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及防控对策

2018-02-08黄英

价值工程 2017年35期
关键词:安全风险风险防控

黄英

摘要: 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旅游者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升级,做好风险防控、保障旅游者安全是出境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出境旅游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公共衛生风险、社会安全风险和事故灾难风险四种类型,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类型集中性等特点。文章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经营管理因素和旅游者几方面分析了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Abstract: The scale of outbound tourism continues to grow and the security risks faced by tourists are escalating, so to do wel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ourists are the basis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tbound tourism. The security risk of outbound tourism includes four types, including natural disaster risk, public health risk, social security risk and accident disaster risk, which are extensive, complex and concentr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afety risks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conditions, social factors, management factors and touris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风险防控

Key words: outbound tourism;security risk;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5-0030-03

0 引言

进入本世纪以来,出境旅游持续增长。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一直高居世界第一,2014年人数破亿,达到1.09亿人次;2015 年达到 1.1亿人次;2016年出境旅游1.22亿人次。未来5年我国出境旅游还将达7亿人次。从旅游消费来看,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出境旅游的规模不断攀新高,旅游目的地范围也越来越广。截止2016年12月初,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已达151个,世界各大洲都出现中国旅游者的身影。中国人出境游的次数越来越多,脚步越走越远,但同时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升级,严重威胁着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发展出境旅游不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而做好风险防控,保障旅游者安全是出境旅游品质的重中之重。

1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特点

安全风险是指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危险,一旦发生,则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管人的主观是否意识到,旅游安全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伴随着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人们能做的就是及时地把客观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及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规避或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

1.1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可分为四种类型:自然灾害风险、事故灾难风险、社会安全风险和公共卫生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地貌灾害,台风、暴雨、冰雪灾害、极端温度等气象气候灾害,以及洪水和海洋灾害等;事故灾难风险主要表现为交通安全事故、涉水事故、设备安全事故、火灾爆炸和业务安全等;社会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抢劫、盗窃、绑架、凶杀、欺诈等,以及骚乱、暴动和恐怖袭击等;公共卫生风险,主要包括传染性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卫生风险。

1.2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特点

1.2.1 广泛性 安全风险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其一,从旅游活动过程上看,安全风险伴随旅游活动的始终,存在于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其二,从安全风险存在的空间看,旅游目的地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安全风险,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之地;第三,无论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旅游的方式如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都可能面临安全风险。

1.2.2 复杂性 从两个层面看,第一,来源复杂,安全风险既可能来自单个的国家或地区,也可能会全球多点同时爆发;既可能来自自然环境,也可能来自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任何一个要素发生灾变都可能带来危害,产生风险。而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因素就更加复杂多变,这是因为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催生出诸多潜在的风险问题,造成风险的复杂多样。其二,安全风险往往不是单独运行,某一风险的发生会诱发其他风险,多种风险交互交织,构成复合型的安全威胁,危害性加强,防控难度也更大。

1.2.3 类型集中性 各种类型风险发生的频率并不均衡,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出行提示”和中国领事服务网发布的“安全提醒”可看出,尽管安全风险信息涵盖了上述四种类型,但各类风险信息出现的频率并不相同,其中以社会安全风险居首位。社会安全风险中,有关恐怖袭击的信息最为突出,自然灾害风险则集中在地震、火山活动和台风几项,事故灾难风险以交通事故、涉水事故较多,公共卫生风险则以传染性疫情最典型。

1.2.4 分布差异性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在地区分布上呈现明显差异。当前,中国内地居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达153个,而安全风险信息表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则集中在40个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出境旅游安全风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并且不同地区的风险类型也呈现明显差异。endprint

东亚地区自然灾害风险较为突出,表现为冰雪、地震、火山活动、台风暴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除容易遭遇自然灾害外,事故灾难风险比重较大,游客意外受伤、溺亡等事故频繁发生,據报道,仅2017年1至5月就有30名赴泰南普吉、甲米、苏梅的中国游客不幸死亡。此外,恐怖袭击、各类社会治安问题、社会动荡、流行病疫也是东南亚、南亚旅游要面临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欧洲国家反恐形势严峻,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成为欧洲旅游目的地突出的安全风险。同时,到欧洲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还受到诸多治安问题的困扰,如法国、意大利发生过多起中国游客被盗窃、抢劫的事件,甚至连治安形象良好的瑞典最近也连续发生我国公民个人或旅游团队财物在酒店及旅游景点被盗抢案件,财物损失惨重。

北非的埃及、突尼斯等国面临恐怖袭击、社会动荡和治安问题等安全风险,南非发生过多起针对中国游客的武装抢劫恶性事件,利比里亚、尼日尔等国则存在一定的疫情风险。

1.2.5 风险防控和救援难度大 与国内旅游相比较,出境旅游面对类型复杂、分布广泛的安全风险,从防范、控制、救援到各种善后工作都不是一国政府能够自行决定、独立解决的,而要受到国家之间、行业组织间的条约和国际公约的约束,某一环节交涉出现问题,便会延误风险防控和救援的整体工作,导致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失。

2 出境旅游安全风险的产生因素

2.1 自然条件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与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六大要素有关。其中,地质构造、地貌条件、气象气候、水系水文及植被条件等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影响最大。由于这一系列要素的影响,可以导致诸如地震、火山、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台风、恶劣海况等自然灾害发生。

2.2 社会因素

2.2.1 经济发展状况 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间接地影响到旅游安全风险的产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决定当地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而相关设施不完善、服务落后,则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如果目的地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失业人口增多,贫富悬殊加大,则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旅游者遭遇偷盗、抢劫、欺诈等安全问题的风险随之增加。

2.2.2 文化背景因素 出境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旅游者与目的地国家居民在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果交流沟通不畅,不能相互理解尊重,则可能导致文化冲突。我国游客的一些行为之所以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甚至反感,除个人素质问题的原因外,部分应归结为文化背景差异所致。旅游者在平常生活的环境中养成的的行为习惯,会在旅游途中不知不觉表现出来,从而为自己埋下安全隐患。

2.2.3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内部或国际间的恐怖主义活动和社会动荡。

进入本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恐怖组织为达到政治、宗教等目的,频繁发动爆炸、空中劫持、绑架人质等行动,给目的地国家和游客带来心理恐慌和安全威胁。恐怖袭击事前极具隐秘性,发动之时难以控制,对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威胁巨大,尤其需要警惕。

目的地国家因权力和意识形态斗争、宗教或种族冲突、分离主义等原因引发的大规模游行、骚乱或暴动可能干扰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或引起旅游者精神紧张,甚至可能使旅游者遭受人身伤害,而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2.3 管理及经营因素

目的地国家政府方面,如对社会治安治理不力,不能为旅游者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或对当地旅游经营者监管不严,发生经营者欺客宰客等损害旅游者权益的情况。有时,政府工作人员的不当管理行为,就是产生安全风险的直接原因。如对中国旅游者的歧视性执法检查、甚至利用其身份和权力对旅游者进行敲诈勒索。

出境旅游组团社方面,旅行社组织接待游客时在经营管理上的疏漏是产生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办理出境手续,安排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使旅游者轻则不能安心完成旅游活动,无法实现旅游的目的;重则发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为此,我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旅行社对旅游者的相关义务,如安全提示和警示、安全事故处置和救助等义务,以保障出境旅游者的安全和权益。

2.4 旅游者自身因素

2.4.1 安全风险意识淡漠 在经历了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类灾难之后,我国人民的安全风险意识普遍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的国民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而且,旅游“审美”、“愉悦”的本质决定了旅游者在心理上行为上的自我“解放”,使其在审美和愉悦的过程中或放松警惕,成为犯罪的对象;或放纵行为,贸然从事风险性较高的活动,以及不顾安全警告闯入危险区域等。2017年7月16日下午2时50分左右,在泰国普吉府旅游的两名中国籍男子,就因为无视芭东“自由”海滩上的红旗警示,下海玩耍,结果被大浪卷走,或已丧生。

2.4.2 个人素质问题 人的言行举止是其素质修养的重要体现。随着出境旅游者数量的大规模增加,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如不守交通规则、不守秩序、乱扔垃圾、不尊重目的地国家的文化习俗等,引来当地居民的批评,甚至由此而发生纠纷。2017年年6月,有泰国媒体接到清迈寺庙导游举报称,一对中国游客和摄影师在清迈松德寺内做出十分不恰当的行为,在安放着泰王骸骨的佛塔上拍婚纱照,互相追逐嬉戏,还对着佛塔扔捧花,此举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

3 风险防控对策

出境旅游者人数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做好风险的防控工作,构筑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出境旅游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3.1 加强出境旅游法律制度的建设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就陆续颁布了多部针对出境旅游的法律法规,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都涉及了出境旅游安全问题。201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设立了旅游安全专章,规定了政府、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在旅游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2016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就旅游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以及旅游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但专门针对出境旅游安全的规定仅散见于上述法律法规中,不成体系。为此,建议制定专门的出境旅游安全法律法规,就风险防范、风险控制、救援等行动进行具体规定,明确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个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使出境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法制化。endprint

3.2 完善出境旅游安全的预警机制

2006年国家旅游局和外交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首次建立起包括预警信息收集、预警评估和预警发布等内容的旅游安全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出境旅游者获取目的地国家安全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国家旅游局网站和外交部门的中国领事服务网。中国领事服务网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中国公民,并不特别针对出境旅游者,其网站设立“安全提醒”一栏,不定期向旅居国外的公民发布领事预警信息,提醒内容所涉及的安全风险较全面,但由于服务对象的广泛化,不可能就旅游活动中如何防范安全风险进行专项细化说明。长期以来,外交部门在出境旅游安全预警工作上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作为旅游主管部门的国家旅游局,在出境旅游安全预警方面却起步不久,缺乏自己的信息收集渠道,相关信息主要来源于中国领事服务网和驻外使馆,所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更新也不及时。

完善出境旅游安全预警机制,一是要发挥国家旅游局的主导地位,承担境外旅游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发布;二是要加强国家旅游局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媒体的联动,构筑信息传播网络,提高安全风险信息的受众面,将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给旅游者。

3.3 加强国际合作

出境旅游安全工作的开展地点主要在境外,及时有效的安全保障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完成。政府部门应加大国际交流,在领事保护、打击国际旅游犯罪、国际救援及反恐方面探索有效途径,积极进行合作。为更好地维护双方海外公民的安全利益,我国和意大利共同商定两国警方在旅游旺季开展联合警务巡逻。2016年5月以来,中国警员分别在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四个城市,与意大利警方进行联合巡逻,协助意警方处理旅意中国游客安全相关问题。这是中国公安机关为保护海外中国游客的切身利益而开展国际合作的新尝试。

3.4 加强出境旅游安全风险教育

旅游者是安全保障的对象,其安全素质反过来又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基础。政府和旅游企业要做好出境旅游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旅游者对出境旅游安全风险的关注,开展目的地国家法律、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认知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其应对境外突发事件的能力。

3.5 完善出境旅游保险体系

相比于国内旅游,出境旅游遭遇安全风险的可能性更大,而旅游者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有效的保险产品能够降低各种意外带来的损失,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规范出境旅游保险市场,建立囊括意外伤害事故损失和财产损失、票证遗失、旅程延误、行李延误、紧急医疗救援、医疗费用补偿等险种,开发针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特别险种,完善旅游保险体系,以解决旅游者在安全方面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新浪网.2016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1-17/doc-ifxzqnva3794642.shtml.

[2]謝朝武.出境游风险防控是全社会的责任[N].中国旅游报,2015-07-24(004).

[3]搜狐网. 1至5月3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死亡 莫让出境游变历险记[EB/OL].http://www.sohu.com/a/150031169_120702?_f=index,news_1.

[4]新浪网. 外媒:两中国游客在泰国被海浪卷走失踪 或已丧生[EB/OL].http://travel.sina.com.cn/outbound/news/2017-07-18/detail-ifyiakwa4318686.shtml.

[5]网易.中国情侣在泰国寺庙拍婚纱照遭狠批:不尊重先王骨灰[EB/OL].http://news.163.com/17/0706/14/COLS7NK300018AO

R.html.

[6]聂芳.全球风险社会视角下我国出境旅游者领事保护研究[D].华侨大学,2016.

[7]陈玉.我国境外旅游安全预警问题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70-71.

[8]郝飞,方旭红.2013-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安全形势分析与展望[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63-6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风险风险防控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