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鸿恩生平及学术特色探析

2018-02-09徐江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自序八法医书

莫 为 徐江雁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生平研究

刘鸿恩,字位卿,河南尉氏人,他出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卒于光绪13年(1887年),其祖上曾在嘉庆年间任湖北督粮道。刘鸿恩自幼丧父,受其母闱训,敏捷聪明,自幼好学。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后官至陕西布政使,署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年)辞官返乡,居家二十来年,醉心于岐黄之道,在光绪六年(1880年)撰写完成《医门八法》[1]。

2 著作及版本研究

据《中国医籍通考》[2]《中国医籍续考》[3]记载刘氏一生只有《医门八法》一部著作。但由于刘氏在《医门八法》中有批判医圣的言论,故当时书局没有给予刊印出版。后由刘氏后代整理,刊印成书,赠发友人,现存仅有蓬池刘氏石印本。目前该书在河南流传广泛,尉氏、民权、睢县、鲁山等地均有手抄本。又知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藏有清光绪年间手抄本和石印本,各四册[4]。

3 学术思想研究

3.1 中年习医 自学成才 刘氏祖上无习医背景,他是读书人出身,中年辞官开始钻研医书,历经二十多年,终获成就。对于他习岐黄的缘由,他在《自序》里已作解释:“予素不习医而善病,病则谋之于医,医不效,则谋之于书”“因于无病时,取医书加以评骘,且汇各种医书,互相考证”。由上可知刘氏乃自学成才,其学术思想来源是博采众家,加以自己临证实践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成。正是其学术思想来源广泛,故书中所载方剂除了自拟的乌梅四物汤,独梅汤等,还有张介宾的一阴煎、大和中饮、大补元煎,吴有性的三消饮、柴胡清燥汤,程钟龄的化虫丸、蠲痹汤等。

3.2 敛肝养肝 乌梅当先 刘氏在《卷一·虚实》中提到:“肝无实证,肝之盛血,如笔之含墨,墨少则毫岔,血少则肝张……肝为五脏之贼,故五脏之中,唯肝最难调理。”他认为肝是没有实证,治疗时反对平肝,应该在于敛肝。故在临床中多以收敛补养为主,但在临证过程中发现白芍甘草汤力量微弱,归地滋阴,虚不受补等问题。于是刘氏结合实际情况认为:“思之已久,忽的乌梅,用以敛之,应手得效,凡系肝经病症,用之皆效。”这一认识终在后来治疗中颇有建树,连刘氏自己都感叹到乌梅是治肝的首选。

今人王安邦[5]指出《医门八法》中共记载病证62个,其中涉及乌梅的使用多达52个,或单药合用,或与滋阴药同用,或与补气助阳药同用,或与清热药同用。另外该书的自创汤剂大都以乌梅命名,如独梅汤,乌梅四物汤,六君子合乌梅汤等。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刘氏对乌梅的喜爱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更好的解释了他在书中自谦为“乌梅知己”。

乌梅四物汤是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方剂。刘氏在《卷一·寒热》篇中说明了该剂的构成和作用。方中乌梅,性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肝养肝的效用,当归可以补血活血,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醋白芍能敛肝,可以敛血止血,疏肝解郁。四药合用具有敛肝养肝,补养气血的功效。适用于痢疾、怔忡、耳聋、遗精、妇科病中的子淋、子气、子肿等。从刘氏使用乌梅四物汤的运用可窥知,刘氏在临证上因善用乌梅,对乌梅的研究有着高深的造诣,所以他被人尊为“乌梅先生”。

3.3 八法为纲 虚实为重 八纲乃辨证之纲领,治病之总则。八纲辨证最早见于《内经》,得仲景之发挥,至明清时期八纲辨证运用已达到顶峰,其中代表人物有张景岳、程钟龄等。在这背景下,刘氏根据自己多年经验积累,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八纲之法”来辨证施治。他在《自序》中说:“八法者何?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此八者,乃病之格律也。”刘氏把八纲作为辨病格律,来处治病情,并拟定合理的方药。既然八纲为辨病之格律,谁为先?《自序》有做解释:“八法虽并列,尤以虚实为重。”纵观全书,考其62个疾病,多以虚实为纲,占了全书疾病论述的7成之多。对此他在《卷四·乳证》又再次说明:“虚实者,病之格律也。”

3.4 以儒释医 医理自明 刘氏乃文人出身,著《八法》并以儒医自称,在书中好用文理来说明医理。结合刘氏个人来说,他在《自序》中写道:“儒生不知医,儒医中无医书,诚为千古缺典,千古憾事。”他认为读书之人需知医,而且对医的了解要达到一定境界。因此刘氏在书中倡导“医道在医书中,医书以求医道,医道愈晦;医理在儒书中,以儒书推医理,医理自明。”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3.5 善治杂病 重症颇效 研究一个医家除了研究其生平、著作、提出理论观点外,还应该从其诊治疾病的思想,治疗经验入手,获得详实的资料。纵观《八法》,刘氏将其诊治疾病的经验分成了四卷来论述:卷一论八法和瘟疫,卷二、卷三为内外杂病,卷四为妇、儿之疾。

3.5.1 对温病的论治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治疗外感热病为主的“温病学派”。该学派代表有吴又可、叶天士等。他在众多温病医家中最为提倡的是吴又可与戴麟郊,他在《自序》中说:“由汉至明,名医辈出,其论证不误,立方有效者,仅有吴又可,戴麟郊而已。”故刘氏对于治疗温病的思路多取自于两人。如书中对温热病实证治疗多引用吴氏三消引来清、汗、下,吴氏达原饮来透膜达原,吴氏举斑汤合小承气汤来透热消疹,对温病虚证多引吴氏人参养荣汤、吴氏安神养血汤,吴氏承气养荣汤等来补养气血,调理缓急。

3.5.2 对内科及妇儿病的论治 刘氏以“八纲”辨病,尤重“虚实”。卷二、三、四多以虚实或虚实兼夹来辨病施治,所以他对内、妇、儿的诊治,归根到底可以看做是对“虚”与“实”诊治。笔者研习该书发现,对于“虚”证,刘氏多好用以乌梅为主的方剂来治疗,如做单味的独梅汤,去川芎加乌梅的乌梅四物汤,乌梅做药引的加味补中益气汤等。对于“实”证,他喜使大黄,书中涉及到用大黄的病证有26种,占所列病证的4成,且立意精卓,独具特色。今人贾燕平等[6]撰文将刘氏善用大黄的经验归纳为:(1)谨查虚实,当下不厌;(2) 实热之证,唯攻其实;(3) 外表之实,当宜攻下;(4)当下难下,巧妙配伍。

3.5.3 对危重疾患的论治 他在《凡例》中说:“斯编即成,问方于予者颇多,类皆病势垂危,医士弃而不治之证也。予以前数方治之,皆获幸免。”从中可知,刘氏对于以往医家所棘手的危重病症的治疗也是有着独特的见解。刘氏对危重疾患的论治,经研究发现多集中在卷二如痢疾、泄泻、噎嗝、呃逆等,多数与肝脾有关。他认为这些疾病的病机都是阴血亏则肝燥,肝燥则克脾引起的,治疗应用乌梅敛之。故对上述危重病证治疗多用独梅汤,乌梅四物汤等,并屡获奇效。如《卷二·痢疾》篇曰:“病证至此,不惟时医束手,方书无良策,余之有独梅汤可用……余用此方以治痢,余者颇多,类医士皆弃而不治之证也,此中颇有机括。”

4 结语

刘鸿恩是清代河南有名的医家,对中原医药的发展曾做出过贡献,刘氏的著作对临床医生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对其学术思想的总结梳理是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自序八法医书
神医的秘方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离心率求解策略八法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关于“歌词文章”——《歌词写作纵横谈》自序
八法解决物理选择题,高考分数十拿九稳
可以听,可以读,可以弹——舒泽池自序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医史教材“万全撰成《万密斋医书十种》”说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