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8-02-08陈海英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积极动脑筋,不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知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引入新知时,设计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剖析,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脈中形成问题,并自觉投入到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去。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形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低年级“元、角、分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商店买卖物品的情况,创设“今天我当家”的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买东西,买卖东西过程中元、角、分的运用和转化,让学生感到有趣、熟悉,积极主动得参与学习。
二、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要鼓励后进生的质疑,他们一般不敢发问,害怕问题提不正确会被人嘲笑,往往不好意思提问题,结果问题越积越多,便无从提起了,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提问,即使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用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超过学生现有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给学生讲明原因,提供解决问题可用的资源;简单、幼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行解决。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每一节课都会营造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学习气氛。
三、教会提问技巧,让学生善问
有的学生对一些知识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但他们缺乏提问的技能,想问又不知怎么问,提的问题要么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不是关键性的问题,要么与自己的思维不吻合,词不达意,所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提供“问”的示范
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倾向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提出问题做示范。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老师可以先示范,“老师想买一瓶可乐和一包饼干,该带多少钱呢?”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完后,进一步引导“那么你们想买些什么呢?谁能像老师一样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二)在教材重难点处提问
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通过讨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让学生计算下列的算式哪些能被3整除:
45÷3=( );16÷3=( );32÷3=( );21÷3=( )。
待学生计算完,并对算式进行分组,再组织讨论: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围绕着教材的重难点,不断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问
如教学“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后学生在练习25×35+25×6-25这题时出现了两种情况:
25×35+25×6-25 25×35+25×6-25
=25×(35+6-1) =25×(35+6-25)
=25×40 =25×16
=1000 =400
教师不急于判断对错,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验证哪种做法正确。有学生想到了可以不利用简便方法算一下,于是教师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验证,结果得出了结论:第一种方法正确。由于大家是一起验证的,所以对这个结论都赞同,可教师发现有的学生脸上还有一些困惑,于是鼓励他们大胆地提问,说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教师的鼓励下,一位学生问:“为什么最后一项是25,在括号里却成了1?”这位学生问到了本题的关键所在。经过讨论,终于使这部分学生明白了25可以看成25×1,表示1个25,所以在括号里必须是1,不是25。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不仅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树立这种意识,其次要创设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发提出问题,进而引导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陈海英(1976.10.28—),性别:女;民族:汉,辽宁省抚顺市人,小学高级教师,1995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鹤岗矿师普师专业,2005年通过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修,并取得本科学历,现主要从事班主任工作。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