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专业为例

2018-02-09李芳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学实践性专业

李芳英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1]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职责使命,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尤为重要,它是本科教学体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为例,阐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期为相关高校及专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目标定位

清晰的目标定位是实施实践性教学的首要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围绕着社会需求、学校需求以及专业需求三个方面确立实践性教学的目标。

(一)社会需求定位

实践性教学进行目标定位时,社会需求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的,就是适应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同的发展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由经济领域向纵深领域挺进,和谐社会、社会治理、社会建设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学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学专业人才提供专业的分析和解释,为决策者提供现实依据和解决路径。因而,国家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7月,我国应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已达到3.9万人。

就中华女子学院而言,因地处北京,这一地理优势对其人才培养方向和实践目标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市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社会变迁,对社会学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同时,北京市是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发展较快、社会调查和公共服务类机构集中的地区,这又为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裕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岗位。为此,学校社会学专业结合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把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以及社会治理、社会建设作为关注重点,把社会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技术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社会调查与研究能力,并开设了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性课程群。

(二)学校需求定位

实践性教学体系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本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明确学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意味着学校不仅要搞好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学校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确立了建设“一流女子大学”和“四个中心”(妇女教育研究中心、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妇女干部培训中心、国际妇女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的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优化本科专业布局,建立了与妇女发展需要相适应、可以拓展妇女社会参与和发挥引领作用的学科专业。社会学专业是为了服务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持续、专业化目标而设立的。学校于2008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正式成立社会学系,在社会工作系社会学专业教研室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社会学专业的设置,为学校的社会工作、女性学及法学等专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单位。目前,社会学专业硕士点的申报工作也在进行中。

学校在充分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和女子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概念。这一概念把实践育人理念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带有突出实践特征,强调实践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据此,构建了中华女子学院全过程进阶式实践性教学体系。[2]在该教学体系内,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在不同年级分别开展,涵盖了各教学环节,呈进阶式递进实施。第一阶段的基础实践包括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和专业理论课教学实践,要求理论教学要围绕着实践问题展开,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阶段的专业实践包括实验教学和专业实习,帮助学生在课内外实验和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阶段的综合实践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第二课堂等,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①参见:《中华女子学院审核评估自评报告》(中华女子学院内部文件),2017年11月。

在学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指导下,社会学专业构建了自己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注重凝练专业特色。首先,和学校的全过程进阶式体系保持一致,社会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也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进行构建和实施,但在内容设置上和学校略有不同。由于社会学专业本身的实践性较强,遂把属于学校第三阶段综合实践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提前到中低年级,让学生尽早开始接受社会调查能力的训练。其次,结合女院特色和本专业特点,将性别社会学研究作为本专业特色。这是因为,与国内其他院校的社会学专业相比,我们的性别社会学研究处于较为前沿的位置。专业教师团队发表女性社会学研究论文与专著多部,主持和参与过国内重大社科基金与多项省部级课题,与国内女性社会学研究的最高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女性社会学调查与研究的经验和能力。因而可以在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坚实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项目实践。此外,中华女子学院长期以来在妇女和家庭研究方面积累了优势和资源,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资源优势,如聘请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知名专家开设讲座和课程,利用妇联所属的“华坤妇女生活调查中心”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妇女相关议题的调研,等等。

(三)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构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离不开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分析。社会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顺应“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形成了“专业基础课+性别特色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综合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关怀和公益意识,秉持性别平等观念和“四自”精神,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知识基础,能够运用社会学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基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社会调查与研究、妇女发展与家庭咨询、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①参见:《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专业自评报告》(中华女子学院内部文件),2017年11月。其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关怀和公益意识”,“在基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社会调查与研究、妇女发展与家庭咨询、社区管理与服务”回应了社会需求;“秉持性别平等观念和‘四自’精神”,“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回应了学校层面的需求,具有女院特色;“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知识基础,能够运用社会学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现了专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社会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确定为:“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开展各种类型的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科研活动。熟练掌握统计分析技术,具有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各种常用的办公自动化仪器设备,熟练掌握文献检索以及其他信息收集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再由此确定社会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在学校的全过程进阶式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指导下,社会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围绕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内容设置和具体实施。

(一)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一般在低年级阶段实施,主要是课程教学实践,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由学校统一设置安排,专业理论课程由系里设置。学生的课程体系有三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自由选修课程模块。

根据学校实践性教学体系进阶式的思路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进程为:大一基础理论课;大二研究方法课;大三应用分支课;大四没有具体课程,主要为毕业实习、写论文和就业。大一阶段为学生设置了三门基础理论课,即社会学概论、社会学专业入门指导课和国外社会学理论。这三门课程均设置实践性环节,采取的形式有课堂讨论、课堂分享、日常调查、课程期末作业等。大二主要是社会学方法类课程的学习。我们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与技术等课程打造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法学习体系,这些课程的操作性极强,学生必须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以质性研究为例,该课程在开课之初就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选题设计、文献综述、访谈、观察、资料分析、资料整理、撰写论文等环节,期末提交一篇规范的社会学专业论文。大三主要是分支和应用社会学课程,如组织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市场研究、大数据分析在社会学中的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众多实践环节,授课教师还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北京胡同、参与社区活动、做访谈等。

(二)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主要体现在专业实习环节。实习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应用及补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根据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需要在大三期间完成为期两周(10个工作日)的专业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学研究的具体项目实践,了解项目运作的基本过程,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具体的实习方式是,专业统一安排实习项目,由专业教师带队完成实习进程,学生需要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工作,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工作进展,按期完成工作记录并上交实习报告。①参见:《社会学系专业实习要求》(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内部文件),2012年6月。从社会学专业实践的实施情况看,专业实习既是低年级实践能力的延伸,又是为将来的毕业实习做准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是学校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高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行业或岗位中运用理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实践包括社会实践(调查)、毕业(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四个方面。

1.社会实践(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是综合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进行调查,既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要求,又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由于社会学专业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我们鼓励学生以多元的方式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技能。结合学校要求和专业具体情况,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实践分为两部分:暑期实践和教学实践周。

暑期实践。暑期是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的宝贵时段。经过专业教师的讨论,社会学专业决定每个暑期都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从大一到大三,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定的社会调查,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开学后上交。调查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决定。在校期间,每个学生共完成三次暑期实践。多次的暑期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还训练了学生用社会学专业视角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专业实践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积累了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经验资料。

教学实践周。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实践育人要求,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中华女子学院自2014年秋季开始,在大二、大三两个年级每学期都安排停课一周,集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院系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自主确定并实施实践教学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专业为单位开展,也可以班级、学生小团队、学生个人为单位开展。要求每个学生的活动目标、内容和要求都必须明确、具体、可考核。经过几年的探索,社会学专业的实践周活动大致形成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基础实践活动,包括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课程专题研讨等;第二,专业实践活动,包括专业见习、专家讲座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研等;第三,学术实践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学术研讨会、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在每年的实践周活动中,“魁阁杯”学生学术论坛都评选出部分优秀调查成果,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实践周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要求围绕教学实践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或建议。在教学实践周活动中,专业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参观、培训、评比和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实践证明,短短一个星期的实践周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远远超出预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2.毕业(学年)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的实践能力,毕业(学年)论文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尤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综合能力的检验。结合中华女子学院的制度设计和专业实际情况,社会学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在大三完成学年论文,大四完成毕业论文。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具体为:(1)布置论文之初,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重点讲解论文的要求并对工作进行细化;(2)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制定严格的日程安排,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工作;(3)对论文质量提出高要求,要求论文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必须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论文,并且要用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分析,要有理论深度。通过对论文的严格把控,学生的论文质量逐年提高。

3.毕业实习

社会学专业的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由院系安排专门的实践基地,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督导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为期9周的专业实习。通过实习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并真正步入社会,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我们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与朝阳区大屯街道、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北京市零点调查公司、立德社工事务所等机构进行长期合作,鼓励学生到这些机构进行实习或者开展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极大的锻炼,能力也得以提升。

4.创新创业训练

除了上述实践内容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申报国家和北京市创新创业项目。以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为例,社会学专业有4位同学的项目入选,选题涉及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老人养老服务的精准化需求服务、留守儿童教养方式与自我期待的性别差异研究、在京高校非洲留学生学习状况满意度等,充分体现了学生尝试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社会的努力。(2)以竞赛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在课程中自选研究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综述、问卷设计、资料收集和分析,并撰写最终的研究报告。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自我展现的意识和能力,并多次在学校和北京市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各项奖励。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效果评估

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的实施,保障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专业实践机会,但实践水平如何,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需要对其进行效果评估。

(一)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指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跟进学生的实践情况,对所有实践性教学过程进行一个总体评估。在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反思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层次是否清楚、顺序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匹配、学生收获如何。为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从教师方面,定期召开教师研讨会,大家共同讨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收获、问题和建议,积极探讨更好的方式方法,并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从学生方面,每学期进行中期教学评估,召开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实践性教学有序进行并取得成效。

(二)结果评估

结果评估是指对实践性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估。在各个具体实践环节结束之后,都设置相应的评估手段。如,针对专业实习,需要学生本人写实习报告,由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督导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写出实习鉴定;针对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除了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评议之外,还需由其他教师进行匿名评审,不合格的不予通过。同时,改进了对各项实践活动的考核方式,不仅考核结果,还考核学生平时的态度和能力,做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另外,完善和丰富了“社会学专业入学情况调查”和“社会学专业毕业情况调查”两个数据库的建设,收集并整理了各级新生入学数据以及毕业生数据。通过对学生入学状况和需求的分析,以及毕业满意度和去向的调查,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情况、实践性教学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与完善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方面的工作,能够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评估和监控,保障了实践性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取得较大成效。

四、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特色

通过几年的实施,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社会性别特色的实践内容导向,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方向性课程群设置,“项目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由低到高的三阶段式实践路径,理论、实践与科研三位一体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性别特色的实践内容导向

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立足于学校的妇女/性别研究特色,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别意识导向。学校是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妇女发展的智库,学校在妇女/性别研究上已经形成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上,社会学专业结合学生的性别特点,以性别社会学这门特色课程为中心,开设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基础、凸显性别研究方向的一系列课程。在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和回应女性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重大关切。与其他高校的社会学专业相比,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别特色内容导向。

(二)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方向性课程群设置

在定位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目标时,我们充分考虑到社会、学校和专业的多层次需求,尽可能把这些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并设置相应的方向性课程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三个方向,即社会调查与研究、性别与家庭研究、社区管理与服务。为此,我们设置了三个方向的课程群。社会调查与研究方向的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市场研究、数据分析技术、质性研究、大数据分析在社会学中的应用等。性别与家庭研究方向的课程为:性别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性别研究、性社会学等。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的课程为:社区概论、社会政策、组织社会学等。这些方向性课程群的设置,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向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又可以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项目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通过对社会学专业学生多年就业情况的分析,发现社会学专业人才在就业后主要以各种调查研究项目的方式开展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社会学专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建立了“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此,社会学专业积极拓展和利用校内外资源,给学生提供多重项目平台的参与,如“女大学生调查能力提升项目”“女大学生社会建设学术创新综合研究项目”等。在平时项目训练的基础上,我们精选优秀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参与各项大学生竞赛。近年来,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作品在北京市挑战杯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拍摄的专业纪录片入选“第三季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等等。这些经历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优秀作品也为之后的专业教学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例,还为获奖同学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①参见:《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专业自评报告》(中华女子学院内部文件),2017年11月。

(四)从低到高的全过程进阶式实践路径

不同的实践路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安排了从低到高全过程进阶式实践教学。大一阶段的学生,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同都处于摸索阶段。这个阶段的实践以专业入门以及初步社会调查为主要内容,侧重于专业认同和专业兴趣的培养。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并具有相应的实操能力,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比大一时期成熟,也没有大四学生存在的考研和找工作等因素的干扰,拥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因而,这个阶段的实践安排不仅难度增加,且实践量也增多。大四阶段的实践活动,则主要以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为主,这是实践活动的高级阶段,属于全面总结和升华阶段。实践证明,这种进阶式的实践路径,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认知特点,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得能力的增长和提升。

(五)理论、实践与科研三位一体的实践过程

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而言,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是将来从事应用性工作的必备基础。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的教学过程中,这也是我们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一个出发点。为此,我们力求做到理论、实践和科研的三位一体,以科研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要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是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例如参加女大学生调查、社会建设项目等,老师手把手提供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生项目和活动,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产出。虽然应用型高校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从事科研工作,但是让学生参与部分科研工作,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科研能力训练,可以迁移到别的方面,对学生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其构建和实施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在办学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顺应社会经济和学校本身的发展,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构建出适合自己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社会学实践性专业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刍议音乐“新课标”的“实践性”观点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