注于自我的技艺时,对器物赋予自己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匠人们凭借自己的生活体会、职业敏感性和对人与物的深度思考,逐步提升自己的日常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器物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心灵体验,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至善至美的审美境界,[3]这种独特的审美形成了作品的灵动与神韵、新颖和别致。
第三,追求崇高的道德取向。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工匠们在技艺修炼的过程中往往把“修身正己”作为做人的最高要求。优秀的工匠在内心深处不断强化“经世致用”的神圣使命感,体现“为世人所用”并愿意为之坚守一生的志向,这不仅是工匠们超越平庸、淡泊宁静、济世为民的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更是心系匠艺传承与实干兴邦的担当与作为。[4]
2 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分析
现代性特指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如规模化、标准化、整体性、功利化等的社会特征。工业化以来,中国进入了长期的现代化进程,生产模式的改变和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逐渐使工匠精神失去了价值的坚守。
2.1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影响
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也淹没了工匠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产品背后所蕴含的人的主体价值被淹没,形成了人对机器的过度依赖,人失去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工匠精神的形成也无从谈起。当技术成为一种社会生产力时,掌握技术的人便游离于产品之外,经验与个人意识都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作品无须心怀敬畏。马尔库塞认为,祛魅后的现代技术以工具理性为标尺来衡量一切,以数量化生产来蒙蔽一切,价值理性的缺失不仅使现代人被逐渐物化,而且失去了其应有的丰富性。[5]
2.2 现代化商业模式的冲击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和技术的精益求精、宁静致远职业精神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在生产时摒弃功利主义和浮躁的心态,与产品和技术融为一体。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却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过度的物质化的商业模式容易让人们忽视产品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坚守。目前我国商品市场上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一方面,市场上的低端消费品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社会产品的需求却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其次,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生产方式消弱了产品对人的依赖,资本参与到社会分配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人心变得浮躁,劳动者的个人感受与产品的品质统一共荣辱的社会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工匠精神的生存空间受到挑战。
2.3 传统思想因素的制约
在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里,匠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仍然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评判。[6]其实在我国古代社会,我们并不缺乏大量的能工巧匠,他们的优秀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仍被保留了下来,受到后人的敬仰和膜拜,但是很多精湛的手艺因为人们的价值取舍,没有很好地被继承和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工匠被社会矮化、工匠精神日渐式微,专心做品质、潜心研究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了,社会充斥着大量低端、重复性、仿制性的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
3 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选择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即是挑战,更是机遇。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教育质量和内涵的提升,更要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
3.1 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
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领域转化的强大内生动力,社会必须大力培育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长期以来,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普通教育的冲击,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明确,职业特色不突出,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社会岗位需求。职业院校要遵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性,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和社会生产中的价值,真正把技术、技能的精髓落实到实际的生产应用当中,这既遵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又满足了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3.2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的生产实践操作平台,学生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内涵,从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具备强烈的工匠意识,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把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内化到学生自身的内在精神结构之中。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所培养的大批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人才又能真正踏踏实实地服务于企业,推动企业发展。[7]
3.3 优化专业课设置,践行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也是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当中,改善课程设置体系,突出职业特性,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强、职业敏感性高的从业者,通过人文素养课、就业指导课、岗前教育环节,培养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具备强烈的职业追求,并将这种强烈的职业追求贯穿于个人的职业生涯中。
3.4 强化校园文化宣传,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弥足珍贵,但绝非高不可攀,学校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工匠精神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校园新媒体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定期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国家重器》等系列影片,组织学生开展技能大赛等活动,也可以通过认真的打扫一次教室卫生、拧一颗螺丝钉、加工一个小零件等活动,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践行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
4 结语
工匠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岁月的洗涤和现代商业模式的冲击,它的精神价值仍然熠熠生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场所,理应肩负起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历史重任,这不仅关切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更关切到社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