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脱袋后苹果质量的几个问题与克服方法

2018-02-08曲忠峰彭荣元张颜春刘文林李仁芳

山西果树 2017年4期
关键词:苹果质量

曲忠峰+彭荣元+张颜春+刘文林+李仁芳

摘要:苹果套袋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经济收入,但脱袋后不注重精心管理,社会影响果品质量,对此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克服方法,旨在保证苹果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苹果;脱袋;质量;克服方法

苹果套袋是目前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措施。但受多年管理习惯的影响不少种植者只注重套袋前后的病虫害防治,不注意脱袋后的精心管理,致使后期果实外观质量及内在品质均有下降,明显减少了经济收入。尤其近几年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出现,更加重了这种“丰产不丰收”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就苹果脱袋后影响其质量的几个问题与克服方法谈几点看法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1脱袋后不能及时喷药

正常年份,只要抓好苹果套袋前后及脱袋前的用药,全年的病虫害可以达到有效控制,果品质量则可得到保证。但一旦在脱袋前后遇上较长时间的高温多雨,尤其脱袋后遇雨,若不马上喷药保护,很难控制好病虫害的发生,果品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连续4年(2013-2016)调查发现,凡在脱袋后遇有高温高湿天气,尤其脱袋后遇雨,能在其后1~2d内喷药的果园,其病(轮纹病、炭疽病、叶枯病等)虫(苹小卷叶蛾第四代幼虫等)果发生率仅为1.17%。而脱袋后不喷药或脱袋2d后才喷药的,其病虫果发生率分别为67.4%、46.3%,比脱袋后1~2d内喷药的分别增加66.23%、45.13%。若按667㎡。产3000kg一级果(80mm以上)占70%,平均单位差价以2.2元/kg(实际差价远高于此价)计,脱袋后不喷药和脱袋2d后喷药的较脱袋后1~2d内喷药的分别减少收入3060元和2085元,可见,脱袋后1~2d内喷药,可明显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质量,减少损失,较大幅度地增加经济收入。

1.2机械地套用固定的脱袋时间

实践证明,果树每年物候期不同,其果实脱袋时间也应随之变化。但不少人却墨守旧规,不管天气如何变化,每年都机械地套用固定的脱袋时间。在这期间,一旦遇上异常天气,果品质量会受到很大损失,在这方面突出表现有两点:

1.2.1高温多雨造成病斑烂果

调查发现,不管是中(晚)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若脱袋后遇到高温多湿天气,尤其脱袋后遇到降雨或大雾,不能在其后1~2d内进行喷药保护,其病果则会大量发生。这可能是脱袋后的高温多雨天气助长了病菌的快速繁殖,而刚刚脱袋的苹果表皮细嫩、抗病力低,大量存在的病菌则通过其表皮上的皮孔、气孔进入果内,同时高温又加快了进入果内病菌的繁殖发病速度,致使果实病斑环生,甚至造成烂果。

1.2.2干燥大风造成皲皮裂纹(口)在我地,红富士苹果脱袋时间正处于干旱少雨的深秋,此时脱袋若遇上干燥的西北风或东北风,刚脱出纸袋的苹果皲皮裂纹(口)明显增加,尤其没有水浇条件的山地果园,这种现象发生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风带走了空气中大量的水分,造成环境极度干燥,而刚从纸袋内脱出的果实表皮细嫩,气孔、皮孔木栓化程度低,果内水分被迫急骤向外蒸发,最终导致果实皲皮裂纹。天气越干旱,风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则皲皮裂纹越严重。

1.3操作不规范,降低果品质量

1.3.1野蛮去叶,减少营养,有碍于果实着色与增大不少种植者在摘叶时存有野蛮操作行为,不是精准位置,只摘挡光叶片,不是留有叶柄,适量去叶,而是随心所欲,过多将叶片与叶柄一同撸去。这样不但减少了后期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有碍于果实增大着色,不利于花芽分化,影响了翌年开花结果,而且也增加了叶柄伤口感染腐烂病的机会,往往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1.3.2转果不规范,影响均匀着色

摘叶后不转果或对所转果固定不及时到位在生产中司空见惯,这样使果实长时间的接受固定光照,很容易造成见光处着色老而暗,甚至产生日灼。不见光处则着色浅或不着色,根本达不到全果着色均匀,色泽艳丽的效果。这是降低果实外观质量又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1.3.3采收过晚,贮存不科学

近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苹果价格下滑,不少果农为期盼卖个高价钱,盲目地将已到采收期的苹果长时间悬挂树上,迟迟不以收获。这样风吹日晒,病虫(鸟)危害,致使其色泽老化、皲皮裂口、病斑虫(鸟)口、品质下降。更有甚者,果实虽己采收下树,但就简单地堆放在空地或闲屋中,上面草率的覆盖一层白色薄膜或编織带(网),长时间的等待销售高价。这种盲目的观望等待,很容易丧失销售良机。而那些错误的贮存方法更容易引发或加重各种病害(轮纹病、炭疽病、苦痘病等)及鼠害和失水皲皮的发生,降低了果品质量,同样卖不出高价钱,这样的教训年年都有,必须改变这种“吃堑不长智”的做法。

2克服方法

2.1脱袋后及时啧药

实践证明,不管是中(晚)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都应在脱袋后1~2d内喷药,尤其脱袋后遇上高温多湿或降雨大雾天气,更应抓紧抓好。最好当天脱袋果当天喷上药,间隔7~10d再喷1次。为保证果面洁净,要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水(乳)型杀菌剂(脒鲜胺、好力克、多抗霉素(类)杀虫剂(奥得腾、高效氯氰菊脂等)。同时要及时叶面喷施有机钙肥。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或杀灭病虫,保证了后期套袋果质量的提高。

2.2规避恶劣天气,选好天气脱袋

注意收听中央及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灵活地确定苹果的脱袋时间,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恶劣天气对脱袋果造成的危害。一般在脱袋期内,根据天气预报选择连续5天没有降雨或大风的天气进行脱袋,其效果最好。若有降雨或大风,一定要推迟脱袋时间,尤其树势过旺、N肥施用过多的果园更应注意,以防雨后或风后果实出现大量的皲皮裂纹(口)。同时,提倡果园生草覆草,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树根际环境,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稳定园内湿度,改善环境小气候,有效防止或减少脱袋后果实发生皲皮裂口。endprint

2.3合理摘叶转果

合理摘叶,适时转果可有效地提高果实外观质量。一般摘叶要保留叶柄,以免人为造成伤口引发腐烂病。去叶数量要适度,位置要精准。摘去果实周围5~7cm内的挡光叶片,去叶数量为总叶量的20%左右,最多不能超过30%,否则,去叶过多,减少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不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与增大果个,而且影响花芽分化及翌年开花结果。

转果应在脱袋后5d左右,果实向阳面着好色后进行第1次转果。为防止果实转向后恢复原来位置,可用双面胶带进行简单固定,对易被刺破受伤处用泡沫片垫铺一下。5~7d后当背阴面着好色后再全面调转一次,力争全果着色均匀。为促进着色,在行间铺反光膜(中干主干也可缠反光膜)的基础上,最好在摘袋前后适量浇一次水,这样不仅有利于果实增大,而且提高了园内湿度,促进夜露形成可明显促进果实着色。

2.4适时采收,科学贮藏

要生產优质的套袋苹果,一般中(晚)熟品种在袋内要保持90~100d,晚熟品种在袋内要保持110~120d。脱袋后要保持30d左右的光照时间,若脱袋过早,光照时间延长,果实着色重,亮度差,颜色老。脱袋过晚,光照时间缩短,着色浅,底色重,颜色嫩,硬度低,在贮藏期易发生红点、黑点病。因此,一定要适时采收。同时,因果树花期、生长势及果实成熟度、着色度不同,还应分期分批采收,反对“一刀切”全下树的粗野采收。

另外,要遵守市场规律,科学分析行情,适时适价销售。不要为求高价,盲目固执地晚收或惜售。否则,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果品质量与产量,减少了经济收入,得不偿失。倘若要临时贮藏等待商机,一定要在背阴处或果树行间开一条宽100~120cm、深60~80cm,长度视苹果数量而定的南北向沟,沟底铺5~10cm厚的湿沙,当装好的苹果离地面20cm左右时上面覆盖一层草苫或薄膜。最后在沟的两侧搭一弓形架,架顶离果面60~80cm,架两侧及两端覆盖遮阳网或草苫,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随时开启或关闭弓形架两端的遮阳网或草苫。这样,既可防止深秋阳光的过度照射引发日灼,又能避免干燥的秋风造成果实皲皮裂纹、失水。同时也防止了雨水漏入沟内,引发或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沟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可有效地延长果实保鲜期。若要长期贮存,一定要在释放掉田间热的基础上分清等级,存放到设备比较先进的气调库内,千万不能随意堆放在空闲房间,以免失水皱皮和鼠害,降低经济收入。endprint

猜你喜欢

苹果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第一个大苹果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