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2-09赵杰冯磊刘秀芳
赵杰 冯磊 刘秀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常见疾病类型之一,是非外伤患者截肢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和抽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关系密切,随着年龄升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增加[1-2]。本研究探讨了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男女各有24例、18例,年龄41~77岁,平均(63.12±2.12)岁。观察组男女各有25例、17例,年龄41~76岁,平均(63.16±2.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药物治疗,给予降脂、降糖和降压等保守治疗改善微循环状态,并给予神经营养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开展介入手术治疗。术前给予75 mg氯吡格雷、100mg阿司匹林治疗,连续2天。局麻,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导管鞘置入血管,给予0.3~0.5万单位肝素注入,给予血管造影了解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经导管鞘置入导管和导丝,向远端探查,若血管狭窄或闭塞无法穿过,需在超滑导丝引导下进行。造影显示血管通畅,可向动脉注入药物后结束手术。术后继续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康复效果;平均住院时间;脑梗死、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显效:血管狭窄<30%,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有效:血管狭窄<50%,症状改善,溃疡愈合率>50%,无严重并发症;无效:间歇性跛行、疼痛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狭窄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
2.2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15±1.12)d,比对照组(16.43±1.52)d短,P<0.05。
2.3 脑梗死、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脑梗死、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其中,观察组脑梗死有1例,而对照组有4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和3例截肢,总发生率分别是2.38%和23.81%。
2.4 手术前后踝肱指数
手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踝肱指数是(0.34±0.21),(0.35±0.22),踝肱指数相似,P>0.05;手术后观察组踝肱指数为(0.85±0.21),高于对照组的(0.54±0.22),P<0.05。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机制目前有两大学说,第一种是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第二种是脂质在下肢动脉沉积所致[5-6]。除此之外,遗传因素也在其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无典型症状,但治疗不及时可产生严重下肢缺血甚至截肢,降低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键在于开通闭塞或狭窄下肢动脉,改善血供[7-8]。
传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通过降脂、降糖和降压等保守治疗改善微循环状态,并给予神经营养和抗感染治疗,但效果欠佳。
近年来,介入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安全高效等特点,属于微创操作,经动脉穿刺、球囊扩张、动脉扩张和重建,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9-13]。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脑梗死、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确切,可提升踝肱指数,减少不良预后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1]卢衡,郭平凡. 血清肝素辅助因子Ⅱ活性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相关[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2):177-181.
[2]牛苏,李国均,吴海江,等. 补阳还五汤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效果 [J]. 中医药学报,2016,44(1):94-96.
[3]潘易飞,林细吟.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病人焦虑及抑郁的效果[J]. 护理研究,2016,30(9):1111-1113.
[4]王耿,陈志强,彭明,等. 川芎嗪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研究[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8(3):217-220.
[5]叶海东,胡胜利,徐毅. 透骨通脉饮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4):443-444.
[6]徐良,陈鹏,王晓东. 血管内支架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71-73.
[7]孙风芹. 芪蛭顾步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研究 [J]. 糖尿病新世界,2014,34(6):11.
[8]马红云. 下肢动脉硬化肢体闭塞症介入术后中药涂擦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224-225.
[9]张琳娜,侯艳玲,左桂芝,等. 延续护理在介入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2):191-193.
[10]孙鹏,郑瑞鹏,王海英,等. 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6):1565-1567.
[11]杨俊,史文风,杨旸,等. 奥马哈系统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10):951-953.
[12]徐恒,于文慧.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86-87.
[13]庄金满,李选,李天润,等. 股浅动脉重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1):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