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出现心电图改变临床探讨
2018-02-09袁龙扣
袁龙扣
(泰州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小儿肺炎属于儿科常见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小儿肺炎对小儿患者身体具有较强危害性,由于小儿患者本身具有一定脆弱性,若不增加重视,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对小儿肺炎进行有效的诊断能够尽早进行治疗,避免患者身体进一步恶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1]。有研究显示,心电图改变能够反映小儿肺炎的病情进展情况,通过心电图改变状态能够通过肺炎对心肌的影响进而分析肺炎疾病的演进。为进一步研究小儿肺炎出现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内容,本文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分为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各43例,选取同时期健康儿童4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对象中,女42例,男44例,年龄3-8岁,平均(4.9±1.7)岁;对照组研究对象中,女20例,男23例,年龄3-8岁,平均(4.5±1.4)岁。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心电图检查。①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于研究组进行对比;②研究组。研究组轻症肺炎患者与重症肺炎患者均在发病后48 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将轻症肺炎与重症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2]。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心电图情况,根据《小儿心电图学》中的心电图诊断参数进行心电图变化分析,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心电图各个波段的区别,以及研究组中轻症肺炎患者和重症肺炎患者心电图各个波段的差异[3]。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心电图中P波高尖、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且重症肺炎组显著高于轻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异常率
对照组儿童心电图异常率为2.33%,研究组中轻症肺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18.60%,重症肺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41.86%。研究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小儿肺炎威胁儿童的肺部,随着病情的恶化还可能造成心功能、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状,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小儿肺炎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了解小儿肺炎的进展情况能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对小儿肺炎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小儿患者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很多感受无法顺利的描述出来,因此对小儿肺炎进行问诊时需要注意结合相关的检验仪器的检验结果,而挑选能够反映患者病情进展的检查方式,对成功检查患者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小儿肺炎会影响患者的心肌细胞,小儿肺炎的发病速度一般比较快,很多情况下会造成心肌细胞损伤,严重的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因此观察小儿肺炎心电图的改变对了解肺炎进展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小儿肺炎患者发病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会引起患者心率加快,而肺炎表现出的发热症状可能导致窦速,而导致肺炎的病毒,以及肺炎引起的缺氧酸碱失衡等症状,都可能会对患者的心肌细胞造成损伤[4]。因此小儿肺炎的感染严重程度与心肌细胞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一般来说患者肺炎严重度越高,心肌细胞的损伤越严重,患者心率变化越明显。通过分析小儿肺炎的心电图改变,能够较为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肺炎进展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对小儿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研究组轻症肺炎、重症肺炎患者与对照组正常儿童的心电图变化,结果发现,研究组的心电图中P波高尖、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且重症肺炎组显著高于轻型肺炎组,研究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分析小儿肺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对于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临床对症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夏凌云.新生儿肺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的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2017,02(11):80-82.
[2] 王芸,黄志标.871例新生儿肺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的分析及临床意义[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7,26(01):36-38+46.
[3] 周岳琴,王琴,方昕.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在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5,37(15):2339-2340.
[4] 朱敏仪.探讨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改变[J].当代医学,2013,19(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