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星辰大海的悲喜剧
2018-02-08吕哲
吕哲
“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这句标志性的台词来自著名的太空科幻影视剧《星际迷航》(Star Trek),也反映了人类曾经对征服星辰大海所抱有的勃勃野心。事实上,对于熟悉现代文明史的人来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扩张都来自于对新疆界的开拓。
从太空歌剧
到宇宙哲学
在美国科幻作家爱德华·埃尔默·史密斯名作《宇宙云雀号》中,太空冒险家查理德·西顿和他的同伴,在欧斯纳姆星上顺利平息了两个帝国长达6000年的战争,并帮助团结起来的欧斯纳姆星人成功抵御了来自同一星系的另一个行星乌尔瓦尼亚的入侵。这是被称为“太空歌剧”的科幻小说类型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后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靡全美国的科幻影视剧《星际迷航》就是继承了“宇宙云雀号”的衣钵。该片最早的策划人吉恩·罗登贝瑞就自称是“宇宙云雀号”系列的忠实粉丝。
不过,早期的太空歌剧更像是把中世纪的骑士冒险或是美国西部的拓荒故事搬到了太空之中。真正把太空歌剧帶上哲学高度的,当属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创作的“基地”系列。
在“基地”系列中,作者幻想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散布到整个银河系的2500万颗行星上,人口总数达到“10006”,而所有这些行星和人口都统一于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在帝国的统治下,银河系的人类经历了13,000年的和平。但人类中最睿智的学者、精神历史学家哈里·塞尔登却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计算预测到,银河帝国将在500年后无可避免地走向崩溃,而人类将陷入30,000年的文明黑暗期。帝国的崩溃已经难以挽回,但文明黑暗期却有可能被缩短到1000年以内。为此,哈里·塞尔登决定在银河系中寻找两处不为人知的所在,建立能够保存人类文明火种的基地:第一基地用来保存“物理科学”(硬科学),第二基地用来保存“心理科学”(软科学)。500年后,预计中的帝国崩溃如期而至,而宇宙中存在文明“基地”的传说也不胫而走。于是,各派势力围绕着两个基地及其中所保存的文明火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演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基地系列从1942年开始在《惊奇故事》杂志上连载,随后出版了单行本。十年后,一个少年无意中读到了这部名作,其中关于庞大银河帝国的想象让他激动不已。于是,便开始在心中默默构想着属于自己的太空帝国故事。多年后,这个名叫乔治·卢卡斯的年轻人亲手缔造了《星球大战》六部曲,成为科幻电影史上不朽的传奇。
中国科幻中的
宇宙大战
相比之下,中国科幻作品中,这种宇宙大战的场景并不多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2》中,人类太空舰队排成巨阵迎击三体人舰队的场景。只可惜,基础物理学已经被锁死的人类在强大的三体文明面前就如同是拿着原始的刀矛对阵现代的机枪火炮,被三体人的一粒“水滴”彻底击败。
同样是描写宇宙战争的宏大场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赵长发在《最后一秒》中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天蝎座星系的舰队和太阳系联军的对垒中,双方处于同一技术水平上,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就是谋略和勇气。身为人类中最勇敢的太空战士的紫龙,在千钧一发之际,把握住了最后一秒的机会,击败了凶残的敌人,守护了宇宙的和平。
随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太空歌剧里那些荡气回肠的宇宙大战,或许永远只会停留在人类的想象之中。但是,全世界无数的科幻迷,依然为之倾倒。这是因为人类是一个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的物种。只要这份好奇之心仍然存在,人类终究会踏足星辰大海,抵达星空的彼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