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探险之旅
2018-02-09郑雅莹
郑雅莹
一、如何读懂一本书
读不懂一本书——这样的“痛苦”我经历过很多次。一开始,一本书的大门紧闭着,你频频敲门却得不到应答。通往阅读之路的第一道关卡,就把人“卡”得无所适从。阅读是一个人的探险之旅。必要时,借助外界提供的“攻略”,可以帮助我们把路走得更远。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作者的访谈录和创作谈,里面会涉及关于这部作品方方面面的信息,如创作背景、灵感来源、构思过程……若是碰上坦诚的作者,他还会对你说出自己的“师承”和文学启蒙。更重要的是,有些作者还会传达出自己的写作观。这样,我们对一本书的诞生过程,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其次,可以试着把一位作者所有的著作通读一遍。通读一位作者的所有作品,对于我们理解作者、读懂作品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读到《情人》便打退堂鼓,也许我们就会对杜拉斯小说的整体风格产生误解;如果只是把课本里鲁迅的杂文当成应试包袱,也许我们就无法真正意识到鲁迅先生思想的价值。举个我自身的例子:以前看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时,我不懂“呼愁”二字对土耳其民族究竟意味着什么。谁知,答案居然能在作者的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找到。虽然我不曾通读帕慕克所有的作品,但在我看来,如果你真的有心去读懂一本书,仅仅只读眼前那一本,绝对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如果有一些书,让我们“死活读不下去”,又该怎么办呢?
现在,我依然读不懂卡夫卡,匆匆把《城堡》翻过几页,仍旧把它摆在角落里;《红楼梦》的奥义也让我难以领悟,便一心只想依靠红学家的解读,去进行简单的思考;从书店抱来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然而看到第一页,我就选择了放弃;我还买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问题在于,我根本不清楚作者在说些什么……我知道,凭自己现在的阅读能力,读不懂它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在等待。
等待时间流逝,生活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思索和感悟;等待知识结构的日益完善;等待思维水平的不断深化……现在读不懂的书,说不定日后多读几遍,也就领悟了。
退一步来说,即使是再出色的读者,也不一定能把一本书真正地“读懂”。所以,对于某些书,我们最好是反复阅读。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水平”与心境,其看同一本书的感受,肯定是会发生变化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那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二、如何“读”以致用
莫言在读川端康成的书时,被其中一句话激发灵感,写下了《白狗秋千架》;麦克尤恩的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更是致敬了许多的文学大家,同时又展现了自己杰出的创作才华。
这就是“读”以致用的典范啊。
持续的阅读,不仅能唤醒我们的表达欲,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更加准确地表达。那为什么,有的同学虽然读懂了很多好书,却仍然在写作上犯迷糊?
我想,那是因为我们缺少一颗写作的“种子”。为了获取这颗“种子”,就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体悟生活。久而久之,你会发现,灵感其实无处不在;我们下笔时,也就有话可说了。
一位好的作家或一本好书给人的启发实在太多。克洛德·西蒙那繁复而精准的描写,就像一个个移动的摄像机镜头;舒尔茨那梦幻般的文字中,让人感受到喷薄而出的想象力;卡尔维诺的小说结构精巧;博尔赫斯的作品充满哲思……数之不尽的优秀作家,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可供学习的典范。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读书,如何“读”以致用?
我的答案就是:要不断保持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同时不忘关注和思考生活本身;在有了“表达”欲望的时候,就及时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付诸文字。
平心而论,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写作文时,我也不时会感到,自己过去的书好像都白读了。
做一名“理想读者”绝非易事,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郑雅莹:湖南耒阳一中学生,曾获《初中生》“千金作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