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子:深山中坚守36年:师者如兰
2018-02-08
从安徽省宣城市区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的蜿蜒山路到达宣城最偏远的乡镇溪口镇,再穿过一段半个小时左右路程的漫水小道,才能来到大山里的东华教学点。何荣子老师坚守36年,从豆蔻年华到华发渐生,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对学生们的仁心挚爱……
“何老师,下星期你还回来吗?”
何荣子1964年出生在宣城市东华村,家中兄弟姐妹8人,她排行老四。何荣子从小就心地善良,待人热情。何荣子的父亲坚持让家中的8个子女都去上学,他说:“只要你们愿意读,吃再多的苦,哪怕砸锅卖铁我都供你们上学。”
16岁考上杨柳高中后,何荣子就有了一个心愿——报考师范学校,以后当一名老师。当时全家人的生活仅靠父母务农的收入,经济异常拮据。1981年,何荣子高中毕业时,听说离家15里山路的伞谷里教学点,唯一的一位老师因为嫌工资少离开了,她当即决定,去伞谷里教学点当老师。
第一次去伞谷里教学点报到,是父亲送何荣子去的,村民都很欢迎何荣子,因为她的到来,这个教学点又可以继续办下去,孩子们就不用每天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镇上的学校读书。
父亲走后,何荣子才看到,这个有10名学生的教学点只有3间简陋小屋,里面除了几张破旧的小桌子和小板凳,什么教具都没有。何荣子并未因此而灰心,没有乒乓球桌,她就自己动手用板子搭一个,找些小木板当拍子,再买来乒乓球教孩子們打。学校里没有水彩笔,何荣子就自己买回来分发给学生,从此孩子们的图画有了美丽的色彩。何荣子还买来跳绳、折纸等教具,学生们上课不再只有语文、数学,还有了音乐、体育和美术。何荣子每周一到周五住在村民家,把自己的工资拿出一部分给村民,周六上午上完半天课后走山路回家,周一一早再赶回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山路崎岖,有的地方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冬天的早上天还没亮,何荣子就要摸黑上路,山路前后一个人也没有,她就唱歌给自己壮胆。暴雨天气时不但有山洪还有泥石流,山路阻断,教学点就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
当初凭着想当老师的愿望来到了这里,如今面对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何荣子也不确定自己能够坚持多久。可每次周六上完课何荣子要回家时,学生们都会围在她身边问:“何老师,下星期你还回来吗?”何荣子每次都回答:“回来,下星期老师还回来。”转过身,她就落下泪来,她知道孩子们担心什么,如果她不再回来,这个教学点就会撤销,孩子们只能去15里外的镇上读书,绝大部分的孩子就会因此失学。19岁的何荣子有了一个日益坚定的信念:我要留下来!山里的孩子要读书,一个都不能放弃!
当地有一个叫邹仕安的小伙子,看到何荣子一个人在教学点忙里忙外很不容易,便经常去帮忙,还常帮她从山外的小学买回书和卷子。相处久了,两人感情升温,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结婚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在学校,何荣子既是老师,又是“保姆”。有的学生生病了家长还送到学校,何荣子就照顾他们喝水吃药;有的学生中午放学没有地方吃饭,何荣子就在学校做饭带学生一起吃……一天忙下来,何荣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她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因为只要学生们能来学校上课,能学到知识一天比一天进步,她就打心眼里高兴。
村里有一些十六七岁的大孩子,已不再上学,到处调皮惹事,他们经常故意把教学点教室的门锁捅坏。门锁坏了何荣子不但要自己掏钱换,教室里的东西还容易丢失影响学生上课,她回到家向邹仕安诉苦。第二天,邹仕安找到那些大孩子请他们不要再破坏门锁,可大男孩们梗着脖子说:“你算什么人!你真好笑,还管我们!”“不管我是什么人,但何老师是好人,她一个人在学校教书不容易,你们不能欺负她。”也许是被邹仕安的话震慑住了,有一段时间这些大男孩不再来找麻烦,可不久后,他们竟然把教室的瓦片揭掉了!
何荣子眼看这样下去学校都不能正常上课了,她对这些大孩子说:“学校里有各种球,欢迎你们来学校玩;学校还经常有故事课,你们可以带着家里的弟弟妹妹一起来听故事……”大孩子们看到何老师不但没有责骂他们,还允许他们正大光明地去学校玩耍,内心羞愧不已,他们真的来学校看书,听故事,再也不惹是生非。何荣子看在眼里,欣慰不已,因为她觉得,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跟学习知识同样重要。
何荣子是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她都不能请假,平时发烧头疼只要还能站起来,她就要坚持去上课。1998年,何荣子因患胆囊息肉需住院开刀,不得已请人帮忙带一段时间课。手术后刚过半个月,何荣子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实在放心不下这些朝夕相处的学生们。
每年春节过后,学生们都会从家里带来最好吃的糖果和点心给最敬爱的何老师,而且一定要让她尝一尝。何荣子的脸上溢满了笑容,她总是一边吃一边由衷地说:“好吃,真好吃!特别甜……”
“你的学生比你的儿子重要!”
2000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孩子也陆续被带走,伞谷里教学点没有学生了,于是被并入东华小学。那时的东华小学有9位老师,一百七八十名学生。到了2006年,大批村民搬迁到镇上或到外地打工,学校的学生迅速减少到只有十几名,老师也只有两个,东华小学改为东华教学点。2014年,教学点只剩下何荣子一位老师和7个学生了。看到老师们陆陆续续离开,何荣子对自己说:“如果我也走了,这剩下的孩子怎么办,我不能走。”
何荣子既要教导学生学习,又要照顾学生的生活。无暇分身的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将他送到外婆家,后来二儿子出生,她依然无法在身边陪伴。虽然偶尔会闹情绪,但随着年龄增长,两个孩子越来越能理解妈妈的作为,也越来越敬佩自己的妈妈。他们尽量不让妈妈操心,从来报喜不报忧。两个儿子学习努力,先后考上了大学。
大儿子大一报到时,何荣子的学生也在开学报到,只有丈夫一个人去送儿子。等到小儿子上大学时,是哥哥送他去报到。小儿子打趣道:“哥,我的待遇还不如你。妈就不指望了,你好歹还有爸送。我倒好,爸妈都不来了。”何荣子听说后,忍不住心头一酸。何荣子亲手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有的学生毕业后考上师范学校,如今也成为了老师。每当看到学生们通过学习有了更美好的人生,何荣子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2017年,东华教学点还剩下一对双胞胎姐妹学生,何荣子问她们:“你们长大了想千什么?”妹妹回答:“我想当理发师,我爸爸就是理发师。”姐姐说:“我想当警察,抓坏人。我还想当医生,医生可以给人治病。”嘟很好。”何荣子说道,“不管想当什么,首先要好好学习。有了知识,才能做好!”何荣子的话,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师者如兰,处幽而不以无人不芳。何荣子在大山里的东华教学点一直坚守着,对于未来的希望,她说:“这些偏远的山村教学点,只要有学生都要坚持下去。知识犹如希望的种子,孩子们在这里发芽,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据《恋爱婚姻家庭》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