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金融生态体系构建及互惠共生意义
2018-02-08徐波
徐波
摘要: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自身特点已经得到部分企业与个人用户的认可,也逐渐改变了用户日常的交易习惯,其对传统银行业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甚至金融媒介的地位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倒逼了银行业的战略转型。文章将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可构建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金融生态系统,该系统内双方满足一定的互惠共生条件便可促进整个金融体系达到利益最大化状态的理论设想,并对银行如何在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共建的金融生态体系中达到整体互惠共生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位;互惠共生
一、生态位理论概述
在生态位理论中,生态位宽度是指生物个体可以利用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将生态位理论运用在企业竞争理论中,企业生态位宽度就是指企业所能利用的各种市场资源的总和。企业在生存的过程中会产生竞争与合作,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会导致企业生态位的两种特殊现象——“泛化”和“特化”。所谓的“泛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市场资源增加,导致企业生态位宽度增加,在有限的资源总和增加下,生态位宽度加必然会导致企业生态位与其他企业生态位产生重叠,形成竞争。反之,“特化”指的是企业生态位宽度减小,与其他企业生态位产生分离,竞争减弱,企业占有各自特定资源,形成自身特定优势,有助于合作的发生,在这种“泛化”与“特化”的不断演绎与进化中,最终生态体系中的竞争合作的参与方,在达到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生态系统内的和谐共生状态,双方达到各自互惠共生的状态,也是整个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最优稳定状态。
二、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金融生态体系构建及意义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作为整个经济体系运转的两个重要媒介,两者共同占用整个金融市场资源,共同构建了两者所形成的金融生态体系。两者凭借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构成了该生态体系内各自的“泛化”区域,但同时两者对于同一资源的竞争(如支付结算、资金需求方等)也构成了该生态体系内的“特化”现象,双方各自占用自身特有的生态位、在不断演化的进程中,两者在金融体系内适当的生态位重叠、分离所形成竞争合作关系,同时通过不断地将竞争与合作进化下去,在达到一定条件下,该金融体系最终会达到双方的互惠共生状态,也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最优稳定状态,体系内的互联网金融和银行双方均达到了各自所能达到的利益最优状态。
正如整个生物体系一样,金融体系也有其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如何找到能够促使体系内达到双方的互惠共生关系的条件是形成该体系内效率最大化的唯一途径,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各自掠夺对自身有利的共同资源,形成竞争关系。但两者之间的“泛化”生态位也形成了体系内的合作,互联网金融可以更高效、且低成本地解决银行体系覆盖不了的业务范围,银行业的规范运作体系可以帮助互联网金融解决安全性及缺乏规范性的弊端等。
三、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竞争与互补
(一)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为用户或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渠道,在金融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和交易成本低等方面的表现均超越了传统银行业,使得用户体验得到大大提升,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不仅是存贷款方面,更是产品定价,市场营销等各条线对银行体系的盈利方式和盈利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支付
商业银行通过十几年的發展,使得中国用户从传统的现金支付习惯逐渐转变为银行卡支付,而互联网只用了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使得上亿规模用户,特别是年轻一代、未来支付使用的主力军开始习惯PC端与移动端的支付方式。“打车软件”、“二维码支付”、“支付宝转账”、“微信红包”已经成为年青一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机构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曾经商业银行银行卡部分的手续费、年费等方面的收益都在逐渐减少,结算存款规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严重的是用户对于银行卡端的支付依赖会逐渐被替代,用户粘合度大大消弱,弱化了银行金融中介的角色。
2. 互联网理财产品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的直接冲击显示在银行基金销售规模的递减上。但从更深层次方面分析,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销售改变了银行的利润结构,降低了银行的经营利润。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成立的理念是让人们的闲置资金可以获得比传统活期利息高的货币基金收益,其“T+0”实时赎回的特点满足了用户随时使用资金的需求,使得对于银行来说,原本高收益的活期存款转向了“余额宝”的基金账户中,但“余额宝”将资金一部分投资于货币市场中,剩余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均存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中以获得固定收益,对银行来说,高收益的活期存款转换成了低收益的定期存款,总体利润摊薄。“余额宝”类的互联网基金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得到了彻底的颠覆。
3. 企业及个人贷款融资
P2P网络平台及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将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直接对接,从基本西方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出,该模式与传统的商业银行受央行利率干预的金融中介模式相比更加高效,更加接近利率市场化。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上来说,都要高于传统商业银行,这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
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交易中介和信用中介的地位不断弱化,经营方式与竞争方式都受到了极大地挑战,使得金融市场中呼吁多时的“金融脱媒”提前到来。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传统稳固地位受到威胁,利润空间逐渐较小,客户群体逐渐分离,而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时积极的、健康的。
(二)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互补
即便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业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但诸多特点也在逐渐倒逼着传统银行业的改革与创新。传统银行业也在不断地提升互联网技术,加快结构调整与盈利模式转型,摒弃原本垄断金融市场下的存贷差盈利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服务,高价值经营模式转变。如中信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结合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推出了自己的“宝宝类”产品——“薪金宝”,推出手机银行办理美国签证等特色业务,增加了客户黏度与便捷性。传统银行业的持续经营业需要互联网金融创新功能辅助,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传统银行业庞大的客户基础与运营体系的支撑,两者的互补不仅满足了金融体系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更削弱群体对单个金融机构的依赖,促进金融脱媒,从而具有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endprint
四、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共生状态建设
(一)资产业务
银行资产业务的主要方向为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及重点扶植行业,但现阶段银行资产业务信贷投放客户为较为优质的大中型客户群体,这类客户群体构成了银行优质的客户基础,对银行的经济利润提升及资产安全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银行间市场的竞争加剧,优质客户资源的争夺会愈演愈烈,业务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一味地将信贷资源大规模地投放给大中型客户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有战略上的不利。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众多中小企业会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出于对信贷资产安全性的考虑,银行对这类新兴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态度往往是谨慎的,这使得众多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资源在银行流失。而互联网金融往往会更加关注此类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如阿里集团推出的“阿里小贷”及行业龙头的P2P公司,他们运用更加专业的数据分析,往往会将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到最低,使得其对信贷风险的把控能力强于银行,他们往往会占据更多的中小企业资源。
通过对两者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整个金融体系来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同时满足了各个发展期企业的资金需求,两者之间的资源衔接就显得极其重要,银行可以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通过入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战略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是将风险较高但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型企业资源掌握在手中,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全面合作,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和把控能力,运用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改善体系内风险防范体系,倒逼银行内部风险体系及信贷结资产构升级,达到战略储备的意义。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与银行联手,一方面可以在行业内增强自身知名度,提升自身资产规模,将银行内部的规范运作体系结合自身数据分析得到更加完善的应用中,同时,待优质的中小型企业成长起来时,可以应用更多的中信集团全方面资源。银行要在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产业务合作中,达到双方各自的效率最大化,达到互惠共生的状态。
(二)负债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银行业的冲击直接体现在银行的负债业务上,尤其的各类理财产品,P2P平台上高收益产品将银行负债资金吸引到各自产品中,导致银行利润降低,负债规模减少,信贷规模缩减乃至进一步连锁反应。
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中,银行可将存款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及其他存款类产品收益率形成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利率联动体系,达到与市场产品收益率的动态平衡,这其实倒逼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提升进程,也提出了银行对于理财产品资金投资操作水平的更高要求,只有在资本市场中的稳健运作,才能使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与市场同步。
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负债业务来说,与银行的合作无疑获得了其庞大的用户资源,这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前期的迅速扩张提供了一条捷径,在于银行的不断合作中,双方在用户、数据、行为分析、资金运作上不断的信息共享,可以使双方将客户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银行业务增加负债规模与利润来源,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与信息数据,双方可达到共赢的状态。
(三)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一直是银行近几年金融改革的重点,银行通过不断的自身升级与改革,提升自身金融服务的功能,提供给客户更加高效与便捷的中间业务服务,同时在中间业务收入中取得了不小的提升。但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力冲击下,银行的中间业务,尤其是零售层面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无论是单纯的转账支付,还是理财产品的销售上,互联网金融利用其更加高效、便捷且收益性高的特点迅速捕获零售客户的使用喜好,导致中间业务有所下降。
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中间业务侵蚀的压力下,应该认真研究互联网金融是如何改变零售用户的交易习惯的同时,积极升级内部网络银行系统,通过不断更新升级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流量入口,满足用户对于便捷性的要求。不仅如此,银行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出发,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及工作运转效率,增加客户黏度,在“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价格战中,更應该增强自身的资本作用和资本吸收能力,以获得较低成本资金,从而产生价格优势,才能在当今“全民金融”局面下获得更过的关注与信赖。
银行在此方面竞争中,不仅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及交易数据库优势,银行的规范风险体系的常年累计是最坚实的保障,银行应该利用好这两大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利用互联网金融带给我们的新武器,引用大数据“云计算”,摒弃原有的低效分析方式,采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分析每一位客户交易习惯、交易行为,从而提供更加正对性的服务,提升自身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平。
(四)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银行可以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这也是银行这场与互联网金融的“攻坚战”中最有优势的武器。互联网金融兼顾了互联网与金融的双重性特点,两者自身都具有高风险性特质,一经结合必然会出现更高的风险敞口,但互联网金融的庞大数据库及在其基础上的行为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地缓解此类风险的发生,这是银行风控部分在近些年发展中不曾利用的“利器”。
笔者在银行工作期间,所在支行也曾经历了几次银行业风险时代,尤其2012年下半年以来,钢贸行业风险陆续爆发,支行在2011年与中远供应链合作开展了商商银业务,整体带动负债在两亿元左右。出于对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的嗅觉,在2012年6月授信到期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主动退出了所有钢贸企业的授信 ,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公司客户方面的不良资产。但此类风险的规避主要是由于行内授信政策指引及多年从业经历的判断,随着上海支行业务量的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会远远超过一个支行团队所能承担的范围,业务风险敞口会逐渐暴露。如果在之前的风险防范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更加客观的数据分析,银行对业务的风险把控上会更加游刃有余。
银行在风险防范体系中,应在原有的数据库系统中加入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精确化、拟人化的数据分析。同时,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集团内风险系统数据库嫁接,形成全市场的客户交易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数据库计算系统,分析每一位客户的交易能力、违约记录、交易习惯,从而判断业务可发展的可能性、盈利性。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资产不良率,增加利润增长点,更能扩大客户群,可有效引入在原有风控体系下难以准入的客户,扩张银行的客户体系,从而提升银行的利润空间。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作为新旧金融模式下的典型代表,其相遇所产生的竞争是必然的,但两者又是可以互补的,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和银行组成金融生态体系内,双方如何找到各自和谐共生的条件,达到金融体系的最大化将成为其共同面对的新挑战。此次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金融变革中,银行业应该抓住机遇,在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不断合作与竞争中,在各业务领域内寻找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达到互惠共生状态合作模式,完成自身在“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金融改革中完美转型,在创新金融环境中仍能矗立在中国金融的最高峰。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C].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12.
[2]徐艺.谢尔曼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物流体系演进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5(02).
[3]Hannan M, et al. Structural intr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7(02).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