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酒店管理学生实习后人才培养调查的课程建设思考

2018-02-08阳淑瑗

价值工程 2017年3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顶岗实习课程建设

阳淑瑗

摘要: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后学生的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显示,企业要求实习生具有吃苦耐劳、安全意识和团队精神,看重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与技能;而学生最需要加强安全防范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因此,课程建设中应推进全课程育人,注重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应重视大学生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教育,同时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Abstract: Aiming at th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of hote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fter the train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enterprises require interns with hard work, safety awareness and team spirit, value work attitud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while students need to strengthen security 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y to deal with emergency.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promote the whole curriculum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teaching.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ost practice;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5-0252-02

0 引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立教育质量诊断改进机制,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促进教育质量提升。顶岗实习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岗位实践中综合运用和强化的过程,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从用户体验角度,让学生在实习后“回头看”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视角和有益尝试。

1 实习调查问卷设计

为深化专业建设,本文对某校酒店管理(智能化)专业2017届毕业生进行了实习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以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智能化)三年制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49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46份,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

①顶岗实习岗位及实习单位情况;

②酒店行业就业意愿及原因;

③本专业人才素养要求评价(基本素质能力、知识结构、技能及证书);

④课程体系评价(是否需要、重要程度);

⑤教学质量评价(满意度、改进项目)。

听取学生对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反馈和改进意见,从“用后体验”角度反思和促进专业建设和质量提升。

2 实习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46份有效问卷结果的分析表明,高职酒店管理(智能化)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比较满意,认为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实践技能训练等。

2.1 实习对口率高,学生对口就业意愿低

学生实习单位集中在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实习52.2%,四星级酒店41.3%,技术公司6.5%。实习岗位以技术人员为主,其中技术维护80.5%,餐饮服务13.0%,行政人员6.5%,专业实习对口率为80.5%。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多数在酒店行业技术岗位实习,其对本专业知识及课程反馈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及参考价值。

对毕业后到酒店行业就业的意愿调查显示,53%的同学表示没有想好,42%明确拒绝,仅5%表示愿意。进一步对“不继续从事酒店行业的原因”进行调查,表示薪资福利低的占41%,想改变行业职业的占27%,个人发展空间不足的23%。调查表明酒店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95后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考虑的不仅是薪酬待遇,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工作压力等“软实力”也有更高的期望。

2.2 企业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

学生评价企业对实习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中,选择“吃苦耐劳精神”的为100%,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安全意识为89%,管理能力为44%。结果表明企业对大学生初始工作表现看重肯干和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相对不重要。对酒店最看重实习生的因素评价,工作态度为100%,专业技能为94%,形象礼仪89%,团队合作精神61%,工作经验50%,而学历仅33%,技能证书28%。

2.3 实习中安全防范知识,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技能最重要

以“重要”“比较重要”“不太重要”分别赋值5分,3分,1分,请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实习中最重要的知识是安全防范知识4.65分,其次是电气知识3.94分,酒店行业知识3.82分,工程及设备管理知识3.71分,智能技术知识3.59分,而基建知识、计算机文字处理知识评分较低为2.65分。专业能力重要性评价结果显示,最重要的是设备操作能力4.18分,其次是工程應急处理能力3.88分,工程图纸识读能力3.59分,新技术学习应用能力3.57分,能耗分析管理能力2.88分。endprint

2.4 课程体系比较合理,安全管理、技术及实训课程评分高

本专业课程体系评价中对课程重要性进行打分,全部课程在3.0分以上,技术类课程均在3.5分以上,其中酒店安全管理课程评分最高达到4.2分,综合维修实训评分4.0分,电气控制3.88分,工程管理、智能系统管理3.59分,而环境艺术、专业英语等相对较低为3.0分。

2.5 教学质量评价总体良好,希望加强实践教学和教学方式改革

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總体比较满意,其中非常满意6%,很满意41%,满意53%。而认为本专业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实践环节53%,调动学生兴趣35%,课程考法方式24%,课程内容实用性24%,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敬业程度满意认为不需要改进。进一步对实践教学最需要改进环节的调查显示,专业技能实训71%,专业认识实习35%,毕业顶岗实习18%。

3 基于实习后调查结果的专业建设思路

3.1 推进全课程育人,注重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酒店等住宿接待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软实力,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合作精神、学习适应能力的综合职业素养。

高职课程建设中,应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如酒店管理课程中设计对客服务环节内化学生社会服务责任意识、工程管理及实践类课程中强化团队合作训练,技能课程如综合维修实训,可以设计“校园服务环节”,当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校园时,可有效提升职业责任感和成就感。

3.2 安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应加强

大学生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高校日益重视校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而学生顶岗实习后普遍反映对安全知识和课程的重视,表明学生在实习锻炼过程中深切感受并迫切需要职业安全防护及社会安全的知识及指导。安全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了校园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上应设置和重视安全教育课程,实习实践环节应持续进行安全指导。酒店管理专业一直开设有酒店安全管理课程,但课程重点通常放置在对客安全角度,宜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和心理安全教育,保障学生安全成才。

3.3 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高职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知识技能学习需求,才能顺利完成教和学的良性传递。教师应多参与企业实践锻炼,设计符合工作情境的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完成一定的职前训练增强岗位贴合度,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互教互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求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建立教育质量诊断改进机制,完善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质量保障机制。让学生在实习之后评价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质量,可以促进教师反思人才培养过程,立足于问题进行教学建设,使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更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耿红莉,贾艳琼.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调查谈教学改革[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31(3):101-104.

[2]薛栋.促进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有效教学”的路径研究——基于“高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数据分析[J].职教论坛,2015(10):71-76.

[3]潘峰.高职实习生情绪问题形成逻辑与介入对策——基于EAP的组织方案设计[J].职教论坛,2016(9):80-8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顶岗实习课程建设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