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

2018-02-09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蔡畅郭巍李东民李培龙葛琳陈方方崔岩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性传播异性感染者

王丽艳 秦倩倩 丁正伟 蔡畅 郭巍 李东民 李培龙 葛琳 陈方方 崔岩

根据我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 HIV/AIDS病人)78万人(62万~94万人),疫情估计HIV新发感染数控制并稳定在较低水平。“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以来的10年,我国基本控制了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艾滋病主要流行模式从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 HIV/AIDS病人(未含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病例),年龄在15岁及以上。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传播途径进行统计,存活 HIV/AIDS病人年龄分布按实际年龄统计,新诊断的按报告时年龄统计。地区分布均按照现住址统计。传播途径以接触史中最危险的行为由访谈医生确定。定期利用研究对象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进行全国范围的查重,对重复报病例进行删除处理,传播途径信息每次随访过程中根据随访医生访谈结果予以核实,并进行订正。使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MapInfo15.0软件绘制地图。

2 结果

2.1 已诊断现存活HIV/AIDS病人

我国已诊断并报告现存活病例数呈现聚集性分布。截至2015年底,报告现存活15岁以上HIV/AIDS病人57.1万,超过1万人的省份达到了15个,占全国病例数的87.7%;低于3000人的省份有7个,占全国病例数的2.2%。

2.1.1 传播途径与地区分布报告现存活15岁及以上HIV/AIDS病人中,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58.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0.1%,经注射吸毒传播占13.6%,其他或不详占7.6%。各地存活的 HIV/AIDS病人主要传播方式不同,经异性性传播的病例分布最广,以云南、广西、四川、广东及新疆等居多,前 5个省的病例占全国的39.0%。经男男性行为传播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四川、江苏及辽宁等,前 5个省的病例占全国的62.0%。经注射吸毒传播病例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新疆、广西及广东等,前 5个省的病例占全国的84.9%。

2.1.2 传播途径与城乡分布报告现存活15岁以上HIV/AIDS病人中,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母婴传播和既往采供血感染者中,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0.2%、59.6%、75.6%和80.9%,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现住城市所占构成比为69.1%。

2.1.3 传播途径与年龄分布报告现存活15岁以上HIV/AIDS病人的男女比为 2.6∶1。男性平均年龄为(41.1±13.4)岁,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60~64岁及≥65岁年龄组男男性行为传播所占构成分别为63.2%、65.8%、52.7%、35.5%、22.3%、18.7%、16.6%、16.5%、14.2%、7.2%、5.8%;异性性传播构成分别为19.8%、26.5%、34.2%、41.3%、44.9%、46.9%、53.3%、62.1%、71.8%、82.7%、89.3%。

2.2 2015年新发现HIV感染者

2015年新发现 15岁以上HIV/AIDS病人114656例,超过5000例的省份9个,分别为四川、云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新疆、河南和湖南,共占全国病例数的66.5%;低于1000例的省份有8个,分别为甘肃、内蒙古、天津、海南、青海、宁夏、西藏和建设兵团,共占全国病例数的3.4%。

2.2.1 传播途径与地区分布2015

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AIDS病人,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66.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8.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其他或不详占0.5%。经异性性传播的病例5000例以上的省份有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贵州 5个省,占全国异性性传播病例的56.6%。经男男性行为传播病例大于1000例的省份有 14个,其中报告数前 5位的省(广东、北京、四川、江苏、辽宁)的病例占全国的37.7%。经注射吸毒传播病例大于100例的共有7个省,报告数居前5位的省(四川、云南、新疆、广东、广西)的病例占全国的80.5%。

2.2.2 传播途径与城乡分布2015年新发现的15岁以上HIV感染者中,主要为性传播病例和注射吸毒病例。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现住农村为主,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7.3%和60.4%;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以现住城市为主,所占构成比为66.1%。

2.2.3 传播途径与年龄分布2015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AIDS病人男女比为3.7∶1。男性平均年龄为(4.0±16.0)岁,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60~64岁及≥65岁年龄组男男性行为传播构成分别为73.8%、68.0%、55.6%、43.4%、33.2%、27.9%、23.0%、20.3%、13.3%、7.1%、5.2%,异性性传播构成分别为23.6%、28.6%、38.2%、47.7%、57.4%、64.0%、71.9%、76.7%、85.3%、92.2%、94.2%。

3 讨论

全国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存在差异,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经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2015年新发现病例中经性途径传播比例达到90%以上),MSM感染人数占有一定比例,较少累及中老年人,15~24青年也有一定数量病例,尤其在发现的男性青年病例中成了主要传播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HIV经性传播更加具有隐蔽性,其空间分布也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而更加广泛,控制该途径HIV传播难度加剧。从部分分析可见,目前发现的异性性传播病例表现形式无论男女,家庭内传播不再是主导方式,商业异性性传播和非婚非商的异性性接触逐渐成为主力。而这部分方式的易感人群基数随着网络交友工具的发展和人们性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壮大,目标人群不再有特定的标识,直接干预不再成为主要的手段,对未来艾滋病疫情的影响成为重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男男性行为传播虽然人群特征明显,但近年监测到的感染状况处于5%以上并呈现上升趋势。中国MSM特殊的情况,为了传宗接代、为了躲避世俗结婚生子,虽然近年有所改善,但是仍有很高比例的MSM选择结婚或与异性同居。2009—2011年的深圳市调查显示,MSM已婚比例达到51.98%。2015年郑州的调查显示,调查MSM中有39.8%已婚或与异性同居,这为艾滋病的疫情扩散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此外,不同年龄段人群流行模式也表现不同,15~30岁人群中以男男性行为传播占主要比例,尤其是15~24岁青年HIV/AIDS病例中,70%以上的都是男男性行为导致。30岁以后感染病例因不安全的异性性行为造成的影响较大。其中老年人和青年人的问题亦不容忽视。50岁及以上高年龄组的分析也显示,该人群的疫情增加是其高危行为暴露和既往感染晚期发现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年人群主要是高危行为的增加导致。如王岚等分析显示,2006—2009年全国15~24岁学生病例报告数增加,特别是经同性性传播途径增加明显。同时监测数据也显示,该群体中有过性行为者的比例略有上升,部分青年学生有商业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部分省份的调查和分析结果亦显示了相同的结果。天津市 2011—2014年 15~24岁年龄组的病例同性性传播达到近 85%的水平。广州市2002—2012年报告的学生病例中,同性性传播占到了72.6%。河南2013年调查MSM中青年学生HIV抗体阳性率为4.11%。

虽然中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但在艾滋病的疫情分布上,城市和农村的流行模式仍存在明显差异。新发现的15岁以上HIV/AIDS病人中,城市异性性传播与同性性行为传播并存,农村地区异性性传播占绝大多数。这与既往研究中MSM主要活动在城市中逐渐形成的成熟Gay社区,城市MSM较农村性伴数和陌生性伴比例较高均有关系。

虽然本研究利用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仍然对全国的艾滋病流行现状有了一定的掌握,并说明应进一步加强几个特定人群的预防干预的重要性;也提示,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挑战。❈

致谢: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全国各级直报单位上报数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数据进行了核对和订正,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性传播异性感染者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异性组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异性齿轮大赏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章节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